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5.2014届 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8 浏览数:146

一、单选题

1.

《孙子兵法》说: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这表明作者的战争思想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不战而屈人之兵C.慎战,但不畏战D.避实击虚,攻其必备

2.

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 六条问事 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 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怒则任刑,喜则淫赏 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 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3.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谈到 科举……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作者主要强调了科举制(  )

A.发展的稳定性B.功能的综合性C.影响的持久性D.地位的神圣性

4.

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5.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说的是(  )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6.

图6中正确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排序是(  )
 
图6

A.③②①④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实现了如此困难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一 历史性胜利 是指(  )

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实现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C.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8.

中国学者倪学勇解读雅典民主时说: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蓿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作者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  )

A.广泛影响社会生活B.利于集中力量办事C.容易形成集体暴政D.代表着绝对的真理

9.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 类革命 (pseudo-revolution)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这种观点(  )

A.认为文艺复兴的实际影响有限B.肯定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革命C.指出文艺复兴的内容脱离群众D.强调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色彩

10.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可见(  )

A.自由贸易导致巨额贸易逆差B.英国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C.工业革命成就英国世界霸主地位D.消费旺盛显示英国经济活力

11.

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表

调整方向

调整内容

财政政策

紧缩政府开支,收缩社会保障计划

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税收政策

削减个人税和企业税,降低消费税、捐赠税

A.自由放任政策回光返照B.坚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推出宏观调控的新政策D.凯恩斯主义的风光不再

12.

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 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 。其基本特征是 渴望 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 这种思潮应该是(  )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 对于清朝政府华侨观念以及华侨政策的转变,学者颜清湟把它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清初阶段,清政府因袭明朝的政策和观念,起初将华侨视为 弃民 罪犯 潜在的汉奸 ,后又将之视为 政治犯 谋反者 叛逆
二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 汉奸 ,其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华侨对外来侵略者给予帮助。
三是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 苦力 。其原因在于1860年英国强迫中国允许其臣民在英殖民地工作后,清政府对出洋华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转而较为同情这些受拐卖的华侨。
四是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 华民 华工 华商 华侨绅商 。这表明中国已承认华侨是不应再受侵犯的合法公民。
由此看来,清政府由以前的弃侨转向护侨,始于1860年之后。而且,在这一政策转变过程中,华侨的人权逐步得以体现和维护。特别是1876年后,清政府开始视华侨为 华民 华工 华商 华侨绅商 。到了1892年,薛福成接到黄遵宪请求朝廷豁除海禁的上疏,就给总理衙门大臣上书专论豁除海禁以招徕华民。1893年9月13日,清朝政府终于废除了传统的海禁政策,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从此,海外华侨与国内臣民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

——摘编自颜清湟:《清朝对华侨看法的变化》《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3期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华侨观念及华侨政策的演变。(10分)
(2)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演变的原因。你怎样理解上述现象?(15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09年,凭借当时民主党控制美国参众两院的有利条件,民主党人总统奥巴马推出医改法案,并在国会获得通过。这一惠及民生的法案遭到来自共和党人、各州地方政府、大学、个人和团体的反对。相继有26个州发出对联邦政府的 违宪诉讼 ,最后只得交由联邦最高法院做司法裁定。2012年3月26日至28日,最高法院一连三天开庭审理医改案,控辩双方争辩激烈。结果是最高法院以5:4的表决通过了奥巴马的医改法案。
事情并未就此了结,医改法案在实际执行中依然遭遇来自地方的重重阻力。例如,德克萨斯州州长、共和党人佩里就坚称: 德州不会按照奥巴马医改法案扩大医疗补助覆盖范围或建立保险交换系统 ,因为这两项举措 代表了对德州州自主权的无耻干涉
2012年7月11日,被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表决废除了医改方案,但因参议院仍被民主党控制,所以同样的结果几乎不可能在参议院通过。原因是,一方面,参众两院有不同的议事程序,如参议院历史学家里奇说: 参议院的议事程序给了少数派更大的权利,可以是少数党,也可是多数党内的少数派别。任何一个参议员都可以阻挠议事日程。而在众议院是多数决定一切 ;另一方面,即使获得参议院通过,总统也可否决众议院的废除议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建构和运作的特点,并运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12分)

15.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9年3月,我国西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 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 。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西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 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把这些公有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
(1)依据材料一,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作用。(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89年,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是标志),此后才一直实行共和制。1789—1870年一共是81年,其中建立过第一、第二共和国。第一共和国1792年建立,到1804年第一帝国正式建立,第一共和国只有12年。1848年第二共和国成立,到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共和固只存在了4年。两个共和国总共16年,81年里有65年处在君主制度之下(包括立宪君主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9分)
(2)从法兰西共和之路的艰难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它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
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欢的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

——《马克思的自白》

材料二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忌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6分)
(2)阅读材料,你能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