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7.2020—2021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170

一、单选题

1.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私有制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增加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分化的出现

2.

亚历山大东征推广了希腊文化,与此同时,东方文化也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这反映了亚历山大的扩张战争(  )

A.造成了东方文明的衰落B.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C.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D.推广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3.

西欧封建社会的封君封臣制度,是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与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的结合。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和王权强大B.城市兴起和走向自治C.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D.教会崛起和权力扩大

4.

中古西欧的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表明中古西欧的庄园是(  )

A.完全独立的政治组织B.自我封闭的军事组织C.教会控制的宗教组织D.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

5.

10世纪前后,城市在西欧封建主的土地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后来这些城市逐渐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这一现象(  )

A.源于庄园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C.彻底瓦解了封建制度D.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6.

拜占庭人自诩为 罗马人 ,以基督教立国,但却说希腊语,以希腊人的方式生活,古希腊文化作为潜流在拜占庭帝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国民以希腊人为主B.继承希腊民主制度C.以希腊文化为基础D.创立并推广了基督教

7.

下图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

A.政教分离政治稳定B.文化兴盛独立发展C.经济繁荣领先世界D.贸易发达范围广泛

8.

桑海帝国的统治者把帝国分成十个省,各省均委派自己的亲信治理,同时还指定一些长官负责全国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这表明当时的桑海帝国(  )

A.君主专制强化B.城市治理先进C.中央集权确立D.政治秩序稳定

9.

印加帝国非常重视交通建设,到15世纪末,印加帝国的道路贯穿全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程长达1600公里,形成了完善的道路系统。印加帝国重视交通建设的出发点是(  )

A.传递命令调动军队B.发展对外贸易C.推动各地文化交流D.促进人口流动

10.

我向我们最战无不胜的君王们承诺:如果我能得到他们一些小小的授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 哥伦布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远洋航行(  )

A.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B.扩大了教会的影响C.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D.得到了王室的支持

11.

下图为 三角贸易 示意图。这种 三角贸易 (  )

A.为非洲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B.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C.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有利于三大洲的共同发展

12.

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689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

美国制定宪法

确定三权分立、联邦制原则

1871

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

法国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

确立共和制度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民族独立的完成C.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D.国家统一的实现

13.

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这一评价反映出(  )

A.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C.巴黎公社不是工人阶级政权D.巴黎公社成立具有偶然性

14.

下图为18世纪秘鲁金银矿的作业场面(绘画作品)该作品可用来说明(  )

A.工业文明的扩张性B.拉丁美洲工业的发展C.西班牙的殖民掠夺D.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15.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1807年后英美法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这反映了废除黑奴贸易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导致殖民手段的改变B.欧洲民主政治的发展C.欧洲各国废奴运动的蓬勃兴起D.黑人奴隶的反抗斗争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普遍高涨,冲击了帝国主义统治。这一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严重C.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D.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17.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主要机构形成决议时,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和否决权,这一规定(  )

A.调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保证了弱小国家的利益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

18.

下表反映了1924—1939年苏联人口阶级构成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实施了(  )

成分

工人

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

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

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4

148%

13%

754%

85%

1928

176%

29%

749%

46%

1939

506%

472%

26%

0%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苏联模式

19.

下表为第一次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事件,由此可以得出其主要特点是(  )

地区

事件

亚洲

中国国共合作发起国民革命;印尼共产党反荷兰斗争;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

埃及华府脱运动;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桑蒂诺的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

A.类型、道路多样化B.都开展了社会主义运动C.均由资产阶级领导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0.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日军发动 七七事变 B.德国吞并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德国突袭波兰

21.

下图为发表在苏联《鳄鱼》杂志上反映马歇尔计划的漫画《美国最新战车》(图中袋子上的俄文 3AEM”意为 财政贷款 ) 。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

9277.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A.推动欧洲经济复兴B.控制西欧对抗苏联C.帮助美国资本输出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2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其目的是(  )

A.维护经济秩序B.加强市场干预C.推广计划经济D.建立世界市场

23.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工农业增长率统计表,这反映了此时期的苏联(  )

时间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2

工业总产值

85%

74%

44%

28%

农业总产值

39%

25%

17%

40%

A.综合国力下降B.工农业总值逐渐平衡C.经济发展停滞D.经济改革的效果有限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成员由1945年的51个发展到1975年的144个,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冷战格局的强化C.殖民体系的崩溃D.经济全球化加速

25.

进入21世纪以来,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表明当今世界(  )

A.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B.和平发展面临挑战C.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D.战争和动荡是主流

二、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思想家

材料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这一观点作简要阐释。(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三、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迈克尔·阿姆斯特朗的冒险与生活》插图反映了英国一家纺织厂的内部环境……画面上的工人——男工、女工和童工们——显然都很贫穷。在画面后方,站着严厉的资产阶级雇主,他正与另一个资本家谈论着什么。该图描绘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几个主要元素。

——据【美】丹尼斯·舍曼等著《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上图反映出的工业革命 元素 。(4分)
材料二
(英国)许多新兴工业中的熟练工人建立起了工会,遍布在棉纺厂、钢铁厂、煤矿以及造船厂中。他们喜欢采取对抗雇主的行动,但这种对抗仅仅是为了获得自己工会会员的工作条件的改善。……卢德主义者是米德兰地区和北英格兰的一群熟练的手工工人,1812年,他们四处破坏机器,因为他们认为正是机器威胁到了他们的生计。他们的行动未能阻止英国工业化的发展。

——据【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0分)

四、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

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4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6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2

第二个时间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个时间段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第四个时间段

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第五个时间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第六个时间段

中国共产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郭强《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

参照第一个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它时间段的发展特征作相应解释(要求:从第二、三、四时间段中任选一个)。(12分)

五、材料阅读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现代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框架形成,主要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利益主导。这一框架历经7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由最初的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制度基础,逐渐发展成发达国家主导的超主权经济合作和治理决策机制……这种由发达国家主导规则、新兴经济体被 边缘化 外围化 的治理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全球化再平衡的挑战,国家利益主导下的霸权困境、多层次治理模式下的规则困境、多极化趋势下的公共选择困境日趋严峻,全球经济治理亟待转型。 一带一路 合作机制通过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共赢性的制度选择,成为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重塑的趋势下,深度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转型的必由之路。

——摘自隋广军查婷俊《全球经济治理转型: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

(1)依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特点。(6分)
(2)有学者认为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 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