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8.2022届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三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1 浏览数:606

一、单选题

1.

表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重要政治人物主张或举措简表(部分)

政治

人物

辅佐的

诸侯国

主张或举措

子产

郑国

作封洫、铸刑书、择能吏、立谤政

李悝

魏国

尽地力、食有功、禄有劳、赏有能

吴起

楚国

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罢无能、废无庸,捐不急之官

商鞅

秦国

行县制、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B.国家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C.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D.社会阶层流动性渐趋增强

2.

汉武帝时期,一改少府(负责皇室财政)掌握盐铁等资源以及皇帝的赏赐从少府支取的做法,让本属于宰相管理的大司农直接上奏盐铁丞的奏章,并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盐铁等矿产资源。汉武帝此举(  )

A.完善了中央官僚机构职能B.增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C.加快了盐铁官营政策出台D.旨在增加皇室的财政收入

3.

公元643年,唐太宗下诏曰: 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铭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著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 。唐代大臣和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 夫画者,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据此可知,唐代(  )

A.注重钟鼎图文的传承B.恢复了儒家思想独尊局面C.重视绘画的教化功用D.崇尚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

4.

宋代每一类瓷器有多种样式,单就梅瓶,不同瓷窑利用粗细、横直、长短不同的外部轮廓线,于细微处反复磋磨,以探寻梅瓶一器的最典范之造型。正是依托这种正心诚意的大胆创新与孜孜不倦的实验,宋代瓷器具备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典范美。由此可见,宋代瓷器的制作(  )

A.深受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B.颠覆了传统制瓷技术C.体现了技术传承的封闭性D.源于 瓷路 的兴盛

5.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 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 ,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 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 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

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 宗藩 秩序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 西学东渐 局面

6.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允许各地督抚及统兵大员就地 筹饷 以解燃眉之急。各省督抚及统兵大员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督粮道、盐法道四大财税机构之外私自建立起金融管理机构,如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金局,湖北巡抚胡林翼在武汉设立总粮台,曾国藩派人在所辖地区设立厘卡。这反映了(  )

A.清王朝中央政府权力的下移B.地方官府不谙近代贸易体制C.中体西用 观念受到了推崇D.洋务派控制了地方财政大权

7.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畅言国人 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等人展开了激烈论战。他认为,东西方文明 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 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 。他们的争论(  )

A.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距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助推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方向发展D.开启了国民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反思

8.

1928年,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发行 字银元,并规定: 字银元,作为革命根据地内货币流通的主币,它还可以向国民党统治区流通。湖南桂东、江西万安等地的商人冲破国民政府封锁,偷运各种物资到根据地内搞物资交易,纷纷将官府银元兑换成 字银元。可见, 字银元的发行和使用(  )

A.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力B.得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支持C.抵制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D.摆脱了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封锁

9.

图1为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战役。该战役(  )

图1

A.推动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前线B.揭开了抗日战争反攻序幕C.壮大了人民民主力量的声威D.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10.

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得益于 双百 方针的提出

11.

公元前403年,雅典民主政治再度恢复后,雅典规定,公民大会每年对所有法律进行审核,如有人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1000人以上的立法委员会裁决,在此期间,新法应当公布在雅典广场上供人们讨论。如果新法遭遇失败,则提案人有可能受到严厉制裁。这一规定(  )

A.扩大了公民大会权力B.增强了公民的责任意识C.防止了公民权力滥用D.推动民主政治走向繁荣

12.

1786年8月至12月,因为不堪忍受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马萨诸塞邦西部的一群农民揭竿起义,包围了马萨诸塞邦西部的政府。马萨诸塞邦政府紧急向邦联国会求援,但国会却迟迟不能作出反应。这一事件说明当时美国(  )

A.天赋人权原则受到挑战B.三权分立体制制约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D.国会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动摇

13.

据统计,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的有关圈地运动的法令共计237个,而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通过的有关圈地运动的法令高达3460个,后60年是前40年的14.6倍,圈占的土地高达700万亩。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

A.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亟待完善C.政府成为土地贵族利益代言人D.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开始发展

14.

表2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发展状况表(部分)

时间

经济发展状况

1926

政府加强对价格控制,农产品收购价格比上一年降低6%,粮食收购价格降低20%25%,农民不满情绪增长,粮食供应困难

1927

政府决定降低工业品价格,工业品供不应求。农民有钱买不到商品,不满情绪依然。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决定,党在农村中的基本任务是改造小农经济

1928

粮食收购危机出现,政府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卖给国家,否则执行刑法第107条,即没收粮食和农业机器,并判处徒刑。国家收购的粮食数量迅速上升

表2可以用来探讨(  )

A.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苏联经济的影响B.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和意义C.全盘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建设关系D.苏联政府停止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原因

15.

