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3.2021届北京市平谷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监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184

一、单选题

1.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的铭文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句。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何尊 是实物史料,《尚书·梓材》是文献史料。B.《尚书·梓材》记录的比 何尊 更详细准确。
C.二者记录产生于同一时期。D.中国 特指西周王室的成周洛阳。

2.

研究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使黔首自实田 、犁壁和犁耕法、 推恩令 、董仲舒,等。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②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③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④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成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上面图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城市的史料。下列对这一城市的的描述,与史实相符合的有 (  )
①城中的居住区与商业区明显分开
②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③出现说书等娱乐兼营商业场所
④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之声不绝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中书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中央机构。以下对于中书省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太史公司马迁曾任中书令   ②六部隶属于中书省   ③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   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A.③①②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

5.

明清时期,上至帝王显宦,下至普通百姓,多有家训问世。明代家训纷纷引用朱元璋亲制的《圣谕六言》特别注意求子弟修身养徳, 做个好人 学而优则仕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B.手工业与科学技术取得突出的成就C.家训是皇室率先提出的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

马勇在《革命》一书中说: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退一步海阔天空。 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与英国的光荣革命有相似之处B.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辛亥革命是一次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革命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有一定的合理性

7.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以宣言、通告、通令、决议、布告、告人民书、告白军官兵书,以及毛泽东等中共有关领导人的抗日言论等多种形式,竭力主张抗日。粗略统计,14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表的抗日主张合计290次;……抗日战争时期每一个关节点上,比如1935年的华北事变、1936年的西安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等,中国共产党总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率先高举抗敌御侮旗帜,成为名副其实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坚强旗手。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抗日理论的特点有 (  )
①立场明确,坚决抗日   ②结合国情,团结抗日力量   ③与时俱进,以舆论引领抗战信心   ④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B.国家政体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变革

9.

建国初期,为改变民间拜神祈福的旧习俗,国家鼓励创作新年画。下图《建政权选好人》登载在内蒙古日报上。该画展现了 (  )

①选用了年画创作的新题材   ②表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③反映出自治区成立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④展示了一届人大的民主选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下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  )

通过年份

法律名称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461日新修订的该条例正式施行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A.形成完整的的法律体系B.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C.国家对市场的全面控制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他提出 克己复礼 ,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说: 正义就是在国家中做正当的事,当每一个个人只作一种对国家有关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又是最适合他的天性时,这个国家就有了正义。所以这样一来,每个人不必兼做多种职业,而是各人做特殊适合的工作,……”。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二人主张共同点是(  )

A.强调等级,重建有序社会B.恢复国家社会的繁荣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12.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有效的维护了罗马的统治

B

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

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

C

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

表明国际工人运动开始有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

D

1910年德国将当时所实行的各种保险法汇成《工人保险法典》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

13.

对下列法律文献,描述正确的是(  )

A.意大利人说:我们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家长权、继承和监护以及所有权和占有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B.英国人说: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教会、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C.美国人说: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指挥权,并可以连选连任。
D.法国人说: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宣告 人身自由,权利平等 ,实行君主立宪制。

14.

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中说: 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国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他们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 材料反映的社会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工业革命导致阶级分化B.机器使用导致手工业者破产C.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动荡D.大量使用童工导致工资水平降低

15.

下图漫画:自毁招牌(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大锤,砸毁了自由女神像、 贸易条款 移民政策 ,以及 民主价值观 底座,旁边的西方盟友惊呼:现在特朗普的美国还代表啥?)这反映了(  )

A.美国要帮助西方盟友发展经济B.美国利益优先,反全球化
C.美国联合西方盟友,共同对付俄罗斯、中国D.美国放弃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二、材料阅读

16.

玉米的传入和推广(8分)
材料一
玉米,也叫玉蜀黍。
玉米很早就是美洲本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美洲有很多关于玉米的故事,还在地下发掘出远古玉米的籽粒,以及用大量黄金、陶土和玉米穗做成的玉米神像。在中国,有人根据元朝贾铭的《饮食须知》(1367年前后)中谈到玉蜀黍,而且元代尚食局(元朝宫廷里一个管理皇帝膳食的专门机构)有御麦面,认为我国元代已有玉米。
(1)你认为材料一中玉米出现在中国的时间有什么问题,并简要作出解释。(4分)
材料二
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他们引用的较早的中国文献,根据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或引用到田艺蘅的《留青日札》(1573年)。
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广西关于玉米的记载早于甘肃和云南三十年左右,早于陕西六十多年,早于四川一个半世纪以上,早于贵州差不多两个世纪;另外,江苏早于甘肃和云南,浙江、福建、广东也都早于陕西、四川、贵州二十来年以至一个多世纪,这就很难想象玉米先由陆路传到我国西南部或西北部,然后再向东传播。

