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2 浏览数:1281

一、单选题

1.

甲骨文中的 像平原整划之田地,上或植五谷周密,其意象为田地紧密相连,或五谷紧密,引申有周密之意。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 能辨识不同土壤,教民稼穑,被尧任命为农师。这说明(  )

A.西周推行井田制B.周代土地私有制发达C.周人擅长于农耕D.周人开创了原始农业

2.

有学者说: 起兵反对王莽统治的武装集团,其名义上的首领人物往往是刘氏宗室成员;非刘氏宗室者,要么诈称是刘氏子弟,要么以 辅汉 为口号,就连赤眉军这样的农民武装,也找了一个刘姓放牛娃当天子。 这反映出汉代(  )

A.休养生息政策深得人心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政权更替源于外戚干政D.社会等级观念淡化

3.

唐太宗在其所著的《帝范》中说: 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由此可见,唐太宗(  )

A.强调文治武功不可偏废B.告诫后世君主虚心纳谏C.主张君主要量才而用人D.强调要提高官员的素养

4.

图1所示是南宋纸币——关子版拓片,该关子规定了所值的金属铸币数量,并规定 如官民户及应干官司去处,敢有擅减钱陌,以违制论 。该纸币佐证了南宋(  )

图1

A.活字印刷应用广泛B.注重维护商业秩序C.纸币成为主流货币D.抑商政策逐渐废弛

5.

元代,河南江北、湖广两行省的首府设在本行省偏北,距元大都较近交通线上的汴梁路和武昌路。江西、江浙两行省首府的设置也类似。上述行省首府的设置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实现中书省的直辖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D.扩大元帝国的疆域

6.

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对官员闲居服饰做了规定,所戴之冠名为 忠静 在京许七品以上官……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服之 。然而到嘉靖末年即有僭戴和仿制者, 朝家也曾设禁,士民全不知警 。这表明,明朝后期(  )

A.纺织业出现重大发展B.社会物质生活普遍改善C.士大夫引领时尚潮流D.传统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7.

1876年,清政府按照传统的政治行为模式和西方外交的程序要求,制定了外交使节的出使行为规则。驻外使节是皇帝钦差,代君行权,外交非他们的本职,只是临时的任务。这一规则的制定(  )

A.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B.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C.体现出外交近代化的艰巨性D.表明清政府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8.

19世纪80年代,中国一批开明人士强调 泰西富强之道,在有议院以通上下之情,而他皆所末 ,同时又认为 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凡事虽有上下议院议定,仍奏其君裁夺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洋务运动弊端丛生B.维新变法运动兴起C.民主革命浪潮高涨D.中体西用实践破产

9.

表1是1913年和1919年中外纱厂纱锭、布机实数对照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纱锭

布机

华厂

外厂

华厂

外厂

1913

484192

338960

2016

1986

1919

658748

577010

2650

3839

表1

A.外资纱厂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B.外部环境改善推动民族纺织业发展C.实业救国思潮促进民族工业兴起D.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华资本输出

10.

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把 精兵简政、节省民力 列为 目前迫切的重要的任务 ,要求党、政、民众团体全部脱产人数不得超过该地人口总数的3%。这一举措(  )

A.意在克服边区的财政经济困难B.适应了抗日根据地扩大的需要C.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积极抗日D.纠正了军队建设的 倾错误

11.

图2为根据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平等发展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绘制的1990~2018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1/10万)示意图。这表明我国(  )

图2

A.民众健康意识增强B.对外开放纵深发展C.医疗水平世界领先D.秉持人民至上理念

12.

公元前342年,罗马保民官鲁西乌斯·盖努西乌斯提出了盖努西乌斯法,禁止以钱生利——禁止高利贷,允许两名执政官均由平民担任。盖努西乌斯法的出台(  )

A.增强了万民法的实用性B.维护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基础C.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3.

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 哲学正阔步前进,它把受其裁制的一切对象都置于它的统治之下,它的声音是最强音,人们在开始挣脱权威和陈规旧例的羁绊,以坚持理性的法则,几乎没有一本原理和教条的书使他们完全满意。 可见,启蒙运动(  )

A.积极宣扬理性主义精神B.是对神学的批判和继承C.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D.规划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14.

15~18世纪,伦敦有成百上千个咖啡馆,顾客围坐在一张大桌边,啜饮咖啡(一杯只要1便士)、寒暄叙旧、交换新闻。19世纪初,掌握话语权的政治人物、文化精英渐次归隐于实行会员制的封闭型俱乐部,劳工大众再次回到简陋喧闹、对现实冷漠超然的酒吧中,咖啡馆逐渐没落。伦敦咖啡馆的衰落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平等主义精神的发展B.公共空间功能的演变C.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D.社会层级分化的加剧

15.

1920年,列宁认为,在必须坚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口号的同时,还必须实行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的口号, 使西欧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与东方各殖民地以至一切落后国家的农民革命运动结成尽可能密切的联盟 。列宁意在号召(  )

A.各国无产阶级要与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B.国际无产阶级应联合起来支持苏俄革命C.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D.无产阶级必须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16.

