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6.2020—2021学年度浙江省宁波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8 浏览数:308

一、单选题

1.

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 当时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下列考古资料最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 殷民六族 分赐给鲁公,使其 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给予康叔(卫国)以 殷民七族 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   ②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   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桓灵时童谣》有云: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笫良将怯如黾。 这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效能有限。后来,更因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从而导致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上述 当时的选官制度 是(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

学者齐涛指出,中国古代土地赋役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税人与税地的合一;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以人户为税基占主导;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土地为税基占主导。其中体现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演进的标志性制度的确立是在(  )

A.商鞅变法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玄宗时期D.唐德宗时期

5.

汉承泰制,有所损益 。下列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属于汉朝 增益 的是(  )

A.户籍制度B.乡里制度C.剌史制度D.通判制度

6.

从十六国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下列事件或现象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淝水之战B.王与马,共天下 C.杨广灭陈D.拓跋宏迁都洛阳

7.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和西部少数民族关系的晴雨表之一,历经变迁。联系上表,结合所学,下列有关安西都护府判断正确的是(  )

A.为配合管理东突厥政权而设置B.唐蕃联合灭西突厥后治所迁到龟兹C.治所迁回龟兹得益于文成公主入藏D.唐蕃会盟发生在其与唐中央政府失联后

8.

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 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 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

理由一

宋代婚姻固然看重家世阀阅,但不看重嫁妆钱财

理由二

中书门下和尚书省都是唐代机构,不可能出现在宋朝

理由三

买卖宅地行为在宋朝基本不受政府干预

理由四

在理学受到官方尊崇的时代,寡妇再嫁基本不可能,况官宦人家

A.0个B.1个C.2个D.3个

9.

有元一朝,下列区域始终由中央机构直接管理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也会随之调整。下列表述最符合现行教科书(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对军机处职能认识的是(  )

A.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B.备咨询、议军情,拟理机要。
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执政之府矣。 D.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1.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诸多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列历史人物及其作品能代表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

A.裴秀《禹贡地域图》B.沈括《梦溪笔谈》C.徐光启《农政全书》D.宋应星《天工开物》

12.

著名美国来华传教士、汉学家卫三畏曾发表一篇长达25页的关于《瀛寰志略》的书评。他指出: 这部著作己被恰如其分地称为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我们希望它成为中国学者刊行同类作品的先导,将会令中央帝国的权贵和士人获知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位置、资源和产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书是作者徐继畲在广东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所撰
B.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步 指的是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C.成为中国学者刊行同类作品的先导 可用于论证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D.从 获知地球上其他国家的位置、资源和产品 可知作者重视一视同仁地介绍各个国家

13.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哩长的、在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 长江海军少将 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二十一条 签订后

14.

下图所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的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直接体现了哪一运动的成果(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15.

中国历代政权特别重视 正统的名分 ,在近代这被称作 法统 ,即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有学者指出,民国的法统其实有南北两个来源,可以用民国初年两个代表性的法律文件来体现。这两个文件最有可能是 (  )
①《钦定宪法大纲》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清帝逊位诏书》   ④《中华民国宪法》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16.

1917年,一位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在紧张的毕业季,得知《新青年》征稿,便写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位学生是(  )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刘半农

17.

下图为赵一曼烈士遗书照片。在该书最后部分,她希望儿子 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时间为 1936年8月2日 。根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推断,赵一曼牺牲时,她所属的部队的名称是(  )

A.东北人民革命军B.东北抗日联军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D.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8.

在一场胜利之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渥太华发表演说: 诸君如忆及日军之活跃,即知中国抵抗敌人至五年之久,并予敌人以打击,为如何不可思议之事。 几乎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给蒋介石发来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说: 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赏。 这场胜利最有可能是(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19.

下列属于我国从 一五 时期起到 四五 时期取得的成就的是 (  )
①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②自主研发了 两弹一星    ③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不断探索。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
①倡议共建 一带一路
②正式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实施 引进来 走出去 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④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21.

