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4.2020—2021学年度北京市丰台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207

一、单选题

1.

商鞅在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述治国理念的是 (  )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实行什伍连坐   ④推行郡县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3.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 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  )

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D.宰相执政能力降低

4.

战国时期荀子倡导 工商众则国贫 ,北宋思想家李觏认为 商众,则入税多矣 。下列对二者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差异B.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过时C.显示出纳税人主体发生改变D.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5.

康熙时期,江苏《吴江县志》记载吴江县盛泽镇 富商大贾数千里辇(车载)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 。利用该记载作为证据,可以印证清朝时期(  )

A.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B.工场使用了雇佣劳动力C.实力雄厚的商帮形成D.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

6.

选用官吏是中国古代皇帝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对于中国古代选用官吏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吏
②皇帝指派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大臣
③地方长官将考察、选取的人才举荐给中央
④选拔文官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形成内阁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7.

1898年,康有为等建议光绪帝开懋勤殿, 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的政治专家,共议政治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 。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

A.实行西方议会制度B.建立基层组织机构C.废除旧式官僚机构D.保证变法有序进行

8.

下图展示的是1915年在上海出版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第1页刊载的文章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该刊物 (  )

①宣传西方文化   ②寄希望于青年   ③倡导文学革命   ④针砭中国旧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时间

内容

1953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5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普通机床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生产出第一架解放牌卡车

1956

沈阳飞机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

连接陕西宝鸡和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1957

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东北地区工业建设成就简表B.长江流域交通运输业成就简表C.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简表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简表

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某一时期,我国农村有副对联写道: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该对联的创作时间应在(  )

A.1950—1952年B.1953—1956年C.1958年D.1978年以后

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这两项规定意在(  )

A.保护自由民的财产B.确保城邦民主制度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压制低种姓的成员

12.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埃塞俄比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

B

1112年,法国琅城居民起义,1128年,法王路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

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易的主要方式

C

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以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此时欧洲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统治

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时期

13.

下图是17世纪早期欧洲的一本书中的插图,介绍了凤梨、马铃薯和木薯,这些物种在16世纪之前,并不为欧洲人所知晓。之所以会在书中出现这些插图,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进步B.原产美洲的物种传入欧洲C.欧洲的印刷技术水平提高D.跨太平洋贸易的不断发展

14.

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规定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这些规定 (  )
①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②确保新兴城市居民获得了选举权   ③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权利   ④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

20世纪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分别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下列关于这两个国际体系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都宣称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都形成了有效制裁侵略的机制   ③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④都实现了国际格局中心的转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二、材料阅读

16.

司马迁修史(10分)
司马迁运用的皇家图书主要有:其一,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二,上古典籍,如《国语》、《司马兵法》、《孙子》等。其三,秦汉图书律令。秦朝焚毁了官藏图书,而民间藏书却不能尽毁。司马迁整理了这些材料,譬如在《世家》中时常出现的第一人称 的情况,就是司马迁运用诸侯史记的明证。
《史记》中共收录乐府诗赋15条,儿童歌谣8条,俚语俗谚38条,共计61条。乐府诗赋如《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儿童歌谣如《淮南民歌》;俚语俗谚如《孙子吴起列传》中: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20岁南游江淮,后又奉命出使巴蜀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来源于自己的感受。他的调查,包括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古战场形势、人物遗事等。
司马迁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其后代有直接接触,并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了很多信息。如《项羽本纪赞》: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吕昕娱《试析司马迁(史记》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史料来源》

(1)司马迁编写《史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具有史学家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4分)

