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历代郡、军、路、府、署、市治所,地居要冲,山川秀丽,历史悠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郴州属楚地,楚设苍梧郡。秦代,置郴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桂阳郡。西晋建兴三年(315年),分设桂阳郡、平阳郡。南朝陈天嘉元年(560年),又析桂阳郡地置卢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统为郴州。后,时称桂阳郡,时称郴州。唐天宝元年(742年),称郴州桂阳郡。贞元二十年(804年),始置桂阳监。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郴州改称敦州。后汉乾祜三年(950年),复称郴州。宋,为郴州军、桂阳军。元,为郴州路、桂阳路。明、清时,为郴州、桂阳州。民国26年(1937年)和29年(1940年),为湖南省第八和第三行政督察区。
——摘编自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郴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乡镇简志·郴州市卷》
材料二
1949年11月,郴县专区成立,辖县为民国时的10县。次年,郴县专区更名郴州专区。1952年,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驻衡阳办公。1954年,该行政区撤销,改设衡阳、郴县两专区,郴县专区增辖耒阳、安仁、新田、酃县(今炎陵县)4县。1958年,郴县城关镇改为郴县郴州市,专区驻郴州市。1959年3月,郴县专区改名郴州专区,开始频繁变动。资兴并入郴县,临武并入宜章,新田并入桂阳,蓝山、嘉禾合为蓝嘉,汝城、桂东合为汝桂。1962年,因诸种困难和矛盾,合并的县又分开。1963年,郴州市改为郴县郴州镇(县级)。1977年底,郴县郴州镇恢复为郴州市。
——摘编自郴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郴州市志1989—2005》第1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其演变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以来影响郴州地区行政区划变动的因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