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6.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1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台湾的称呼在历史上时有不同。古有称 台员 大员 大湾 东番 笨港 北港 等,葡萄牙人取名为福尔摩沙,乃 婆娑之洋,美丽之岛 之意。台湾在元代被称为(  )

A.琉球B.澎湖C.泉州D.番禺

2.

孔子说: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说: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君臣的 离合 ,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3.

亚里士多德: 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 材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废除债务奴隶制C.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推行财产等级制

4.

下表反映出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

事件

意义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

达尔文进化论

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A.神本化、人本化B.理性化、科学化C.宗教化、神本化D.科学化、宗教化

5.

有学者指出: 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 夷务 洋务 再到 时务 ,由贬义的 到平等的 西 再到尊崇的 泰西 。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以下表述不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称呼演变:夷务到洋务B.西方侵略使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C.由模仿到 走自己的路 D.对西学的看法:从鄙视到推崇

6.

天津的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原名 万国桥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 万国桥 改为 中正桥 。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 解放桥 ,并沿用至今。透过解放桥名称的变更历程,我们可以了解近代天津(  )

A.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B.经济的近代化C.半殖民地化加深D.文化的平民化

7.

下图是苏俄(联)1913年—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8.

下列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

A.颁布《义务教育法》B.培育 南优二号 杂交水稻C.银河—Ⅰ号 计算机研制成功D.建成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9.

在谈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时,美国 《芝加哥论坛报》认为, 这是美国与欧洲的慕尼黑时刻 。下列对发生在 一个世纪以前的 慕尼黑时刻 ”评述不正确的是(  )

A.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 二战 的爆发C.确保了欧洲的安全D.企图将祸水引向苏联

二、材料阅读

10.

(20分)古今中外的城市化进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 奉行天道 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作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

——摘编自《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 开始消散 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11.

软实力 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除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 硬实力 之外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清朝的建立基于游牧文明征服农耕文明这样一个民族融合模式。汉族人对于满洲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诸如圈地运动、剃发易服等,都表示强烈不合作和反抗。……清王朝若没有足够的文化软实力结束基于民族冲突的动荡时局,那么经济发展、国力强大、民众富足、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其统治也很可能如元朝经过短暂的形式统一之后分崩离析。

——《论康熙治国与清初文化软实力》 摘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颁布了宪法,稳定了政局。拿破仑与教皇达成协议,1802年正式实施《政教协议》,恢复宗教信仰自由,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宗教矛盾,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1804年制定《拿破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了大革命的所有制关系,确保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摘编自赵立冲《伟人与历史—论拿破仑的两重性》

(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皇帝构建 文化软实力 的特点(2分),并举出具体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在构建法国 软实力 方面的建树及其作用。(6分)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 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全球化加速的原因。(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