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3.2020—2021学年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海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3 浏览数:593

一、单选题

1.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扩大会议上指出, 互相斗争过的军队变成统一的国民革命军了 穷苦的民众大批的起来参加民族解放运动了,在敌人后方空前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发动起来了 。这表明,当时(  )

A.抗日民族统战线初建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C.抗战反攻阶段已经到来D.国共双方合作成效显著

2.

《共同纲领》序言中道: 凡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均应共同遵守。 这说明《共同纲领》(  )

A.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B.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从2009年创2016年,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背景下,在双方反对 台独 、坚持 九二共识 的共同政治基础之上,台湾方面连续八年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  )

A.体现祖国统一的进程加速B.遵循了 一个中国 的原则C.表明台独势力的图谋破灭D.说明台湾认可 一国两制

4.

图1是2016年到2019年11月中国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统计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可推知(  )

A.政府对移动支付给予大力支持B.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消费方式C.移动支付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D.支付便捷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5.

《汉漠拉比法典》序言道: 安努(天神)与恩利尔(大地、空气之神)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神),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这部法典(  )

A.是用象形文字所刻B.融法律和道德为一体C.蕴含君权神授思想D.宣扬了人人平等理念

6.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 西方两千年的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而已。 这可用来说明(  )

A.古希腊哲学的影响深远B.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创始人C.柏拉图的哲学深奥难懂D.西方哲学的发展步伐缓慢

7.

《中世纪的城市》中写道: 10世纪时,威尼斯人的信仰是商人的信仰。只要同穆斯林做生意有利可图,尽管穆斯林是基督的敌人,这对他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正门上方的装饰拱顶 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这体现了中世纪(  )

A.文明传播的途径是扩张B.欧亚两洲之间联系密切C.欧亚文明的交流与融合D.文化形态向多元化发展

8.

观察下面的两幅画作。推动图2风格向图3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绘画题材的不同B.教会的要求C.绘画技巧的改变D.人性的觉醒

9.

1521—1522年,马丁.路德以伊拉斯漠整理的希腊语《新约》为底,将之翻译成德语。直到1534年,翻译出版了整本《圣经》,这使得德国普通民众都得以阅读《圣经》,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交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做法意在(  )

A.使民众摆脱宗教束缚B.发动反封建政治斗争C.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D.方便民众阅读《圣经》

10.

有学者说,他们与20世纪现代化理论家在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和社会世俗化等方面有许多一致的主张。这里的 他们 指的是(  )

A.古代希腊哲学家B.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C.16世纪宗教改革家D.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11.

据统计,美国福特总统任职期间正式使用否决权44次,其中12次否决最终被国会推翻。这反映了美国(  )

A.贯彻权力制衡原则B.立法权缺乏独立性C.总统有立法的权力D.总统行政权的缩小

12.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

A.工业革命B.明治维新C.甲午中日战争D.国际环境优越

13.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 即便把所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都烧毁,这些书籍中包含的思想仍然会存在,而人民……仍然会按这种世界观来办事。 其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  )

A.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B.已为各国政府接受C.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D.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4.

1876年9月,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有比、英、法、德、意、葡等国参加的会议,成立了 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 ,并在各国设分会,确定了各分会在非洲建立据点的范围,与会各国互相保证在上述地区有 行动的自由 。这次会议(  )

A.意图为列强瓜分非洲做准备B.有利于非洲社会的全面发展C.解决了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5.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菲律宾、伊朗、土耳其、中国相继爆发革命。印度、印尼、朝鮮、越南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这场风暴得以爆发的最为有利的前提条件是(  )

A.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C.列强侵略重点集中在非洲D.一战致使西方大国实力削弱

16.

表1

文章

时间

主要内容

《四月提纲》

4

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革命的任务》

9

政权转到无产阶级以及跟随无产阶级的贫苦农民手中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9

由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实行、调节、指导的普遍劳动务制,虽然还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了。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巨大步骤

表1是列宁于1917年发表的文章。由此可知,列宁旨在(  )

A.呼吁人民起来推翻沙皇统治B.痛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腐败C.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略D.号召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

17.

1934年,在埃塞俄比亚边境意埃双方发生军事冲突,埃塞俄比亚将案件提交国际联盟。国联行政院主持了与英、法和意大利的谈判,但几乎和舆论一样完全被排斥在外交舞台之外,不能对传统的幕后外交施加任何影响。这说明(  )

A.英法两国丧失了国联的主导权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趋于崩溃C.国联成为意大利侵略扩张工具D.国联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有限

18.

直到1939年春,丘吉尔还提到:如果英、法、苏团结起来, 历史就会沿着完全不同的道路发展了 在这个时候结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防止战争的爆发! 据此判断,此时(  )

A.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B.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C.世界性战争迫在眉睫D.波兰遭遇德国闪击战

19.

表2

时间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

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

投资额年均增长率

年均社会劳动生产率

19811985

32%

36%

10%

37%

27%

19861990

18%

26%

05%

03%

20%

1990年            

4%

12%

23%

19%

3%

表2是有关苏联经济的发展概况。表中现象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

A.突破了斯大林僵化模式B.经济形势日趋恶化C.已经偏离社会主义轨道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二、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掀起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狂潮。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使全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低谷。但共产党领导革命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到1928年初,其产党将起义中保留的革命种子传播到农村的广阔天地。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后,开始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引领长征走向胜利。应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挑战,中国共产党推动全民族抗日的兴起。应对全面内战爆发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加速中国革命胜利伟大进程。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摘编自郑敬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经历的磨难与挑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应对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正确选择。(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10 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图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对外开放方面又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 文化大革命 期间,我国没有积极地对外开放,使整个社会处于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在试办经济特区,逐步开放沿海城市和工、沿边贸易的同时, 积极开辟贸易区域,先后办起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多种形式的贸易区域。截至目前,我国的贸易伙伴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和东欧等少数国家,扩展到包括美、欧、日在内的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商品流通方面,国家计委负责平衡、分配的物资,1979年以前为256种,1985年减少到20多种,1992年19种,1998年5种,目前全部放开。

——摘编自段凤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大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53—1956 年、1965—1968 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大 社会变迁 。(6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第一个世纪——即16世纪——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所垄断。在16世纪之前,他们还排徊在欧洲文化的主流之外,16世纪之后,两国国力威势又一落千丈,到19世纪初期,使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了。但是,在整个16世纪,两国无边的疆城,庞大的财富,强盛的国力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一一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21 年,利物浦和曼初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很多小农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卖掉,和奴仆和使女一样涌入城市。例如曼彻斯特,1760—4830 年,居民从17000人增加到了180000人,变成第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很多人很难或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从而产生了失业和社会灾难。法国学者亚历克西·托克维尔访问曼彻斯特以后写道: 文明创造了它的奇迹,而文明了的人却几乎变成野兽。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西葡两国走向强盛的相似途径。(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及其影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20世纪的历史是 主义 相互对立的历史。雅尔塔冷战格局把这一对立引上了极端,至少在二战后初期的这段时间里,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成了划分敌友的唯一分界线,而国家的安全利益、重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也莫不取决于此。因此,可以说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不仅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结果,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赵立坤《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围绕材料及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 观点 可从材料提取或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阐述 须有史实依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