2021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5 浏览数:1475

一、选择题

1.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话跃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书彩

2.

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3.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4.

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于是,隋炀帝(  )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5.

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 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这主要是由于(  )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

6.

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C.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7.

明代某著作,记收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 食品加工、制陶、造纸、治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该是(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8.

学者章开沅认为: 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 起义 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

9.

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B.维护了封建统治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D.改变了社会性质

10.

《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 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C.废除科举制度D.进行心理征服

11.

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这里的 姿态 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复杂性B.制度的创新性C.斗争的彻底性D.抗战的持久性

12.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奋斗方向

13.

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 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一五计划 ,工业起步

14.

下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

A.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发现青蒿素D.研发神舟系列飞船

15.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样做是为了(  )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B.扩大妇女权利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D.提高奴隶待遇

16.

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儒略历 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

17.

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基本完成了 破旧 工作,它的主要任务还有 立新 。这里的 立新 首先体现在(  )

A.攻占巴士底狱B.颁布《人权宣言》C.惩办路易十六D.打退反法联军

18.

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战役

主要交战国

结果

1942

中途岛战役

美国和日本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1942

阿拉曼战役

英国和德国、意大利

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1942194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和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法西斯 轴心国 的形成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9.

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讲话时表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尼克松这样说的背景是(  )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多极力量的成长C.两极格局的瓦解D.欧洲联盟的成立

20.

迫于环境的压力, 生物会使他们自己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 往往会出现某一群生物可以更适合于某一小环境的变化, 使得他们击溃另一群并取而代之。这段话描述的观点出自(  )

A.牛顿B.法拉第C.达尔文D.爱因斯坦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汴京虹桥和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4分)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施,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摘自郭晔旻《敢问路在何方?民初十年的彷徨》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敌人认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12~1924年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 的史实。(2分)
(2)请为材料二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再写出一种整理史实的方法。(2分)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2分)

23.

请结合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6分)

(6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 19世纪的最后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 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0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的历史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2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948~2001年,联合国先后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在联合国支持和努力下,成员国达成了众多裁军协议。联合国还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约,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敦促各国政府尽最大努力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消除贫困、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承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特点或主要趋势?(2分)
(3)综上所述,请举一例中国顺应上述时代发展所做的努力?(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