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5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成立,由此,它通称
“广交会
”。首届广交会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我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这次广交会成交8686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广交会不仅是中国经济的
“晴雨表
”,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广交会希望达到同外商互惠互利的目的,同时,也重视政治内容特别是外交、对外贸易政策的宣传。对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外宾,努力扩大中国与他们和平反帝、发展一面的共识;对西方国家外宾,则挖掘他们与中国之间不同程度的共同之处。对此,有学者称这是万隆会议的继续。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逐渐树立了重合同、守信誉 的大国形象。
——摘编自欧阳湘《从广交会的创办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调整》
材料二
下表为1970—1981年广交会春季与秋季展销数据
|
年份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成交额(百万美元)
|
春季
|
403
|
505
|
793
|
1381
|
1097
|
1247
|
1333
|
1547
|
1883
|
2432
|
1898
|
2063
|
秋季
|
509
|
695
|
1079
|
2968
|
2364
|
2667
|
2921
|
3230
|
4332
|
5140
|
4408
|
4798
|
——摘编自罗秋菊等《会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
“广交会
”折射的中国对外经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广交会
”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