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9 浏览数:793

一、单选题

1.

如图漫画绘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成语故事。下列观点中,与两个成语故事对应的是 (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④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云梦秦简》记:“(农民向国家)假铁器,(因使用过多)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以文书上报),受勿责……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 从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农民承受着各种沉重的徭役负担B.政府注意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C.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已有所显现D.政府重视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

3.

论及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有学者指出: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这一 制度 (  )

A.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B.以官举士,百姓不得从中参与C.有利于防止官员贪污腐败D.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4.

阅读下表,结所学,判断这位对中国书法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书法家是(  )

完善真书

在前人的基础上变化体势,改善笔法,使之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

创造行书

损益变革行书笔法,摒弃隶书遗意,创造出流美捷便,极富韵致的行书书体

发展草书

继承今草草法,去除章草余味,使之更为流畅,更富变化,又比章草易读易识

A.李斯B.王羲之C.颜真卿D.张旭

5.

他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这样,中央政治制度就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这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帝王中央政治制度建设的评价。这位学者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汉代的 内朝 制度C.唐代的三省六部制D.清朝的密折奏事制度

6.

《元史·百官志》载: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元朝实行的是四级地方行政机制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③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④这一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  )

A.草市 的作用十分显著B.商业活动脱离官吏监管C.市镇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D.雇佣劳动关系开始出现

8.

康熙生前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令人称道的建筑文化遗产,是一个能够让他的盛世同样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事的帝王。下列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  )
①重建北京故宫太和殿 ②初建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宫颐和园
③修建承德的避暑山庄 ④派汉、满工匠进藏扩建布达拉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有学者说,比之欧西各国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结果是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下列项中,属于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60—90年代) 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的表现是 (  )
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②自行设计建造京张铁路
③在台湾架设立电报线 ④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 这次 战争 发生于下图中的 (  )

A.①B.②C.③D.④

11.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嗟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 这是1911年4月24日,一位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回国后写下的 绝笔书 中的话语。这位革命党人迅即毅然参加了(  )

A.广州黄花岗起义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辛亥首义D.反袁 二次革命

12.

中共成立后不久的一系列斗争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坚强战斗力,也提供了重要教训: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为了战胜它,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明确反帝反封建主张的重要性C.掌握革命和武装权的迫切性D.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然性

13.

1937年7月底至12月,北平、天津、南京相继沦陷后,日军从南北两端沿口口铁路夹击徐州。次年1至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题中 口口 处应该填写的是(  )

A.京沪B.津浦C.胶济D.陇海

14.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在空间技术领域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下列项中与下表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时间

重大成就

1970

中国用“①”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84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②卫星

20世纪③年代

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1990

中国开始进入市场

A.长征1号、实用通信、60、国际卫星发射B.长征2号、试验通信、70、国际卫星回收
C.长征1号、试验通信、80、国际卫星发射D.长征2号、实用通信、90、国际卫星回收

15.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 走出去 战略,后来发展成为 引进来 走出去 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年,成为中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开局之年。下列项中,属于2001年中国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表现是 (  )
①江泽民出席联合国 ②上合组织六国元首签署 ③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千年首脑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组织签字仪式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6.

雅典在伯里克 的领导之下达于极盛。马克思曾说: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 时代 。下列属于 伯里克 时代 取得的成就是(  )
①在奥林匹亚举办首届体育竞技盛会 ②形成了希腊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③雅典娜女神主神庙帕特农神庙完工 ④主张 生而平等 的斯多亚学派产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

论及某国的政体,有学者评价指出,这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它兼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大要素,主要表现是通过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施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这种 全新的政体 (  )

A.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使该国成为典型的代议制国家C.标志该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D.较好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8.

有学者说: 黑格尔播下了龙种,而收获了屠龙战士-马克思! ;也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的一生,其实始终都没有逃出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笼罩。其前半生是个 忠实 的黑格尔主义者;后半生则是个彻底的反黑格尔主义者。 下列项中,与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人物始终保持一致B.黑格尔已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马克思吸取了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唯物主义思想D.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19.

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求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一现象始于(  )

A.16世纪B.19世纪中期C.19世纪后半期D.20世纪中期

20.

19世纪上半叶,新古典主义作品正在丧失其艺术魅力。它的僵硬的规则,保守的艺术风格,亲近政府的态度,越来越在社会上引起反感。此时,色彩鲜明,感情澎湃,个性奔放的作品却赢得无数观众与读者。就绘画艺术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作品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B.②C.③D.④

21.

巴黎和会上,法国代表团提出了一整套削弱德国的计划,试图实现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梦想-将莱茵河变成德法之间的边界。法国为此提出的对应要求是(  )

A.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B.取得德国重要产煤区萨尔C.希望莱茵河西岸脱离德国D.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

22.

下边是二战期间某一时期的战争形势图。这一时期的 战争形势 应该是(  )

A.敦刻尔克撤退,德军实施不列颠空战B.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C.美英联军北非登陆,北非战事胜利结束D.诺曼底登陆,德军陷于东西两线作战中

23.

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开始。下图为1948年柏林危机示意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个国家分区占领B.美、英与苏对德问题矛盾尖锐,柏林成为冷战前沿
C.美国调用大量飞机向西柏林空运粮食、煤和日用品D.柏林危机发生,标志原德国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

24.

