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9.2021年9月湖北省恩施州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331

一、单选题

1.

汉元帝概括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是: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汉书·元帝纪》)造成这种民族心理的根源是(  )

A.人口分布和民族格局B.农耕经济和宗法制度C.商业发展和家国一体D.农业文明和分封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田水利、工商城市、水运交通都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下列记载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关中自汧、雍以东至(黄)河,膏壤沃野千里 B.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
C.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D.燕(地)……北邻乌桓、夫馀,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3.

中华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是一种国粹,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武术强调武技与武德同时修炼,《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习武者要具备 七德 止戈为武……夫武 ,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 ”这说明中华武术(  )

A.内涵偏重武德B.技击水平领先C.蕴含家国情怀D.群众基础深厚

4.

图1是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科举制度(  )

A.讲究论资排辈B.趋于僵化C.利于君权强化D.程序严谨

5.

费正清(美)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这两种梦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实现的时间分别是(  )

A.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大革命结束B.中国近代阶级矛盾、土地革命时期结束C.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解放战争结束

6.

下列漫画(图2)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 (  )

垄断独占中中交农 卖国内战蒋宋孔陈

图2

A.1900年—1911年B.1924年—1927年C.1927年—1936年D.1946年—1949年

7.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西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互相论战,但都游离于时代主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道避重就轻,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人民性品格,为 中国向何处去 提供了有力的 第三种思路 ,一下子就抓住了一代先进青年的心。材料最能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中的论战没有意义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选择C.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需要重估D.西化自由主义回避了时代热点

8.

1933年12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边苏区,转移到恩施咸丰县小村乡大村一带。任弼时受中央委托来到鄂西与贺龙、关向应汇合,并于1933年12月19日在大村集镇水井湾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大村会议,被称为红三军史上的 遵义会议 。据此可知该会议(  )

A.召开的背景与 倾教条主义带来的困境有关B.重点讨论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及革命方向
C.有利于解决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D.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路线和方针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60年,王进喜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进喜以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C.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D.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10.

下图为2013年—2018年网民对改革开放的态度倾向指数图,据此可知这一阶段(  )

A.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日益稳固B.民众对改革的争议愈加尖锐C.国内改革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日趋显著

11.

罗马法的私法精神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个人为法的主体,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由此可知,这种私法精神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契合了近现代社会的(  )

A.共和主义精神B.浪漫主义思潮C.现代主义风格D.人文主义潮流

12.

奥林匹亚运动会创立于公元前776年,其项目有赛跑、铁饼、标枪、跳远、摔跤、五项全能、格斗、马赛等,但所有项目只有希腊人才能参加,非希腊人、奴隶、战俘、蛮族人都不能参加。据此可知,古奥运会(  )

A.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B.是希腊人民族认同感的载体C.促进了城邦政治的发展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美国预算拨款权力掌握在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预算案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作无法开展,员工的工资也将难以支付。从1977年到1996年19年间,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分歧较大导致预算拨款案多次搁浅,联邦政府被迫关门17次,几乎平均每年关门一次。由此可知(  )

A.政府权力的大小与行使完全取决于国会B.两党因阶级利益不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C.美国式的民主运行方式仍然有待于完善D.两党轮流执政的制度根本无法实现民主

14.

依附理论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古典依附论认为外国控制的农业或矿业领地是主导经济部门,它们促成了长期的经济畸变;而依附发展论者则认为,在强有力的政府与国内工业化战略和谐一致的地方,经济增长得到了促进。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是复杂的B.世界市场本质是中心国家剥削边缘国家C.国内经济增长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D.依附发展理论考虑问题更为客观和全面

15.

十月革命后,苏俄开始全面实施列宁设想和计划的重大文化举措,实现从精英文化到人民文化的根本转变,使获得解放的俄国劳动民众掌握全人类文明成果,给予最广大的劳动大众,特别是下层民众充分享受文化和受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  )

A.十月革命促进了苏俄的文化发展B.十月革命延续了精英文化的发展C.人类文明成果必须经由革命创造D.劳动人民完成了文明的根本转变

16.

王安石的 理财 方针是 不加赋而国用足 ,即通过国有资本刺激商品生产与流通,使经济总量提高,他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等,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刺激消费、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王安石理财举措最接近于(  )

A.自由主义B.凯恩斯主义C.重商主义D.计划经济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不仅是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汉书》记载: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而十五税一 。《隋书·食货志》记载 未受地者皆不课,有品爵及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课税。 开皇十年(590)五月又规定 丁年五十,免役收庸 。明代后期的 一条鞭法 也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为了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清王朝在开国初期采取与民休息和减轻赋役的政策。康熙五十一年宣布: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些减免措施,既反映了统治者对发展农业的重视,也反映了历代王朝的赋税收入对农业的依赖性。

——摘编自石妍妍等《中国古代农业赋税减免政策初探》

材料二
摊丁入亩 制度使土地与丁役银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农村范围而言,田多者多出役银,田少者少出役银,没田者不出役银,人们的役银负担在总体上相对均衡……同时 摊丁入亩 制度的实施,也使纳地丁银的土地所有者不再承担力差,即不需要亲自服役,避免贻误农业生产。把丁役银平均摊入土地以后,各地役银收入不仅没有从前的缺额之虞,而且还往往有溢额出现。

——摘编自李三谋《清代摊丁入亩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建立初期农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清朝的赋税制度。(6分)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治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宪法大纲》代表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主要有: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他在全中国的胜利;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对因革命行动受反动统治迫害的中国民族以及世界的革命战士给予托庇权;苏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巩固的联盟者。

——摘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材料二
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以及颁布刑事、民事、廉政、司法等具体法律条例。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交代制度、任用制度、学习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贪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金库制度、公产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8分)

19.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民族主义不同于欧美各国的 主动勃兴 的民族主义,而是隶属于一种中国气派的 被动发育 的民族解放运动。这种 中国气派 的民族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这集中体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肇始于资产阶级革命,但从其基本性质而言,它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阵营,其最终目标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共和国,因为中国民族主义 是一个国际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和全世界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及被压迫的弱小民族共同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实际上,中国民族主义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发育成长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民族主义革命道路半途夭折,就是源于 老师欺负学生 的帝国主义殖民逻辑,因而中国民族主义不得不转向社会主义阵营。第二,中国民族主义革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意味着 中国气派 的民族主义追求的是民族平等与民族解放,而不再是奉民族扩张和资本霸权为圭皋。正如毛泽东所强调: 无论它强盛到什么程度,决不把自己变成帝国主义,而是以平等精神同一切尊重中国独立的友邦和平往来,共存互惠。对国内各民族,给予平等权利,而在自愿原则下互相团结,建立统一的政府。 概而言之,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民族主运动义开启了一种新的方向,这种新文明类型不再重复大国崛起的霸权争夺,而是致力于探索和平融进国际社会的发展道路。

——摘自颜景高《中国民族主义的三重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与西方相比有哪些不同?(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战后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现行的国际治理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大国集团建立的,主要治理机制包括协调国际政治的联合国、协调全球贸易体系的世界贸易组织,协调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以及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 七国集团 等。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并没有通过全球治理体制的民主化接纳新兴市场的利益和声音,这种冲突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其中,肯定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体现了国际社会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共识。但事实上,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仍然是双轨制:多元主义秩序与强权秩序并存并行。

——摘编自曹亮亮《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