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0.2021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6 浏览数:252

一、单选题

1.

战国中后期,秦国都城的宫殿面积大幅扩张,压倒了宗庙与市,与东方六国都城遵循周礼的城市布局形成了鲜明对比。据此可推知,当时秦国(  )

A.坊市制度趋向瓦解B.宗法观念遭到摒弃C.城市功能发生变化D.社会转型领先六国

2.

在图5中,水田里有几个农人在劳作,或犁地,或插秧,或收割。此图反映了当时 (  )

图5 广东省佛山市东汉墓出土的水田模型

A.农业生产经验受到重视B.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C.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D.小农生产模式普遍存在

3.

唐朝初年,唐高祖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同时尊奉老子为道祖,以道教为国教。然而在治国理政时,他却说 自古为政,莫不以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俱备,故能为利博深。 据此可知,唐初(  )

A.佛道主导了政策的制定B.儒学政治生命力仍强大C.儒释道合流趋势的加强D.三教并行政策受到冲击

4.

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5.


表1 1871—1894年上海港装卸出口棉花流向情况表

年份

装卸出口总数

对国内出口数

对国外出口数

千担

折合吨数

千担

折合吨数

千担

折合吨数

1871

1872

1878

1883

1894

526

418

320

930

314805

253029

193707

562960

496

376

271

184

300245

227605

164045

111381

30

42

49

28

746

1816

25424

29661

16949

451579

(资料来源:江海关1871—1894年关册)
表1中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6.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患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 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7.

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同时,设计了一套备用方案,即准备在联合政府方案遭拒绝时,单独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 它将是地方性的联合政权,不是第二中央政府,但同时,又因为国民党政府必不承认它,故又是独立性质的地方政权。 该备用方案的提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国共两党实力的消长B.统一战线政策的转变C.抗日战场形势的紧张D.国共作战方案的分歧

8.

1983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话说长江》以长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风貌为叙事对象,基本没有具体的人物和故事。而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播出的纪录片《再说长江》则将个人作为叙事对象,通过这些个人的故事来展现长江的魅力。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B.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C.个人价值得到更多的尊重D.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9.

据统计,公元前1世纪,罗马几乎所有部门的权力执掌者中至少有一人为平民,并且平民出身的官员在其中的人数至少占了一半,如在市政官的四人中,有两名平民,两名贵族。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民主政治已成为民心所向B.贵族与平民政治上分庭抗礼C.自然法精神得到一定彰显D.万民法保障了平民的参政权

10.

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  )

A.维护君主专制B.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C.倡导信仰自由D.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

11.

1853年,《美国棉花种植者》杂志评论到: 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动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 该评论(  )

A.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B.掩盖了资本剥削方式的罪恶C.展现了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D.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

12.

1960年,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成员国通过采取集体行动,干预被控制的世界石油市场,从中获取合理的利润。从1960—2019年,在欧佩克的推动下,石油价格上涨了15倍之多。欧佩克的行动(  )

A.使世界石油市场混乱失序B.确立了世界多极化格局C.冲击了旧的世界经济秩序D.推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据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多。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莱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八十年代世界增产的谷物中,中国占31%的份额。中国发展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

——据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粮食问题》(19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粮食进口的概况,并分析近代中国成为世
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特点及意义。(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中国含义的历史演变

周代

青钢器何尊上有铭文宅盐中国,自兹父民。其意为武王灭商之后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

汉代

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火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魏晋南北朝时期

据有中原之地的曹魏政权被称为中国,而萄、吴两国亦皆以魏为中国。入主北方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政权也开始自称中国

唐朝

《唐会要》里曾多次将中国波斯大秦东罗马帝国并列。

宋元时期

辽金元自称中国的记载有很多。部分汉族文人学士,认同其为中国。北宋与南宋也都自称中国,并认为正统

清朝

康熙晚年接触到大量西方国家的人员与事物之后,对臣子发出警合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感受其累。中国这个词得到了更多的运用。

——据来梦娜《论中国含义的历史演变》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便以 和魂洋才 为口号学习欧美,建立适合日本国情的科学技术体系。明治政府和民间团体大批聘请欧美专家,这些专家分布在大专院校、研究所、工厂企业和政府部门,为培养日本所缺乏的科技人才,建立日本空缺的科技部门,做出了重大贡献。明治政府还及时建立了大批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倡导技术自主,鼓励团队精神,有计划的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明治政府不惜高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专利权,再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日本实际,并提高功效……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明迅速转入实用和批量生产阶段,许多科学家下海当企业家,把发明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0世纪初,日本在物理学、化学、工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政府科技改革成功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日本明治政府的科技改革。(7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唐宣宗李忧(846—859年在位)登基后,重用科举出身的 牛党 成员,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 牛李党争 。针对大量闲田,宣宗 令所在长吏设法,召募贫人,课励耕种。 846年,宣宗复佛,但对修寺的原则进行了规范,对建造守院等活动进行了节制。宣宗更提品行总劣的节度使,并利用节度使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打压二者的膨胀。849年吐蕃内乱,七关军民杂降,宣宋派兵接管。851年归义军张义泽带着河淀十一州图籍亲见唐宣宗, 于是河、湿之地尽入于店 ,宣宗随即下诏当地 五年内不加税狱 。宣宗后期频禁更换宰相,但时宦官的打击较弱,宣宗驾崩之后,宣官势力再次崛起,唐朝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据《资治通鉴》、《唐会要》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宣宗的统治政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宣宗的统治。(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