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5.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滨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5 浏览数:208

一、单选题

1.

考古证明,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有的都城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C.确立了成熟的政治体制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2.

夷夏之辨 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一变化表明(  )

A.天下一统格局形成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C.礼乐制度完全崩溃D.华夷文化冲突消失

3.

下图所示的政治制度创立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4.

政事堂制度是唐代议政制度。唐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在此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政事堂的变化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B.分割宰相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决策失误

5.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这一主张来自于(  )

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朱熹理学D.董仲舒新儒学

6.

《武溪集》载: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 由此可知,辽朝职官设置的特点是(  )

A.因俗而治B.民族自治C.胡汉交融D.以文治国

7.

下表反映出唐至南宋的变化趋势是 (  )

《唐朝至南宋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地域

年代

唐朝天宝元年742

北宋元丰三年1080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

北方

493

459

679

南方

257

830

1238

A.南北文化交流B.经济重心南移C.疆域面积扩大D.中央集权加强

8.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元史·地理志》总结道: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朝有效地行政管理主要得益于(  )

A.和亲制度B.册封制度C.朝贡制度D.行省制度

9.

康熙二十三年,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 独口通商 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这一变化(  )

A.振兴了沿海经济B.保护了民族工业C.顺应了时代潮流D.妨碍了中外交流

10.

《清史稿·食货志》记载: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 这一政策(  )

A.放松了国家对人身的控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解决了人多与地少的矛盾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11.

某同学为研究明清科技搜集资料,你认为下方框内可以是(  )

A.《梦溪笔谈》B.《四书章句集注》C.《徐霞客游记》D.《四洲志》

12.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典型形象,他们蔑视功名富贵、权势利禄,希望过自由的生活,得到情投意合的爱情。作者意在(  )

A.抒发浪漫主义的情怀B.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C.迎合贵族的文化需求D.凸显儒家的思想理念

13.

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表述,采用了 干支纪年法 的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道光二十年

鸦片战争爆发

B

1853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戊戌年

维新变法运动

D

民国四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

14.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开办工厂数目激增,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

据《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统计,1912—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新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B.国家基本完成形式上的统一C.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D.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6.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①处应填(  )

学习内容

代表言论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政治制度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思想文化

科学与人权并重

A.军事技术B.文学艺术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

17.

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材料中的 是(  )

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抗日战争

18.

下图是近代某一事件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革命军队进攻方向。这一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19.

某学生梳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重要史实。其中①应为(  )

A.八一宣言 B.四渡赤水C.西安事变D.淞沪会战

20.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五条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该规定有利于(  )

A.粉碎国民党的反共围剿B.打破日军 囚笼 政策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国共两党军事合作

21.

下表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兵力分布情况。这说明(  )

时间

日本总兵力

分派地区

朝鲜

中国东北

中国本部

日本本土

东南亚

1938

34个师团

1

8

24

1

1941

51个师团

2

13

22

4

10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B.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C.日本推行全球扩张D.英美等国家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

22.

下列歌谣能够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军民情深共同抗敌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B.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C.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 D.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

23.

1948年4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发布纪念 五一 劳动节口号》中呼吁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呼吁旨在(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基于此,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5.

下图经济成就的取得直接得益于(  )

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一五计划的实施D.抗美援朝的胜利

26.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表明(  )

A.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C.国家工作重心实现转移D.我国已改变工业的落后面貌

27.

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下毛泽东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论持久战》   ②《论十大关系》   ③《论联合政府》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

28.

法国总统蓬皮杜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形势。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B.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加快C.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D.人类社会迈进原子能时代

29.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 十四大 C.中共 十五大 D.中共 十六大

30.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78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展开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B

20世纪80年代初,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我国宪法与时俱进

二、材料阅读

31.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来说,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 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 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宋太宗时,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 无复领支郡者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指出汉武帝治国举措及其判断依据。(4分)
示例:举措,盐铁官营;依据,设盐官、铁官,直属中央。
(2)根据材料二指出 这制度 的名称,并说明其较以前 进步 的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评价宋初的地方治理措施。(6分)

32.

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斗争。阅(10分)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1)从材料一中任选至少两项史实,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4分)
(2)你是否认可材料二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说明。(6分)

33.

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某历史社团搜集了以下两则史料。阅读(9分)
材料,回答问题。

(1)你认为该社团研究的课题是什么?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5分)
(2)围绕课题,为该社团推荐一个实地考察地点,并说明理由。(4分)

三、开放性试题

34.

时代风貌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内容解说

   

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

20世纪50年代,报纸上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开展劳动竞赛的报道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人的积极生产被认为不仅事关物质财富的创造,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大局。

   

1952年人民画报照片

19521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一行270人抵达北京,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带着全体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决心向祖国和人民致敬。

   

1953年北京日报照片

2400人一起做广播体操

195111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1952620日,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为此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访华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作诗: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城里整齐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变成了体育场。

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风貌,并加以解释。(12分)

四、材料阅读

35.

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 手稿 。下面材料出自一位农民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981年10月23日
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1985年5月10日
本村许多青年到城市里打工,有的去禹城市棉纺厂,有的去平原县造纸厂,有的还去了
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那里有许多外国企业。听说技术很先进。有的回乡里,学人家自己办企业了。我也想出去闯闯。
1992年12月3日
孩子表哥从国营企业回家,说现在工厂叫公司了,厂长叫董事长,还入股分红。
1999年4月17日
早上8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我花5800元,买一台18马力大轮 新湖 牌拖拉机。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美慕的眼光。
2005年12月22日
县里开人代会,电视直播,王县长承诺免费放电影、办图书馆等八件事。件件暖心。
2006年1月1日
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

——摘编自:人民日报《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我的亲历)》

(1)指出日记中反映的农民身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基于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