2001年 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战争。阿富汗战争持续近20年,有约2300名美军士兵、近4000名美国承包商在战争中身亡,超过两万美国人在战争中受伤,美国累计已为阿富汗战争投入超过2万亿美元。结合所学,对美国发动的此类战争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往往打着维护 民主 人权 及反恐的旗帜
②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发动战争
③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④建立了 单极世界 ,实现 领导世界 的意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考古材料是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B.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等全部属于文献资料
C.传世文献出于当时人追述和概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新创,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更革思路是在北宋初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明朗化的,它清楚地体现着 权力制衡 的精神,同时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工更为明朗、责任更为集中。马端临《文献通考》曰: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士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如理学不再仅仅是 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 虽为市贾,亦重儒术 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

——选编自张全明等《中国历史大讲堂·宋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北宋前期在中枢权力机构设置上这一 更革思路 的表现。用一句话指出实施这一 更革思路 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宋代文化 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 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并概述从宋代开始 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 的表现。(6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随着罗马的不断征服,罗马国家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罗马有许多非公民身份的人,还有许多非罗马的人。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关系,公元前242年罗马又设立外事裁判官,这样原来的裁判官便被称作内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处理问题基于一系列对所有人都要一致的原则。这些原则具有所有人都要认可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故而被称作 万民法 万民法 市民法 有很大不同,由此开始法律观念逐步拓宽,罗马法也获得解放,变得更加自由。

——摘选自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材料二
1882年,伊藤博文率日本考察团前往欧洲各国调查宪法,为立宪寻找一块 他山之石 。当时日本国内希望建立 德式 宪制的呼声越发激烈。在经过长达半年的考察和学习后,伊藤博文为日本各大政治集团找到定位:日本国自我意识的代表即是天皇,意志的代表是民间各大政治团体,行为的代表则是从明治政府成立以来的整套行政官僚体系,而自己正是这套体系的核心人物。最后他向天皇提出起草宪法的基本方针,此方针囊括了后来明治宪法的两大基础理念:一是国家以 万世一系之天皇 作为最高统治机关,代表日本的 自我意识 ;二是要 明君臣之分义 ,即天皇与国务大臣之间的分工要明晰且互不干涉。

——摘编自(日)萧西之水《建国理念:伊藤博文1882年旅欧宪法考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 外事裁判官 在罗马法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职能,并简述 万民法 市民法 的主要 不同 之处。(5分)
(2)19世纪晚期,日本学习并建立了 德式 宪制。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德国 行政官僚体系 中相当于伊藤博文的 核心人物 。结合1871年德国宪法的相关内容,说明 万世一系之天皇 明君臣之分义 在德国宪法中的表现。(5分)

28.

思想争鸣和思想解放,青睐的是思想相互碰撞和思想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改良派与革命派在甲午战争后相继登场的初期,即以各自的思想主张表现出了它们的不同面貌。但在维新运动的高潮中,互不干预,且以互为中国的前途履险而默认。但到1903年,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公开宣布: 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 他的话表达了对改良派的失望,同时又明确地划分了革命与改良两个阵营的界线。章太炎在同一年发表的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文章,则用更加尖刻的语言说明了两者的对立,从而揭开了革命和改良大论战的序幕。

——选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气象

《新青年》月刊

新潮社

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政府正式提倡白话文

《每周评论》周刊

国民社

教育部训令国文教学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新潮》月刊

平民演讲团

教育部下令废除所有文言文教科书

《国民》月刊

少年中国学会

19181919制定了汊语注音符号

《少年中国》月刊

工读互助团

19201921白话文被公认为国语

——改编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材料三
中共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慧。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事的完成是逐渐创造了一套在西方通常称为 毛主义 的概念,在中国则比较谦虚称为 毛泽东思想 。它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它的普遍原则用之于中国的特定情况。
1977年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说 在延安中央党校,毛泽东同志亲笔题的四个大字,叫 实事求是 。我看大庆讲 三老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我认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就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这些话显然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稍后若干重要事件的发生或重要路线的制定,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整理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 思想主张 的角度指出20世纪初期革命派与改良派表现的 不同面貌 ,并阐述章太炎在揭开 革命和改良大论战 序幕 中所做的贡献。(5分)
(2)阅读材料二,归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呈现的 新气象 ,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些 新气象 所产生的重要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概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逐渐创造 毛泽东思想 的典型事例。②材料三中邓小平反复强调的 毛泽东思想 的精髓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扼要说明1978年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 重要事件 重要路线 。(5分)

29.

工业革命后, 自由贸易 政策成为一种常态,但这种所谓的 自由贸易 往往蕴藏着西方大国另外的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力。到这个时候,英国不再需要贸易保护与贸易垄断了,它可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这是它进一步巩固全球优势地位的必然结果。到19世纪50年代时, 自由贸易已成为一则适合社会状况和经济政策并由政府确认的不可动摇的信条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 自由贸易 。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中国)终于自食其果。

——据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二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 自由贸易 ,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改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的《新全球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实力在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谈判签订 自由贸易协定 。1992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其运行的基本模式是美、加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它们在墨的优势地位,扩大在墨的市场;而墨则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内商品出口到美国……美国计划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进一步向南延伸,形成全美洲的自由贸易集团。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1945—2000)(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50年代 自由贸易 成为英国政府 不可动摇的信条 的原因。结合所学,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角度,简述所谓的 自由贸易 的实质。(5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 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特点。(5分)
(3)阅读材料三,概述美国和加拿大谈判签订 自由贸易协定 的背景,并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模式所呈现的特色及设想。(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