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9.2020—2021学年度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216

一、单选题

1.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距不远,从遥远的古代起,这两地的居民就有一些断断续续的接触,也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但这两地的文化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民族习俗的差异C.宗教信仰和文字的不同D.交通工具的限制

2.

古文物专家本特写道: 我对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 可在挖四只皂石鸟后他又写道: 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这绝不是非洲的。 该学者的记述(  )

A.旨在说明古津巴布韦文化曾受到外来文化影响B.强调这一遗址是非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C.证明古代地中海文明是古津巴布韦文化的源头D.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3.

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B.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C.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4.

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

5.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据此可知,孟德斯鸠的 具体办法 是(  )

A.以人为本B.天赋人权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6.

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摧毁封建专制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革命之后,其对殖民地继续进行殖民统治,还在进行奴隶贸易,对国内民主选举也有严格的财产限制。据此可知(  )

A.资产阶级革命背离了启蒙思想B.资本主义政治秩序并未实现社会平等C.英法推动殖民扩张时代的到来D.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无本质区别

7.

有学者提出:当修建铁路成为一种趋势时,德国那本就不是辽阔的土地上所存在的大小数百邦国,如果因执于在自己的微小领地内修建铁路而不与其他邦国联通,那铁路修建本身就成了一件无意义的事。该学者旨在强调(  )

A.德国分裂局面阻碍了铁路修建B.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已形成C.统一是德国工业化的内在要求D.联邦制不符合德国的国情

8.

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

9.

《国际联盟盟约》第十六条(一)款规定: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根据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它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并阻止……联盟会员国与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之往来。由此可见,国际联盟(  )

A.带有大国 强权政治 色彩B.以委任统治为主要原则C.顺应了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潮D.阻止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10.

甘地提出: 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那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 这一思想(  )

A.指导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B.有助于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C.推动了亚洲民族觉醒的出现D.因其空想性而难以付诸实践

11.

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迁居国外的人数每年超过迁入的人数。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苏联。该公司刊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术工,结果报名的竟然达10万人之多。对此历史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美国经济危机造成民生困境B.苏联致力于改善民众生活C.胡佛政府鼓励美国移民海外D.苏联工业化急需技术人才

12.

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据美国的要求,签字方式 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 。这说明(  )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B.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D.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13.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 美苏经济方面可以和平竞赛,那就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人口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 。赫鲁晓夫的这一主张(  )

A.意在提升苏联与美国竞争的实力B.突破了传统模式框架C.有助于缓解经济 滞胀 D.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14.

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英国采取的这些措施(  )

A.体现了国家干预的加强B.侧重于缓和收入与分配的不平等C.有助于缓解经济 滞胀 D.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15.

图1和图2是分别取自于20世纪90年代苏丹和美国的照片。图片中的现象(  )

A.伴随全球化的深入而逐步缓解B.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等C.凸显国家政治独立的重要性D.源于社会福利制度是否健全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切·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于19世纪50年代。小说中有如下情节:黑人奴隶乔治·哈里斯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的机器,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莱格利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把他从工厂中领了回去。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受了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摘编自何成刚、沈为慧《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0—1900年各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简表

年份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法国

40

42

52

79

78

69

德意志诸邦/德意志

29

35

35

49

85

132

俄国

50

56

56

70

76

88

英国北美13殖民地/

01

08

24

72

147

236

——摘编自贝洛赫《1750—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

从上表中提取一国或多国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西、葡、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他们为大规模的航海提供了物质的可能。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与民族主义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9世纪中期之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起成为世界三大思想潮流。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材料二
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认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德国纳粹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植根于德国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历史原因,更是有着20世纪初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现实状况,使得这一理论得以社会化和公开化。它还与法西斯的专制、暴力、恐怖的国家机器和战争手段相结合,实施了反人类、反文明的罪恶行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6年,美国武装进驻尼加拉瓜并支持保守党建立迪亚斯政府,引起许多地方起义。1927年5月,自由党领导的立宪政府同美国签订授降协定,其中参与起义的将军桑地诺拒绝投降,在山区建立根据地,走上了抗美游击战争的道路。抗美游击战争初期,桑地诺依靠工农、独立进行抗战。桑地诺在军队中实行严格的纪律,严惩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军队内部官兵之间互称兄弟;出版刊物加强对军队的历史教育,军队和人民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干涉,引起世界舆论的抗议。在美国占领区内,学生用罢课形式反对美国强迫他们学英语,农民用各种方式来支援和参加桑地诺军队,市民则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尼加拉瓜选举。1933年,美国工人与民众示威游行反对美国继续战争,在内外压力下,美国最终撤出尼加拉瓜。

——摘编自(美)布拉德福德伯恩斯《在尼加拉瓜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侵略尼加拉瓜最终失败的原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