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中国古代通用语推广大事记(部分)
时期
大事记
西周
职官外史的职责之一即“掌达书名(书名:书写的文字)于四方”。周宣王时,编纂识字课本《史籀篇》。
汉
以原秦晋方音为基础形成“通语”,以隶书为通用文字,编纂了一大批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字典辞书。规定学童必须能够背诵、讲解和书写八种字体九千字方能为吏。
隋唐
隋朝整理的声韵书籍《切韵》在唐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政府政组纪刊定制作《字样》、《干禄字书》、《五经文字》等颁行天下。
明清
明初颁行“参考中原雅音”编订的《洪武正韵》,雍正帝下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诸官话、着地方官训导”,并设正音书院,教授南方的官员和读书人标准“官话”。
——据孙海娥《我国国家通用语》等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