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5 浏览数:259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称:在众多的早期猿人文化中,它的年代是较晚的,但它的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它的遗址是古人类学家最向往的圣地。它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这表明都江堰(  )

A.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B.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C.具有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功能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图一是西汉前期形势示意图,从中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

A.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文景之治 局面形成C.中央对全国的统治有待加强D.推恩令 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4.

图2漫画作品创作的历史素材是 (  )

A.《三国演义》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红楼梦》

5.

陈寅恪先生说: 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贯族接受汉人士族文化之上。即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 陈寅恪先生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  )

A.把汉化推向文化层面B.重用汉人高门士族C.重视恢复汉族的制度D.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6.

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与该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贞观之治B.科举制度C.安史之乱D.康乾盛世

7.

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知识网络的形成。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某一主题内容制作的思维导图。你认为这一主题应是 (  )

A.明朝的中外文化交流B.明朝时期的中外交通C.明朝的对外交往与冲突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8.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写道: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段论述中的 革命 爆发的标志是(  )

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公车上书D.五四运动

9.

据1894年的统计,仅上海、广州、武汉三市的工人,就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7%以上。可见,当时中国工人(  )

A.人数相对较少B.注重团结协作C.最具革新精神D.分布高度集中

10.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它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长征

11.

日军遭受打击后,惊呼 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 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 。与这一 打击 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第三次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

12.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帝国主义再也不敢做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可见,此战对中国的影响是(  )

A.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拼来了山河无恙与家国安宁C.加强了中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D.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

13.

在改革开放的呼声愈来愈强烈时,邓小平于1978年9月到东北三省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属于这次谈话内容的是(  )

A.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B.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要从实际出发
C.计划经济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

14.

下列古代建筑中,反映古代君王权威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观察如下示意图,以下认识合理的是 (  )

(图示中的圆点为大学分布情况)

A.欧洲旧的城市开始复苏B.中世纪西欧地区的教育出现新气象C.西欧城市形成市民阶层D.欧洲大学课程设置受基督教的影响

16.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  )
202111092003341830

17.

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开采金、银矿,攫取了数量惊人的贵金属;英国经营远东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仅贩运香料一项,利润率就达30倍左右。这些财富运回欧洲以后,大部分作为资本被投入工商业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

A.密切了欧洲与其他洲之间的商业联系B.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抗争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

18.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学者勾勒了如下示意图,说明战争与美国的关系。其中战争二指的是(  )

A.独立战争B.南北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9.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力量革命前所未有地使人体肌肉基本从此退出生产领域。男人相对于女人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长期以来遭受压抑的女权意识逐渐觉醒,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这说明工业革命(  )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B.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现实C.改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D.让更多人放弃了农业生产

20.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的讨论,这些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是(  )

A.促进了人们的觉醒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观念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唤起了各国人民群众的觉醒,推动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迅速高涨。下列史实不属于这一 革命运动 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B.中国的五四运动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

罗斯福说: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运用。 这里的 新运用 是指(  )

A.允许多种经济并存B.将资本家的工厂收归国有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3.

下面《深圳商报》报道的重大事件 (  )
202111092003341830

A.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B.有利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C.推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二、材料题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 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材料二  李大钊,直隶乐亭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照。1918年,他连接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底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青年》的创办者及其创办地。(4分)并据材料一、二,概括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2分)
(2)据以上材料,归纳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有利因素。(4分)
(3)据以上材料,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直接影响。(2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202111092003341830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哪些改革直接促成了社会制度的新旧更迭。(2分)哪些改革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