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2530

一、选择题

1.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 有助于印证和推测 上限 的是(  )

A.北京人的发现B.半坡遗址发掘C.青铜工艺成就D.铁制农具出现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

A.吴国B.西晋C.东晋D.南朝

3.

在都城长安 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 。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现B.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C.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D.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5.

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尤其是在丝织、棉纺织行业中达到的水平,领先于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 这一现象可能出现在(  )

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明清时期

6.

20世纪初,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 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先,……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 。当时中国教育(  )

A.开始出现新式学校B.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C.掀起尊孔复古思潮D.举起民主、科学旗帜

7.

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中国革命的新任务而在西北会师,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材料评述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C.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D.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

8.

这场战争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打败了美国侵略者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9.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登上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 的是(  )

A.邱少云B.雷锋C.王进喜D.邓稼先

10.

1987年, 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 材料体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B.大跃进 高潮的掀起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二、不限题型

11.

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开始于(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A.首个自治区成立B.经济特区的建立C.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D.一带一路 建设的深入

三、选择题

12.

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九大

13.

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

14.

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奥秘有(  )

A.国王地位与权力B.人类的法制传统C.阿拉伯数字起源D.罗马帝国的强盛

15.

公元前4世纪, 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这个 帝国 的崛起始于(  )

A.南亚次大陆B.意大利半岛C.希腊马其顿D.阿拉伯半岛

16.

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 基本社会单位 指的是(  )

A.基督教会B.西欧庄园C.自由城市D.垄断组织

17.

1500—1600年,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进行了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欧洲(  )

A.进入封建社会B.走向资本主义C.形成凡尔赛体系D.出现联合的趋势

18.

1789年以前, 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将启蒙运动的学说付诸行动。 这场 革命 的领导人应是(  )

A.克伦威尔B.伏尔泰C.乔治·华盛顿D.拿破仑·波拿巴

19.

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煤、铁产量的激增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20.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 ,正式出版于(  )

A.1848年B.1917年C.1920年D.1919年

21.

19世纪中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地域上扩展的是(  )

A.但丁抨击教会黑暗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英国 光荣革命 D.日本 文明开化

22.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 技术革新 最显著的成就是(  )

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珍妮纺纱机的开始使用C.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D.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3.

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 材料体现的是(  )

A.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B.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C.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D.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24.

1933年3月,罗斯福 向国会提请通过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最终招募了超过300万青年投入到国家资源的保护工作中 。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

A.改革国会的立法权B.开始推广大众教育C.提供更多就业机会D.尝试强化国家干预

25.

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倡议集体安全受到英法破坏,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揭示的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突发 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③英、法、美的绥靖 ④纳粹德国对外扩张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四、材料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 命名的民族共同体。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 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一,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列举 国家形态 转折的表现,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予以说明。(3分)
(3)对比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3分)
(4)综上所述,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1分)

27.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2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东欧、亚洲以及拉丁美洲建立了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深入,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各国的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

——《世界史》

材料二 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

——《世界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苏联、美国的国际地位及相互关系。据材料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影响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哪一年被称为 非洲年 ?据材料二,概述非洲国家的发展状况及共同原因。(3分)
(3)据材料一二,从发展方式角度,归纳二战后世界的基本变化。(4分)
(4)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后世界变化的主要特性。(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