观察图2,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图2

A.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B.西方阵营趋向于分化C.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或问: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崇祯皇帝)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或曰:自永乐都燕,历十有四代,岂可以一代之失,遂议始谋之不善乎?曰:……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缴纳粮食等物资),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或曰:有王者起,将复何都?曰:金陵。或曰:今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箧(箱柜)也。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匮箧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匮箧;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矣。曾谓治天下而智不千金之子若与?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简析黄宗羲认为明朝建都北京的具体弊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黄宗羲主张建都金陵的理由。(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表3 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经济理论简表(部分)

时间

经济理论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15世纪到17世纪中期盛行

重商主义

——

重商重工国家干预。认为国力增强是基于贸易的顺差所获得的财富,尽可能让别国金银流入本国

18世纪后期产生

经济自由主义

亚当·斯密

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的,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1936年产生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

货币学派

布伦纳、安德森等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政府需要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时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和年增长率,以保持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

20世纪70年代出现

供给学派

蒙代尔、拉弗等

降低个人和企业纳税的税率,以增加个人储蓄能力,刺激人们和企业的积极性;取消国家对经济的过多预;削减社会福利支出

20世纪80年代

新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卢卡斯

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大部分技术进步是出于市场激励而导致的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摘编自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和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

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 为主题,参考表中信息,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持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1929年,在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指导下,我国第一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诞生了。该标准在知识内容层次上,世界近现代史内容占世界史课程的50%以上。还特别强调: 今日讲习外国史,尤当注意近世帝国主义的发展与最近民族运动的大势 关注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历史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精神层次上,要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的世界意识。可以说,该标准目标制定十分全面,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育人价值。1932年,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1929年版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在其基础上将本国史和外国史的目标由原本的10项精简至6项,并提出外国史学习目标上要突出强调学习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取长补短,以应用于本国。1940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进一步精简至3项。在能力目标上着重强调让学生通过相关史实的学习,认识共同抗日的大背景,理解各民族必须相互团结,才能抵御侵略,最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抗战的自觉性。

——摘编自姚远《近代以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展及现实思考》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于1956年至1957年间颁布了我国第一套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该大纲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斗争归入国际社会主义斗争之中,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发展相关的内容在大纲中占有接近一半的比重。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求通过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革命手段对民族解放的重大贡献,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意识和劳动品格,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1996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将高中历史课程重新划分为必修与选修,形成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大幅减少了政治制度史的比重,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也较容易理解的经济、文化、科技史等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部分增加了近代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中国现代史部分增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世界优秀文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纲清晰的设立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两个层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形式的教学目标不仅强调了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梯度性,不仅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需要,也兼顾到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

——摘编自赵亚夫《我国历史课程改革走向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后期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意义。(8分)
(3)综上,概括影响历史课程标准或大纲制定的主要因素。(4分)

1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唐统一全国后,承隋之制,地方政区最初仍为州(郡)县二级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 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 。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便以 山川形便 为标准,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对州县长官进行监察。每道置采访使,下到各州县依照 六条 进行监察,采访使不设固定治所,监察有一定期限。唐初还规定,采访使监察时 若能抗笔直辞,不惮权豪,仁恕为怀,黜陟咸当,别加奖擢,优以名器 。此外,太宗还大规模压缩了地方一级行政组织基数并将地方最高长官州刺史名字记于屏风之上, 坐卧恒看 ,得其才否优劣之状 辄疏之下方 ,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整治改革,切中时弊,措施得当,基本理顺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的混乱局面。

——摘编自许正文《论隋代及唐前期的政区整治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意义。(6分)

2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与近代欧洲的历次战争不同,一战的规模、血腥程度及造成的损失,都远远超乎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同时一战也带来了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转变和欧洲人的危机意识。1923年10月1日,奥地利人卡莱基出版了《泛欧》一书,标志着 泛欧 联盟的成立和 泛欧 运动的开始。他呼吁人们支持 泛欧 思想,鼓励人们参加 泛欧 联盟。1924年4月,出版了 泛欧 联盟机关刊物《泛欧》,主要宣传 泛欧 联合思想,报道 泛欧 运动的发展,同时关注欧洲的重大现实问题。 泛欧 联盟总部设立在维也纳皇宫区,最高领导机构是主席团,由主席、名誉主席和财务主管组成,主席不准兼任民族国家内部政府和政党的职务,以彰显 泛欧 组织既超越于民族国家政治之上,也超然于党派纷争之外。截至1928年, 泛欧 联盟在欧洲拥有约6000至8000名成员……国际联盟组织和不少欧洲国家都派出了正式代表参加 泛欧 大会。在 泛欧 运动的影响下,一些欧洲的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 欧洲 的视角来审视问题,酝酿 欧洲 的框架来解决自身安全和发展等问题。

——摘编自李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泛欧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泛欧 运动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泛欧 运动的影响。(6分)

21.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马恒昌和同事们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了一批军工生产任务。1949年4月28日, 马恒昌小组 成立。小组自成立以来,坚持每周集体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工人敬业精神和使命感。1950年10月,马恒昌小组随厂迁至齐齐哈尔。在他的带动下,哪里有先进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就到哪里学习取经。通过外出交流学习和文献阅读与整理,他们小组先后掌握了全行业一流的 反菊花顶尖 滚压刀 高速切削 技术,被厂里命名为 生产竞赛模范小组 。马恒昌小组还建立了技术和文化的传、帮、带制度,鼓励青年工人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厂技校进修技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了小组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马恒昌小组平均每年实现技术革新成果31项,特别是为1953年我国第一台万能铣床和升降台铣床、第一台251型镗床等多种产品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马恒昌小组技术水平,始终走在全国机械行业的前列,彰显出大国工匠的创新精神。

——摘编自何强、林萌萌《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的时代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恒昌为代表的工作小组的主要事迹。(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促成马恒昌小组工匠精神形成的因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