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时期
内容节选
出处
西周早期
臣谏作为邢国官员,作战中听命于周王的指挥
臣谏簋铭文
西周晚期
周王命令晋侯协同自己亲征,参加对东方“夙夷”的作战
晋侯苏编钟铭文
春秋时期
周桓王率陈、蔡、卫等诸侯国军队讨伐郑庄公,周王军队大败
《左传》
图1
表2
思想
1849—1862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1862—1874
英国风俗醇厚……无论中土,外邦之风俗尚有如此者,吾见亦罕矣。
1874—1897
(英国)国家有大事则集议于上下议院,必众论佥同,然后举行。……其政治之美,骎骎乎可与中国上古比隆焉。
短论
进一步严肃我们的阵线
争取抗战演剧的自由
抗战戏剧大众化
剧本
塞上风云
黄埔月
卢沟桥
通讯
展开戏剧的游击战
图2
中国三线建设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
表3
年份
总人口
土著人口
非土著人口*
人数
%
1522
1569
1611
1700
1741
1751
1778
1801
27200
17479
15538
19293
24126
24022
34212
52591
17166
14908
15489
12716
10109
8104
8291
100
98.2
95.9
76.3
52.7
42.1
23.7
15.8
—
313
630
3804
11410
13913
26108
44310
1.8
4.1
47.3
57.9
84.2
二、开放性试题
表4
内容
高祖、太宗朝
沿用了前朝“年七十以上应致仕”和“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以下由尚书省录奏”的规定,但也有所变通,如“若齿力未衰,亦听厘务”。
高宗朝
为了鼓励官员致仕,朝廷下诏“文武五品以上解官充侍者,宜准致仕人例,给半禄”,但六品以下的官员不享受这个待遇。
玄宗朝
规定“诸文武选人……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为了体现帝王之恩,玄宗规定所有致仕官员都能终身享受半禄待遇,并将这一规定作为“常式”延续下去。
肃宗至宣宗朝
大和元年九月对致仕制度作了调整:内官五品以上、外官四品以上致仕方可终身享受半禄待遇,而内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到致仕年龄后即自动离职,没有任何经济待遇可言。
懿宗至哀帝朝
宦官集团常将致仕作为试探上意与表达不满的工具……权臣当道,将官员致仕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并借此打击政敌、掌控朝政……致仕出现了异化。对于藩镇来说,致仕不是权力的交接和转移,而是权力在己方利益集团的延续,以及为自己谋求更大政治名誉的手段。
——摘编自汪翔、张金铣《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三、材料阅读
表5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一览表
——摘编自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摘编自周喜峰《中东铁路的修建》
四、开放性试题
图4
五、材料阅读
表6
序号
作者
观点
①
赵晓兰
工业革命改变了“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屈从的地位”。
②
孙炳辉
工业革命变革社会生产关系,破除了陈腐观念习俗,保证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③
朱玉龙
工业革命引领的机器发明与生产推动了制造技艺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了欧洲管乐器的改良。
④
钱乘旦
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⑤
管佩韦
正是这最残酷的压榨成就了最彻底的革命精神,最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无数无产阶级在苦难中得到集中和锻炼,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⑥
王同彤
一是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体,努力在框架内进行上层议会改革……一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以集会斗争为主要形式,走下层激进路线,试图获得权利……
⑦
李金展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变革……给画家在思想领域、生活环境、绘画题材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带来的诸多影响与转变,从而促成这一时期英国绘画的缤纷世界。
⑧
马缨
大工业扩大了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工厂这样集体劳作的环境中,女工们的政治眼界得到了开阔,女工在工会等维护自己利益的各种活动中接受锻炼和考验,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