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所谓
“中国者,天下之中也
”。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
“天下观
”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
“大一统
”和
“夷夏观
”则在
“天下观
”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
“天下归一
”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
“自由人联合体
”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