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8.江苏省2021年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2 浏览数:341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齐景公以晏婴之宅近市,每天脏乱嘈杂不堪, 欲更晏子之宅 。晏婴自谓 小人 ,拒绝说: 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这一现象说明(  )

A.贵族热衷经营商业B.齐国国君抑制商业发展C.城市坊市界限打破D.市场交换便利齐人生活

2.

据《史记》等书记载,西汉时人们热衷 驰逐 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期求这种 追速致远 的竞技乐趣。汉武帝执政,尚武之风益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该记载表明,在西汉(  )

A.察举选官注重军功B.国家统治崇法抑儒C.时代风尚奋疾勇进D.崇武习气上行下效

3.

唐代曾多次官修姓氏书,用博古通今的名儒修撰姓氏谱录。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仍列时任六品官的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大为不满,遂命重新刊定,强调 欲崇重今朝冠冕 ,而非血统或郡望。这反映出李世民意在(  )

A.防范名儒操纵朝政B.重新划定等级阶层C.打击士族政治权力D.杜绝官僚政治流弊

4.

南宋商人得到当地富户担保,可拿到市舶司发放的 公凭 赴海外经商。宋孝宗隆兴二年制定回舶之限:自拿到 公凭 之日起,如果能在五个月内回港,即可享受税收减免;超过一年才回港者,就会被市舶司 根究 。据此推断,南宋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B.打击商人富户C.限制外贸规模D.保护海商利益

5.

明中后期,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地域性商人群体积累了大量财富。当国家财政和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他们寻求帮助,并授予 义民 冠带荣身 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

A.商人财富得到国家认可B.抑商政策因追求财富而改变C.商帮控制国家经济命脉D.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6.

表1反映了1871—1893年美、英、日、俄四国对华贸易比重变化(单位:%)其中①是(  )

表1

年份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71—1873

347

529

05

141

02

33

37

17

1881—1883

238

333

37

124

02

73

49

24

1891—1893

204

113

45

98

06

86

47

72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7.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印了一千余册,很快告罄,之后其他书社多次再版。各地的党团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都将该中文首译本作为必读物。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当时(  )

A.改造中国的有力武器B.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学说C.西方兴起的主流思潮D.社会广泛认同的先进理论

8.

有国民党官员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工农运动渐渐兴起,且有蔚为国民革命主力之势。此种工人运动,目下尚不过在上海、广州等有新兴工业的地方;农民运动亦不过广东及河南、湖南、直隶之一部。此报告所说的工农运动(  )

A.促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B.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C.活动重心由南向北转移D.侧重在中心城市开展斗争

9.

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的妇女们常遇到紧急任务,比如要缝制几万顶军帽给前线被俘后自愿参加解放军的国民党官兵,于是几十个村里的灯,又是几夜未熄。民工们把弹药送到前线,已经精疲力竭,还不愿意走,非要看着自己运来的炮弹如何打到敌人阵地上去。这些事例可直接用来说明(  )

A.解放区的物资严重匮乏B.民众积极支持解放战争C.国民党军作战意志薄弱D.人民群众强烈渴望和平

10.

图1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图1

A.展示社会主义社会建成的自豪感B.号召军人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C.宣传国家开展工业化的方针政策D.鼓舞全国军民保卫祖国团结奋斗

11.

尼克松认为,由于担心莫斯科进行先发制人的进攻,或者是进行全面战争,中国人希望找到一种对抗苏联压力的反威胁力量;考虑到将来 和苏联人进行对话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对尼克松的这一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外交开始改变 一边倒 战略C.中美两国关系面临重大转机D.美国需要中国推动美苏关系缓和

12.

意大利在许多方面是当仁不让的领先者,在骑术、剑术和跳舞方面出版的书籍被许多欧洲国家当作范本。该国年轻女性经常荡秋千、骑马,15世纪中期已有许多妇女掌握了娴熟的手球技术。据此可知,当时意大利(  )

A.盛行骑士精神B.提高妇女社会地位C.普及体育运动D.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13.

美国独立之初,州权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在最高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面对百弊丛生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 危机意识 ,都认为必须遏制当时存在的 过分民主 的倾向。这说明美国(  )

A.深受英国殖民势力影响B.三权分立机制有待健全完善C.民众缺乏民族国家意识D.迫切需要重新设计政治体制

14.

瓦特在他的蒸汽实验笔记中说,中国人发明的茶壶是人类设计出的最好的加热器。在实验当中,他亲手画实验用的茶壶的草图,使用茶壶做蒸汽实验,有时用麦片粥把茶壶的盖子黏住,用它来观察潜热现象。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实践活动孕育技术创新B.中英交流推动机器发明C.生活习惯影响发明创造D.科学实验源于日常生活

15.

