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5.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155

一、单选题

1.

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产生过程中,出现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第三次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第二次分工指的是(  )

A.商业与种植业的分工B.个体农耕与渔猎采集的分离C.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2.

与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起源于独立的封闭性很强的河谷不同,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于一个地形较破碎由河道连接组成的盆地群,中国的早期国家不像上述两个文明一样是在同一地域内连续地成长起来的,而是有一个明显的二次整合过程。这说明(  )

A.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B.世界文明的孤立性C.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D.世界文明的交融性

3.

古代印度和两河流域文化的相似之处是(  )

A.曾经创造了楔形文字B.曾创作出著名的史诗C.创造了1到9的数字D.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

4.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写道:权力的平等在许多例子上证明本身是一件绝好的事情,当雅典人在僭主的统治下的时候,雅典人在战斗中并不比他们的任何邻人高明,可是一旦他们摆脱僭主的桎梏,他们就远远地超越了他们的邻人。由此可见,希罗多德认为(  )

A.民主政治有利于调动公民积极性,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B.雅典城邦提供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思想文化繁荣
C.直接民主带来了公民权利的泛滥,导致权利的滥用误用D.民主政治有其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需要辩证的去看待

5.

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属于波斯帝国特征的是(  )

A.以希腊文化为主导,吸收西亚和北非的文化B.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C.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以货币税为主D.国王是最高主宰,主张君权神授

6.

欧洲中世纪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是黑暗的,愚昧的,落后的;这个时代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物是教会、骑士与封建制度,基督教会笼罩着整个思想界控制着教育、思想、哲学。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政治权力分散王权始终强大B.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商品经济C.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D.城市是封建主领地,没有自治权

7.

某位学者曾指出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  )

A.注重公平性和正义性B.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C.具有实用性和随意性D.注重程序化和继承性

8.

8世纪中期开始,阿拉伯帝国设立专门机关—— 智慧宫 ,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该机关搜集和翻译了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大量优秀文献,介绍了托勒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等人的科学成就。由此可见,此时期的阿拉伯人(  )

A.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B.在文化上缺乏创造性C.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

9.

《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中 重要的改革 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B.使日本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C.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D.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0.

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国内外贸易已从以物易物,发展到以玛瑙、贝为货币的阶段。由此可知此时期(  )

A.马里黄金产量居西非之首B.商品贸易的发展推动马里强大C.马里统治疆域在不断扩大D.马里控制着撒哈拉以南的商路

11.

《大国法则》指出:在新旧世界大交替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是一个既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这是一个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站在美洲立场,对哥伦布以负面评价为主B.站在欧洲立场,对哥伦布以正面评价为主C.站在全球视角,打破孤立建立全球性联系D.站在殖民立场,使欧洲建立大量殖民帝国

12.

16世纪,古老的香料之路恢复了生机,并且逐渐繁荣起来。从此,地中海的胡椒贸易向西海岸发展,把葡萄牙国王经营的胡椒贸易挤到大西洋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地中海重新控制了一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的胡椒贸易,又从大西洋手中夺回了财源。这表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并未完全衰退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D.胡椒香料代替了中国茶叶的地位

13.

三角贸易随着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下面三幅图分别是是新航路开辟初期、17—18世纪、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路线。其中17—18世纪以及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路线分别是(  )

A.图一、图二B.图二、图三C.图一、图三D.图三、图二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某一运动时写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 。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马丁·路德B.达芬奇C.拉斐尔D.卢梭

15.

哥白尼阐述 日心说 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处于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材料意在说明(  )

A.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否定上帝的存在B.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前进C.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D.近代科学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6.

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这体现英国的宪法文化(  )

A.具有原生性和延续性B.重视宪法对宪政的引领作用C.重视创新性和实践性D.限制王权维护议会权力

17.

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不流血的政变,史称 光荣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组成平衡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这体现了英美两国民主政治(  )

A.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高度统一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C.推翻本国君主专制的基础上建立D.发展过程中存在妥协的政治现象

18.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工商业经济发达,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和棉花等工业原料,而南方发展种植园经济,奴隶主把大量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并把棉花等廉价原料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据此可知,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C.严重缺乏自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D.建立集权政府与国家统一的矛盾

19.

下表反映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工业革命(  )

产业

1841%

1877%

农业

20

14

工业

43

55

服务业

37

31

A.促使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B.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C.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D.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

20.

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

A.化学工业B.电力工业C.机器制造业D.纺织业

21.

《共产党宣言》写道: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

A.阶级斗争促进社会变革B.暴力斗争是革命的唯一途径C.科学社会主义由此诞生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亟需改善

22.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会组成的,其中大多数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委员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 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政权C.运用了工农联盟革命策略D.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

23.

据统计,非洲国家边界的百分之四十四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百分之三十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百分之二十六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造成非洲划界原则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方殖民扩张C.黑人奴隶贸易D.世界市场形成

24.

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列强殖民扩张的特点是(  )

A.暴力掠夺,开拓市场B.武力侵略,输出资本C.野蛮暴力,劫掠财富D.鸦片走私,抢夺财富

25.

19世纪上半期,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推到了顶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印度反英斗争代表了亚洲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促使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阶级变化的根本条件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壮大C.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D.帝国主义的扼杀和限制加剧

二、材料阅读

26.

历史上颁布了很多著名的法律文献,依据相关示例完成其他法律文献的解释。(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下图为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名画

(图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二
牛顿力学所实现的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而牛顿的科学方法,则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数学研究交叉综合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

——摘编自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

材料三
恩格斯曾说:启蒙思想家们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近代欧洲反对封建特权追求人文精神的历程 为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750年%

1800年%

1860年%

1900年%

中国

32.8

33.3

19.7

6.2

印度

24.5

19.7

8.6

1.7

英国

1.9

4.3

19.9

18.5

美国

0.1

2.4

7.2

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 最后的大陆 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摘自徐长江《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谁才是主宰未来世界的大战略》

材料二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非洲西北部),为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工业革命后,非洲以生产蔗糖、烟草和贩卖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因机器的出现而不再令殖民国家赚取相当的利润。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急切需求取代了原本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因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因此急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销售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工业制品,从而赚取丰厚利润。

——节选自《殖民地: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前后,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列举出其中的两个突出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