许多研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多是帝国的西半部地区。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尽管时有动荡,但这里没有被征服,而是又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关于东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表述有误的是(  )

A.3世纪之后,西罗马帝国陷入危机B.7世纪之后,东罗马帝国盛况不再
C.日耳曼人入侵是导致东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共同原因D.东西罗马帝国都因巨大的军事防御压力而消耗资源

22.

在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狂欢节等喜庆活动中,常有表演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和野人的节目。他们颠倒圣俗的秩序,随心所欲地表现平日与特殊日的交替,激励共同体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 (  )
①市民的宗教意识未局限于基督教   ②市民宗教生活的多样性   ③宗教戒律完全控制市民的精神生活   ④基督教会不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3.

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  )

A.路线A发现美洲并到达纽芬兰岛B.路线B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之一C.路线C开辟了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D.路线D在航行过程中发现了合恩角

24.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建立B.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C.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制度的冲击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5.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 中国的专制主……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 ;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 开明君主制 的成功典范。产生这两种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是两人 (  )
①政治主张的差异   ②个人性格的差异   ③掌握材料的差异   ④阶级立场的差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6.

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其突出特点。下图中哪一国家突出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特点(  )

A.AB.BC.CD.D

27.

183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济贫法修正案》这样规定:一切救济活动只能对居住在 济贫院 里的穷人施行,而济贫院里的生活必须安排得极其艰苦,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决不让受救济的人 白吃白拿 !有关这一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体现亚当·斯密的观点B.不利于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C.反映了中间阶层力量的发展D.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28.

下图是一战欧洲战场的西线,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爆发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B.②处爆发索姆河战役,双方均伤亡惨重
C.③处爆发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军"速决战 破(产)D.④处爆发凡尔登战役,同年日本向中国提出 二十一条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 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用 以工代战 形式参战并收回一些主权B.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D.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30.

阅读《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项目 年份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5

5

5

4

3

2

A.1928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1913年水平B.1932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 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1.

二战后为恢复发展经济,法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农机、水泥、运输等六个基础部门。二是经济计划化,对上述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这表明法国(  )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建设 福利国家 D.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32.

下列各图是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其中 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 的国际组织是(  )

33.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 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六年后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规定了参会国家的条件包括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和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这表明(  )

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B.亚非拉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兴力量C.万隆会议为不结盟运动提供政治启示D.中国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影响力

34.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 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此南斯拉夫(  )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工业领域推行 新经济体制 改革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改革的《行动纲领》

35.

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其成员国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体以及不同地域平衡,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反映出(  )

A.政治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并存B.南北发展经济差距日益缩小C.多极化促进经济秩序民主化D.全球化潮流取代区域集团化

二、材料阅读

36.

获得政权、巩固政权皆属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材料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有学者侧重于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系列探索创新中寻找答案,也有的侧重于从 转折的1947年 发生的各种主客观事件分析。

——据魏宏运《中国现代史》、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长期以来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哪个民族?并结合所学,列举明朝防范该民族、维持和平局面的主要措施。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

37.

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对同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 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 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材料二
根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其时全国银货约为2.5亿两,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盖都源自海外贸易。可见,晚明短短70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起码增加了1倍以上。需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提供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与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富增量的争夺。

——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 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 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 的法律文献(须注明颁布时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条导致白银流入中国的海外贸易路径,并分析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

38.

人类在20世纪为 非理性 付出过沉重的历史代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纳粹化进程充满了国家及民众层面的非理性因素。……在民众层面则是对强人领袖的迷信及抛却良知的利益诉求。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下,一个原本政教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的国家最终却策动了战争,点燃了几乎殃及全世界的冲天烈焰。

——胡德坤、卢晓娜《二战前德国纳粹化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材料二
缘起于1944—1946年间的东西方冷战把战时盟国彼此塑造成了非此即彼的安全威胁与敌人,在其背后体现了双方极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并在塑造过程中注入了一些非理性色彩。德国问题本身也就演变成了握在各自手中用以对付对方的有效工具,围绕着德国问题的斗争也逐步成为了东西方冷战的新中心。

——据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1—1949)》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德国纳粹化进程中民众的 非理性 ,并结合所学具体分析哪些现实因素导致了民众层面的 非理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德国成为东西方冷战 新中心 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你认为该如何构建 理性 的国际关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