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疆自治区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885

一、选择题

1.

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702年,唐朝设立的管辖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伊犁将军府

2.

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兴起

全盛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3.

90年前,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第三次长沙会战

A.①②③④B.②2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

4.

张謇被赞誉为 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当年,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  )

A.汉阳铁厂B.轮船招商局C.大生纱厂D.商务印书馆

5.

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1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

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A.体制改革B.钢铁长城C.国家统一D.民族团结

7.

粮食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王进喜D.屠呦呦

8.

2021年4~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在 领导人气候峰会 上发表讲话,同联合国秘书长通电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B.关注全球气候变化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9.

希腊艺术是城邦文明的独特产物。希腊艺术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典型代表是(  )

A.金字塔B.万神庙C.大竞技场D.帕特农神庙

10.

下图是西欧庄园中的劳动场景。图中人物是(  )

A.庄园中的居民B.独立的小生产者C.自营地的所有者D.庄园法庭的工作人员

11.

《医典》、 智慧宫 、《天方夜谭》等关键词所涉及的国家是(  )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

12.

有学者认为: 不仅对于美国,法国大革命对于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主要是指法国大革命(  )

A.扩张了国家的版图B.保护了革命的果实C.摧毁了君主的统治D.具有了世界性影响

13.

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 ,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

A.成为殖民霸主B.成为工业国家C.进人电气时代D.建成福利国家

14.

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右侧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A.背景B.经过C.性质D.影响

15.

斯大林说: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这一 同盟 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B.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C.《华沙条约》签署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这主要是因为联合国(  )

A.由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建立B.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C.制定规范多边贸易协定并解决贸易争端D.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二、材料题

17.

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表象背后深层含义的认识。请对下列叙述作出判断,属于历史理解的填涂“T”,不属于的填涂“F”。(8分)
(1)西汉统一西域前, 西域三十六国 同中原地区不同时期存在的诸侯国一样,都不是独立的国家。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他联合一些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3)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

1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增强党的领导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所在】

  (1)依据材料,概述导致中央红军面临风险的内部原因。遵义会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次风险挑战?(4分)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的 封建制度根基 指什么? 土地制度改革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指出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2分)

19.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为应对 被迫敞开国门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政府各采取了哪一举措?中国的举措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苏联选择的 工业化道路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僵化了的 苏联的模式"造成了怎样的结局?中国 改革"之后,探索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什么?(4分)

20.

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新疆地区民族变迁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字母处的内容。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分)
材料二 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到1763年,截然不同的种族分布格局已清晰可辨。种族组成方面的更大的变化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对欧洲人来说他们是自愿的,非洲人则是被迫的。

——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1500年前后欧洲人的发现指哪一事件?大批移民给美洲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三 

 

(3)上图中人口增幅最大且工业生产实力最强的是哪个国家?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5分)
材料四 根据七普数据看人口迁徙流动情况,我国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3.76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看,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从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集聚的总体趋势没有变。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人口变动的长期趋势及其影响》

(4)针对 七普 人口流动总体趋势,请你为早日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献计献策。(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