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3382.2014届 辽宁省锦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64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
“
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
‘
邑人
’
,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
如河南偃师城,
“
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C.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
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
李约瑟强调的是( )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
夷
’
字。
”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
天朝上国
”
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1872 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 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张謇出任中华民国农商总长,在任职宣誓时说
“
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则经营
”
。这说明张謇主张( )
A.兴办国营企业
B.发展民营企业
C.创办实业救国
D.建立预算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1954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拥有立法职能,此后,政协会议便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结束
B.政协已完成民主建国的使命
C.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效果
D.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的召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
“
选出来的君主制
”
。他的观点表明( )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
“
被遗忘的人
”
。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 )
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
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 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
“
金砖四国
”
(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
“
新借款安排
”
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结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1.
生产和消费是人类诞生以来的永恒主题,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相伴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何者?势使然也。今天下之财赋在吴越。吴俗之奢,莫盛于苏杭之民。有不耕寸土,而口食膏粱;不操一杼,而身衣文绣者。不知其几何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音:CuAn意:烧火煮饭) 者不知其几。故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若使倾财而委之沟壑,则奢可禁。不知所谓奢者,不过富商大贾豪家巨族,自侈其宫室、车马、饮食、衣服之奉而已。彼以粱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明 陆揖《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
材料二
随着城市的发展,实际工资的上涨,与之并行的许多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在19世纪80、90年代,使得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也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 世纪50 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
“
消费社会
”
。20 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 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摘编自【美】 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陆楫的消费观,(12 分)并概括指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社会生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来欧洲工人阶级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
消费社会
”
兴起的条件。(5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下面曲线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信息。
比较表中的两条曲线,提取两项有关中华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
“
一条鞭法
”
,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
“
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任势而行之
”
,而此法达成
“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
,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夫讲学之风日行,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
“
异端
”
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
“
亦庸众人类也
”
,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
“
丑妇之贱态
”
,反对把
“
四书五经
”
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
“
特恶之
”
,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
“
群聚徒党
”
、
“
空谈废业
”
,因此
“
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
。万历七年(1579 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
“
一条鞭法
”
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9 分)
(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
“
一条鞭法
”
和
“
禁讲学毁书院
”
的行为。(6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8 年,戴高乐因五月危机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上台后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
“
戴高乐主义
”
。具体实施有:
①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
②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③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
缓和、谅解,合作
”
的关系,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推动中法建交;
④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
“
大欧洲联合
”
;
⑤实行非殖民化,在第三世界推行
“
积极存在
”
的政策,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归纳戴高乐主义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