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7.2020—2021学年度广东省惠州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2 浏览数:300

一、单选题

1.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本侵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南京大屠杀 。以下可作为佐证 南京大屠杀 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研究者的专著中对该惨案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2.

图2为1948年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漫画中,画家把金圆券画成人形,一夜之间身体缩小了几十倍。昨晚穿的一双鞋比它的身体还要大,如同两条船。该漫画反映的现象 (  )

图2

A.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B.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崩溃C.源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D.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3.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B.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C.创新民主革命的理论D.准备向社会主义过渡

4.

1954年10月,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印度等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为代表的 和平中立派 ,英、法等国为代表的 维持现状派 ,美国为代表的 主战派 ,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 区别对待 。这一策略(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体现了全方位外交政策

5.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把全国划分为一线(沿海)、二线(中部)和三线(西南西北),重点建设三线战略后方,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一战略旨在(  )

A.完善计划经济体制B.适应外交形势变化C.平衡全国工业布局D.巩固经济调整成果

6.

1998年,国务院将 国家计划委员会 更名为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并于2003年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将 计划 改为 规划 。这反映了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社会经济快速发展C.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7.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千年藏品—— 入世槌 。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中国 (  )

2001年11月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使用的木槌

A.开始主动参与世界贸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全方位开放局面的形成D.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8.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私有制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增加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分化的出现

9.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这说明(  )

A.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B.世界各地文明发展趋同C.西亚是世界文明的中心D.文明根源于经济的发展

10.

上图反映了古希腊(  )

A.文明对外扩展B.民主政治产生C.人文思想萌芽D.帝国版图扩大

11.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 中古时期 。在欧洲,西欧出现了封建社会,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 大化改新 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世界各区域文明(  )

A.具有多元面貌B.联系不断加强C.实行君主制度D.宗教信仰相同

12.

上述航路的开辟(  )

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开启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C.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

马克思说: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些 革命因素的发展 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欧洲(  )

A.出现价格革命B.商贸中心转移C.生产关系转型D.专制制度瓦解

14.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欧洲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人文主义的色彩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15.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16.

据统计,从1680年到1689年,英国登记了53个发明专利。1690至1699年,达到了102项。1700至1759年间,发明专利共达379项。这些新发明(  )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进B.推动了生产领域的革新C.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到来D.促进了资本积累的完成

17.

下面是1833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工厂法》的部分条款:

序号

     

1

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在夜间从事劳动。

2

制造厂和工厂所雇用的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工作时数不得超过一天十二小时或者一周六十九小时。

3

本法生效六个月后,任何人不得雇用未满十一岁的儿童在前文所叙述的工厂或制造厂中工作超过一周四十八小时,或者一天九小时。

这可以用来印证这一时期的英国(  )

A.工业革命已经完成B.国家干预广受认可C.法律体系日趋完善D.强迫劳动大量存在

18.

184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该报虽仅存在了354天就被政府查封,但却出版了301期。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多达几千封。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科学社会主义得以传播B.封建贵族实力雄厚C.无产阶级革命掀起高潮D.言论自由得到保障

19.

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 奢靡之城 ,另一座是 悲惨之城 ,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 悲惨之城 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波旁王朝的苛政B.资产阶级的贪婪C.贸易中心的转移D.教会统治的腐朽

20.

有学者认为,1880年时的世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这反映了(  )

A.殖民体系的不公正性B.资本主义的先进性C.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1.

玻利瓦尔剑是南美 解放者 玻利瓦尔生前佩剑,委内瑞拉将授予该剑的复制品视为最高荣誉。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委内瑞拉期间,马杜罗就曾向习近平授予了该剑。玻利瓦尔剑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

A.自由、主权、独立B.自由、民主、平等C.自由、平等、博爱D.民主、科学、人权

22.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胜利之后,根据两国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将菲律宾的主权以2000万美元转让给美国。这一事件(  )

A.体现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23.

据学者研究,一战后协约国出于宣传需要,不愿公开他们招募14万华工和寻求中国援战这一事实。而北洋政府为维护中立形象,封锁华工讯息,不愿德国获悉中国 以工代兵 策略。凡此种种造成了长期以来对华工参战历史的 集体失忆 。这说明(  )

A.立场决定历史解释B.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C.历史事实无法恢复D.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

24.

1933年,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作者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曾作为红军骑兵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重伤转业。作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为祖国、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形象,得到苏联群众的喜爱。这反映了苏联(  )

A.崇尚英雄的精神风貌B.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C.文学艺术的欣欣向荣D.追求民族解放的决心

25.

1948年,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指出,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 ,成为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学者意在(  )

A.反思大战爆发的教训B.鼓吹对苏联实行冷战C.明确战争的主要责任D.呼吁重建国际新秩序

26.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这反映了冷战具有(  )

A.自我控制的机制B.针锋相对的思维C.地缘政治的特征D.团结合作的精神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A.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三足鼎立格局出现C.社会结构根本变化D.经济结构日渐失衡

28.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B.经济实力已被严重削弱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D.着力欧洲共同体的构建

29.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这一历程反映了(  )

A.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C.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建立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

30.

以下漫画反映了作者(  )

A.担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B.认可全球化加强了各国联系C.反对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D.认为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二、材料阅读

31.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不断探索发展中,虽艰苦备尝但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6分)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 师夷制夷 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
1959年,中央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1992年,党中央提出,中国的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全面的现代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协调发展 。202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101.6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7.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摘编自王正坤 《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和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的变化,并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启示。(10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远在古代,历史学家就已经把记述历史的范围扩大到他们当时已知的世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及两河流域,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中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也涵盖当时中国人所认知的 天下 :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罗马时代的希腊人波利比奥斯著的《历史》记述的中心是正在扩张中的罗马。4世纪后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9—15世纪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16世纪初,意大利历史学家A.萨贝利科著《恩奈阿德》,记述了古代到16 世纪的世界历史,并开始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到了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试图勾划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19 世纪中叶,德国的朗克编著的《世界历史》是一部以拉丁、日耳曼六大民族为主体的世界史。这部世界史反映了西方殖民大国在近代世界日益上升的支配地位,由此形成西方史学中的 欧洲中心论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三
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力量呈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第二幅是西方是一个正在衰落的文明,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力量正在下降。

——摘编自(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前各地区历史撰述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西方史学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8分)
(3)以 西方是否衰落 为话题,从材料三中提取一个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20世纪的历史加以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