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5 浏览数:315

一、选择题

1.

下列三幅图片所示文物共同反映了(  )

A.中华音韵,博大精深B.对外交流,经济繁荣C.中原文明,源远流长D.铸造工艺,无与伦比

2.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的道理。这种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可从下列哪部书中学习(  )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墨子》

3.

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体现了中国社会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执政原则。中国最早的能够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应该追溯到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  )

A.远古北京人生活的时期B.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D.尧舜禹部落联盟时期

4.

诗人岑参在《石犀》一诗中写道: 江水初荡橘(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诗中 李太守 的主要贡献是(  )

A.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B.加强管理并提倡依法治国C.奖励耕战,使秦国迅速强大D.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水患

5.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它不仅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农产品,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人们思想文化的交融。 材料意在说明丝绸之路(  )

A.有利于东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B.加速了不同区域人民思想文化的融合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D.是中国到古罗马的重要交通线

6.

有学者认为, 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 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

A.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C.有利于选拔国家需要的人才D.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的制度

7.

中国现代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曾在《游于山戚公祠》写道: 于山岭上戚公祠,浩气仍然溢两仪。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 郁达夫歌颂的历史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平定了倭患B.争取民族的独立C.收回了宝岛台湾D.抗击沙俄侵略军

8.

他们主张在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力保中外 和局 的条件下,换取列强的支持,引进洋枪洋炮和西方某些先进技艺,以求得 自强 ,确保清朝统治。为此, 他们作出的探索是(  )

A.创立轮船招商局,抵制经济侵略B.开办福州船政局,以图富国强兵C.创办大生纱厂,引进先进技术D.建立京师大学堂,培养各种人才

9.

在2021年年初的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谦虚地向陈独秀请教救国救民之路。 陈:中国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能解决吗?李:那照您这么说,中国岂不是没有出路了?陈:有!但出路不是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国才不会亡。 陈独秀等人找到的 新路 是(  )

A.提高中国的生产技术B.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促进中国的教育发展D.改造中国的国民思想

10.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11.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 十四五 规划。下列成就属于 一五 计划时期的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2.

从1972年开始,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企业签订了一批引进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的合同。到1977年,成交金额39.6亿美元,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等。这一现象说明(  )

A.外交政策影响经济建设B.农业发展依赖化肥生产C.国家确立对外开放政策D.西方倾销落后污染产品

13.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14.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已进入封建社会B.汉代时日本与中国就有了交往历史C.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大和政权已统一日本D.中国汉朝时期日本幕府统治已经建立

15.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下列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航海家

国别

派遣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

·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A.最先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麦哲伦B.哥伦布、迪亚士相信地球是圆的C.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D.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的探寻

16.

巴黎第一大学拿破仑学院的奥立维·布登教授说: 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 段话揭示了拿破仑帝国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B.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C.拿破仑打击封建势力D.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

17.

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在于(  )

A.都改变了原有的落后的封建制度B.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C.都保留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残余D.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

斯大林说: 苏维埃国家不能靠采取抢劫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而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为摆脱这种困境,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大力发展商品经济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19.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据下框材料可知,全球化(  )

A.促进了两极格局瓦解B.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推动了国际政治合作D.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0.

塑料拥有加工成本低,价格便宜,质轻且坚固耐用,用途广泛,效用多等优良性状,自发明以来就一直深受人们热爱,并被广泛使用。但是,量使用过的废弃塑料却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塑料工业得以诞生是由于(  )

A.戴姆勒的发明B.海厄特的发明C.诺贝尔的发明D.法拉第的发明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殷本纪》中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但上古历史中往往传说与史实相混,学者们对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可信尚有异议。而殷墟中的甲骨文被发现后,《史记》中关于殷商历史的一些记载得到了证实,人们更清楚地领会到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对爱琴文明的了解,原先主要来自《荷马史诗》的描写。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历经三年发掘,终于揭开爱琴文明的面纱。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请将其进行分类并写明分类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史书记载的缺陷。指出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学习历史的看法。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孙中山的探索活动

1894

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1905

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0

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

1915

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1924

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他在遗嘱里指出 革命尚未成功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材料三  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请用示意图的形式概括说明孙中山的探索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所指的 革命尚未成功 的含义。从孙中山先生的身上你汲取到了什么优秀品质?
(3)根据材料三,谈谈今天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到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摘编自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实现了材料一中所说的 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2)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所述情况的原因。你从图二能获取什么信息?
(3)据材料三,指出 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开始于哪一事件。 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在英国,1000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19世纪,1000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18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强,即使城里的手工工匠,干活也懒散拖拉。18世纪6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骚动的蜂巢,绝大多数人都像机器般辛勤劳动,人身上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财富前所未有地涌现出来。
材料二  手工业工人被发明的机械取代。1820年,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有240000人,到1840年减至123000人,到1856年时只剩下3000人。其中部分工人找到了操作新式动力织布机的工作,但是许多人因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陷入贫困。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分析17~19世纪英国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的手摇纺纱机工人数量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三、小论文

25.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