17.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0分)
同治四年(1865)5月,李鸿章果断命人在上海虹口买下美商旗记铁厂,又将上海和苏州两个洋炮厂并入,再加上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来的机器设备,建成江南制造局,也称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大臣都担任过江南制造局的最高职位-督办。
其产品主要有枪炮、水雷、弹药、机器等,并能修造轮船,中国第一台明轮蒸汽军舰 恬吉号 即由江南制造局于同治七年制造。江南制造局的创办经费为543000两,自同治六年起拨江海关二成洋税为常年经费,年30—70万两不等。其机器设备及主要原材料基本上依赖外国,技术大权也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江南制造局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广方言馆每期招生80名,4年毕业,主要开设国文、英文、德文、算学等课程。翻译馆聘请外国传教士翻译西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科技等方面。工艺学堂设于1898年,每期招学生50名,学制4年,学习国文、英文、算学、绘图、化学、机器等课程。毕业的学生,有的由总理衙门选调赴京,有的留沪、宁两地学堂任教,有的担任制造局中的员司。

——摘编自孙晔飞、陈娜《江南制造局的前世今生》

(1)依据材料,概括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阐释清朝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意义和局限性。(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2分)
材料一
要正确看待中国近代革命,就必须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应当说,中国近代革命是一个持续不断、接力发展的过程,必须完整地看,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这一完整过程的主要部分,镌刻在矗立于首都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组浮雕上,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怀念。所以,毛泽东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时,特意写了一段充满感情的话: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纪念碑分碑身和基座两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位那10幅汉白玉浮雕。东面为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南面为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西面为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北是正面,为 胜利渡长江 ,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的浮雕。

——孙希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这些浮雕为何被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上?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12分)要求:先总体阐释理由(包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10幅浮雕的整体内容和地位);然后从材料二中的10幅浮雕中任选其二作为证据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求史实准确、解释合理、逻辑清晰;最后进行总结提升。

四、材料阅读

19.

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12分)
材料一
1660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皇家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是举办科学研讨活动,在讨论中加深对科学的认识。皇家学会1665年创办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主要刊登会员的论文、研究报告等,世界上很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在刊物上发表过,如牛顿力学原因、哈雷彗星等。学会设立12种奖章、8种奖金等,表彰人们在科学上的发现。享有皇家学会会员资格,就有较高科学荣誉,成为全世界备受敬仰的科学杰出人才,如牛顿、法拉第、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等。

——摘编自吴海涛《近代西方科学组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材料二
牛顿生于1642年12月25日,他的父亲于三个月前病逝,家境贫寒。1661年6月牛顿进剑桥大学,当时剑桥大学的纨绔学生流行喝酒、打牌,称这是 单纯的娱乐 。牛顿是个穷学生,母亲存的钱只够付学费,他必须做老师实验的助手,才能赚取生活费。亨利·摩尔是牛顿的老师,他发现牛顿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利用假期,将要上课的所有课本都看完,等到上课时,牛顿已经在看比那门课更进阶的研究报告了。

——摘编自《牛顿的生平与信仰》

材料三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1669年,27岁的牛顿当上了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在哈雷的鼓励下,牛顿全力投入写作一本著作,系统总结他关于动力学和引力问题的研究。花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于1686年完成。《原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说它开创了理性时代也不过分,因为正是从这里,人类思想获得了可以用理性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勇气和自信。
1689年,牛顿代表剑桥大学当选国会议员……1703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主席,以后连选连任,直到去世。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皇家学会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条件。(4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从 时代与个人 关系的角度,解读牛顿的成功之路。(8分)要求:概括牛顿的成就,从 时代与个人 关系的角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价值,并提出总体认识。

20.

欧洲的联合(11分)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署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运作,直接管理各国的煤钢生产和销售。这种通过成员国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方法,为更深层次的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957年3月25日,上述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1967年7月1日,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成为 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与丹麦和爱尔兰一起加入欧共体。从此欧共体被国际上认定为西欧的代言人,并成为实现西欧联合的主体。
1983年,欧洲理事会通过一项《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言》,要为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而努力,并争取在外交政策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进一步增强其欧洲性。
1991年12月,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共体今后的任务是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欧洲的联合。(11分)要求:将材料分为两段;概括每一阶段的特点,分析原因,解释意义;最后阐述总体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