(2)阅读材料二,关于玉米传入中国的路线你赞同海路还是陆路。请说明理由。(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2分)
我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公元8世纪初开元年间,史称 开元杂报 。早期的这类杂报还带有 新闻信 的性质。到了宋朝后,才有了正式的官报发行制度,这类官报,多数情况下被统称为邸报。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给皇帝的奏章,以及官吏的任免消息。邸报一般只在封建政府的各级机构里传阅,并不公开出售。
《申报》创刊于1872年,从创刊起,就很注意采访工作,每逢战争爆发,报馆还专门派出记者到前线去采访新闻。在通讯方式上,《申报》也作了不少改进。1882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殿试发榜了。《申报》驻北京的记者把榜上的名单用快马在当夜赶送到天津,再用电报拍往上海。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公开宣传变法的第一家报纸。《循环日报》的主编王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的文章对以后的维新派报刊的政论风格有很大的影响。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也是一个主张维新变法的报刊。早期《大公报》的文字比较通俗,不少新闻都是用北京话或天津土话编写的。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和1918年创刊的《每周评论》,这两个刊物勇敢地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革命民主主义报刊。毛泽东同志主编的《湘江评论》,这个刊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宣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依据上述材料解读中国报刊业发展历程。(12分)(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四、材料阅读

18.

巴黎大学(9分)
材料一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以神学院最具影响。1793年资产阶级议会通过《公共教育组织法》,规定关闭和取消现存的中世纪传统的大学,建立各种专科学校,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来推动法国工业化进程,巴黎大学受到冲击而撤销。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深刻反思,学习德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1896年法国颁布《国立大学组织法》,重建巴黎大学,有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和理学院,科学研究在大学获得应有的地位,其中巴黎大学汇聚了大批杰出的教授学者,所有的研究领域均采取科学方法。
材料二

巴黎大学著名校友表

狄德罗

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居里夫妇

法国物理学者,1903获诺贝尔物理奖。居里夫人1911获诺贝尔化学奖,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居里女儿夫妇

法国物理学者1935获诺贝尔化学奖,1948领导建立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

钱三强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结合所学分析1793年资产阶级议会通过《公共教育组织法》的背景。(3分)
(2)依据材料概括1896年法国重建巴黎大学的原因。并指出巴黎大学为法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哪些贡献。(6分)

19.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基本方面之一(17分)
材料一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党要建设成为一个群众性的党,首次明确提出 我们便要 到群众中去 ,要组成一个大的 群众党 ”, 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1925年召开的中共四大,明确提出建设一个 以宣传为主的政治小团体 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群众性政党。中共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还不足千人,中共四大后,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得到迅猛发展。到1927年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数量已达57967人,在两年多时间里增长了近60倍。与此同时,党领导下的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组织也获得较快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四大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2)结合所学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发动群众争取抗战胜利的。(4分)
材料三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 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并提,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认为这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该决议给 群众路线 下了科学的定义: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对 听取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 进行论述。(9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战败的德国不仅丧失了五分之一的领土,而且本国国土被四大国分区占领,丧失了主权独立。《占领法规》规定:联邦德国的外交、国防、外汇及对外贸易须受盟国管制,立法、行政、司法亦须接受 盟国高级专员公署 监督。战后盟国严格管制德国工业经济,执行旨在剥夺德国工业生产能力的设备拆迁计划,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在国际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已被破坏,德意志民族主义因为纳粹而声名狼藉。战败国的屈辱,国家的分裂,加之困苦不堪的生活,使德国民众的理想和信念彻底动摇。
(1)依据材料概括二战结束时德国所面临的困境。(3分)
材料二
1949年9月,康拉德·阿登纳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并亲自兼外交部长。阿登纳在接见记者时多次呼吁德法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第一次访问联邦德国之后,于5月宣布创建 一个强大的、各国可以自由参加的生产共同体 管理西欧的煤炭和钢铁资源的 舒曼计划 。1954年10月,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加拿大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协定》决定终止对联邦德国的占领,《巴黎协定》于1955年5月5日正式生效,联邦德国终于赢得了独立主权。战后联邦德国推行 社会市场经济 。其理论的核心是经济自由、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在坚持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的前提下,强调社会秩序与国家的宏观调节。再加上 马歇尔计划 的帮助,联邦德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60年,德国一跃成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2003年11月,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曾进行过一项名为 最伟大的德国人 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二战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阿登纳居于首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德国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3分)你对阿登纳受到德国民众如此尊重有何看法?(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