表2是苏俄产粮省份每户农民的负担情况表(以卢布计算)据此表可知(  )

表2

耕地面积

收入

余粮收集、畜力役、税收合计

负担额占收入的百分比

12俄亩

3121

7647

245

46俄亩

4188

5562

133

68俄亩

5057

6167

122

A.农民负担与耕地面积成正比B.经济发展促使农民收入提高C.农业经济政策执行出现偏差D.自由贸易扩大政府财税来源

16.

图2是用于研究性学习的示意图,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

图2

A.军事力量与世界新格局B.冷战与战后世界新秩序C.多极化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D.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深衣属于汉服,因上衣、下裳相连, 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后成为儒生的专有服饰。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 朱子深衣 。朱子深衣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

——据《朱子家礼》等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提出要设计既体现革命精神又符合审美需求的新式服装,这就是后来的中山装。中山装是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体现出平民的实用风格,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也寓意三民主义等新观念:前衣襟有五粒钮扣,代表 五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分立 ;四个口袋,象征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三粒袖扣,表示 三民主义 。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体制和三民主义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中山装,国人竞相效法。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风靡一时。

——摘编自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子深衣与中山装在服装设计上的异同。(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比较

国际化

全球化

时间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末21世纪初

人口流动

非熟练工人流动

有技术、有钱人的流动

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产品流动

商品原料和制成品贸易

零配件和生产者的服务交易

——(英)拉法尔·卡普林斯基《夹缝中的全球化》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球化的认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1895年10月,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随即在当地设立矿务总局,开始兴办矿务。他还与地方绅士合作开办了几家近代工厂。翰林院编修江标任湖南学政后,改革长沙校经书院,以新学教导学生。1897年4月,江标创办《湘学报》,主要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1897年下半年,具有民权思想的黄遵宪出仕湖南,推荐梁启超到湖南讲学。稍后湘籍人士谭嗣同也回到家乡。一时之间,维新人士云集湖南。
1897年10月,时务学堂创立,开启全省新式学堂创办之风。1898年1月,带有救亡性质的南学会成立。同年3月,谭嗣同、唐才常集资的《湘报》创立,内中多有宣传维新变法、民权之说。当时湖南还设立了课吏馆、保卫局、武备学堂,维新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王栻《维新运动》

(1)据材料概括湖南维新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维新运动兴盛的原因。(6分)

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自1942年底开始,中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的活动。中国学者通过演讲、发表文章等形式开展了纪念活动。

牛顿诞辰纪念活动中文章和演讲的部分内容

《纪念牛顿诞生

三百周年》

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一为学理与应用,二为治学方法与精神。

延安自然科学院

院长徐特立演讲

牛顿在吸收前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事物。对科技落后的中国而言,在战争困难时期继承历史遗产更显重要。

《新华日报》

牛顿使物理学成为众多学科中第一个有稳固数学基础的系统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理智的自信首先是由牛顿提供的,我们应该沿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前行。

——摘编自朱慧涓等《1942年中国的一次科学盛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 治学方法与精神 及他的重大物理学成就。(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活动的时代价值。(5分)

21.

【探索历史的奥秘】(12分)
材料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殿遗址。在遗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宫殿走廊与厅堂墙上用油彩描绘的壁画,其中最经典的是一幅名为 侍酒者 的画作。画中一位年轻侍者用双臂托起一尊细长的尖头酒杯,杯口泛起酒沫状的液体。这个青年的胡须剃得十分干净,额头饱满,卷发,眼睛深黑。宫殿里有描绘姑娘翩翩起舞、展现拳击搏击以及反映海洋生命的壁画,还有描绘身着蓝色华丽服装的男女权贵参加仪式的壁画,也有描绘非常逼真、活灵活现的蛇女神和女祭司的壁画。这些壁画与《奥德赛》《伊利亚特》描绘的场景有不少重合。伊文思惊叹: 在造型美与画面的生动性方面,无论是埃及人还是古希腊人,都无法企及克里特艺术家的高度。

——摘编自(英)唐纳德·麦肯齐《克里特迷宫》

(1)据材料概括克诺索斯宫殿壁画的特点。(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诺索斯宫殿壁画对重现克里特文明的意义。(6分)

22.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2分)
材料
秦陵兵马俑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当艺术的积淀和历史的契机成熟时,秦兵马俑这样的大型雕塑群像也就随之产生了。秦始皇为了显示 千古一帝 的威严,更为了在死后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将一支强大的军队纳入地下自然必不可少。此外,当人殉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后,人们以为俑像替代生人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并且模仿得越是逼真,便越具有生者的活力。秦兵马俑作为秦国军队的缩影,更多显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宏大的美、力量的美。秦俑又是由若干艺术家塑造出不同身份、年龄、姿态和性格特点的多种人物形象,从发型、冠饰到所穿的战袍、铠甲等,无不刻画得细致入微,也恰当地运用了夸张和概括的艺术手法。秦俑大型群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享受。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兵马俑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及对雕塑艺术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