图3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图3

A.阶段①——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减少B.阶段②——出现 滞胀 、物价下跌C.阶段③——国家大规模增加福利支出D.阶段④——美国进入 新经济 时代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清初顺治年间,中央的财政收入约为2700万白银。在此前后,清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解款协拨和奏销制度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全国财政的控制。雍正年间,朝廷严惩贪腐,大力清理各地的田赋积欠和国库亏空问题;同时推行摊丁入亩,并将地方政府加征的火耗并入正税,由中央征收。此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至乾隆中期达到了7100万两白银的高峰。

——摘编自周志初《晚清财政经济研究》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比较(单位:万两)。

时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项收入

总计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766

3986

7183

574

1035

540

937

0

0

449

809

5549

100

1903

3546

3380

1250

1191

3042

2899

2298

2190

356

340

10492

100

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

——摘编自《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前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财政收入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财政收入变化的历史启示。(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不结盟运动兴起之初,它的成员有各种政治倾向,但不结盟运动的实践突破了原先划定的和平中立的框框,它带头举起反帝反殖的旗帜。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美苏两国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日趋激烈,一些受到美苏霸权主义威胁的不结盟国家,将反美苏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1970年,第三次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政治部分,此后,历次首脑会议都把经济问题列为主要议程,并作出一系列规定,开始具备一个正式组织的特点,逐渐走向制度化。据统计,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是亚非国家,拉美国家中只有古巴1国。1979年第六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举行时,非洲国家(除南非外)全部加入了不结盟运动,拉美国家中已有14个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摘编自周纪荣、汪于麟、孙鲲《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与前景》

材料二
美苏冷战初期,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从政治到经济都被美国牢牢控制,成为美国忠实的盟友。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美国家转向左翼执政,为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拉美左翼政府对内坚持发展民族经济,对外反对美国干涉拉美地区事务,强烈谴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剥削 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拉美国家逐渐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始转向不结盟,并对正在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表示强烈认同。随着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它所倡导的各种国际主张也得到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支持,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逐渐向不结盟运动靠拢,选择加入不结盟运动。

——摘编自高志平、肖曼《冷战时期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历程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原因及影响。(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 一词,从古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这种演变与拓展正是文化古今更迭、中外交会的产物。 中国 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初义为 中央之城 ,后衍生出 天下中心 等义,其语义曲折流转之间,不仅隐含着疆域推衍意义,而且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 中国 作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汉唐史籍已有记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近代演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与深入,中国学人中的见识卓异者发现, 中国 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 中国 的。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的威胁,具有近代意义的 民族国家 意识应运而生, 中国 作为国名的简称为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中国 一词的使用,须全面观照其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

——摘自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解读 中国 的古今演绎历程。(12分)(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北魏建国初年,中国北方遭遇多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的现象相当普遍,同时土地高度集中,鲜卑军事贵族豪强成为北方土地上的大地主,农民(主要是汉族)在没有国家基层组织的保护下,成为豪强田地上的雇农,甚至沦为农奴,农奴的赋税都由豪强自行收取,通常,豪强的田税率是国家的两倍。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在汉人谏官李安世的建议下,开始下令全国实施均田制。规定:一对无头田的夫妻,男的授田40亩,女的授田20亩,如果有耕牛,可加授田30亩。如果所授之田的质量不佳,可以加倍实授。与此同时,孝文帝还着手打击豪强,强力没收和减少他们的土地,恢复汉民族的基层 三长制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所依托,有所保障。孝文帝的土地改革为北魏经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粱盼《北魏的铁血土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土地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土地改革的意义。(4分)

2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法国战败后,德国在采取封锁、轰炸和入侵威吓之类直接措施的情况下,仍无法迫使英国投降。希特勒遂采纳顾问们的建议,积极准备入侵巴尔干和北非,以控制地中海,堵塞英国通往东方的捷径,以便德国到1941年春季扫清侧翼,攻击其主要目标——苏联,并在东方获得生存空间。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 边缘战略 ,打击英国本土以外脆弱且易受攻击的据点,特别是地中海,迫使英国俯首帖耳。鉴于地中海地区的稳定与安定对此时英国战略的重要性,丘吉尔政府采取全面抗击轴心国的战略,下令英国舰队仍留在当地,通过地中海不断地运送武器、装备和兵员去中东。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丘吉尔通过经济手段使轴心国集团的西班牙、维希法国没有卡断英国通往中东的大西洋航路。1940年年底,希特勒决定入侵苏联, 边缘战略 遂被终止。

——摘编自夏正伟《希特勒的边缘战略与英国在地中海的抗战(1940年6月~1941年6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0年德国推行 边缘战略 的意图。(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年德国 边缘战略 终止的原因。(6分)

2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其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蔡和森在担任团中央机关报《先驱》主编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1924年,他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25年年底,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长篇讲演,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 革命的领导阶级 ,农民是 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1928年11月初,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对 中国革命是不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 等问题的分析,正确指出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对汲取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澄清党内一些同志的模糊认识,自觉贯彻党的统一思想、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到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李永春《蔡和森年谱》等

(1)根据材料,概括蔡和森的主要理论贡献。(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和森上述理论贡献的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