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1. 河北省邢台市2014年普通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7 浏览数:196

一、单选题

1.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

北宋苏洵在《田制》中指出: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

A.自耕农式经营B.雇佣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3.

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

国别

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

美国

竹的本体、切株及种子,草棉植物,各种白松醋粟,小麦,玉米,甜粟,芦粟,柑桔,马铃薯,山药,水稻植物,香蕉,甘蔗

德国

葡萄,苗木,各种双子叶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比利时

葡萄植物的全株或部分

瑞典

活榆树科植物

加拿大

五叶,醋粟,桃金娘,锯粟,伏牛花

墨西哥

一切种子

日本

新鲜胡瓜、西瓜、南瓜以及其他葫芦科植物,番茄、菜豆等咖啡植物及种子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4.

1959年3月,台湾当局 外交部 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 红色中国 共产党中国 中共政权 ;提到自己时,将 自由中国 改称 中华民国 。这反映出台湾当局(  )

A.坚持 一个中国 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火陆的立场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 一国两制 原则的响应

5.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供粮,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粮食自给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经济出现 滞胀 ,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

6.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

7.

柏拉图曾说: 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8.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 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

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9.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D.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10.

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 北意大利金融 ,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 荷兰金融 ,最后到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 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  )

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

11.

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婴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 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 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 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 自己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传播。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有很多解释,从抽象的理念角度,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个人的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包括个性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发展,并强调这种发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是不受任何机构或个人的限制和约束的……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程上来……
古典经济学是 自由资本主义 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认为, 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曰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曰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 因此他主张将 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 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 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 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1910年他又提出, 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 ,他举例说到, 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 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国帑谋其私益

——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亚当·斯密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诞生的历史背景。(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认识。(5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 ,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
问题: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两项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9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6分)

1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

英国

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结果,各地吁求议会改革的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1832年6月7日,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最后由国王签署生效……经由这样一种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英国的宪政民主政制逐渐形成且不断完善起来。……1726年,孟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旅游。尤其在英国18个月的考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英法两国代议制形成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原因。(7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不但帮助朝鲜人民有效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效保卫了中国大陆的安全,而且也成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齐德学《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六十周年》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 第一枪 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 三八线 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 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6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

——摘自《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 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 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摘自《曾文正与中国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郭斌和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并据此指出影响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因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