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湖北省十堰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584

一、单选题

1.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部分哲学家及其主张。表中信息反映了古希腊哲学(  )

哲学家

主张

泰勒斯约前624546

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约前544—前483

火是世界的本原,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A.具有唯物主义特征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C.研究视角不断变化D.奠定了西方哲学基础

2.

罗马帝国将罗马公民或退役士兵安置在某些战略要地并建立城市,这使得科林斯、迦太基这些曾被罗马人摧毁的城市,作为退役士兵的殖民地,再度繁荣起来。这一举措(  )

A.以监督被征服地区为核心目的B.传播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C.推动了罗马公民权的自由开放D.赋予地方高度的自治管理的权利

3.

在西欧庄园制模式下,农民有意把自己的份地分成许多条田,与其他人的土地交错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有自然灾害来临,也不至于同时摧毁整个地区。这种份地经营模式(  )

A.分散了农民承担的风险B.提高了农业生产力C.提升了抵御天灾的水平D.减轻了庄园主剥削

4.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5.

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 材料中的 他们 指的是(  )

A.古代亚洲的蒙古人B.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C.近代非洲的班图人D.古代欧洲的日耳曼人

6.

关于哥伦布和 新大陆 ,传统观点认为,哥伦布始终认为自己所到之处便是东方的亚洲,从未意识到那是一块当时欧洲人尚不了解的 新大陆 。但也有研究表明,哥伦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确使用了 新大陆 这个概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长期广泛流传的观点最具可信度B.传统历史观点都会被新史料推翻C.历史研究必须依靠最新考古成果D.历史研究需要参考多方面的史料

7.

读下图。图中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推动C.跨国贸易的盛行D.西欧政府的重视

8.

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提出: 真理不仅要靠人的理性的智慧之光,而且要靠神的威力光辉才能得以显现出来,二者已经契合,天上地下都必然一致赞同。 可见,但丁(  )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B.认为神性与人性可以和谐共存C.崇尚理性,否定权威D.主张应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9.

《人权宣言》第五条规定: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这条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平等、法治B.人权、自由C.民主、爱国D.博爱、公平

10.

下图是18~19世纪英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示意图(部分)这一时期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帝国的建成加快人口流动B.政府采取积极鼓励生育的政策C.圈地运动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D.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11.

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了 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 人人自由平等! 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了 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的口号和要求,这说明当时的欧洲工人运动(  )

A.仍局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B.已经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C.从政治斗争发展到经济斗争阶段D.斗争目标明确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12.

下面是某位同学课堂笔记的一部分。据此推断,这一课的主题可能是(  )
202111142231098094

A.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世界由分散孤立到开始连成整体

13.

20世纪初, 亚洲的觉醒 已势不可挡。在中国,和平改革的思潮渐渐让位于共和革命的思潮,革命活动也在国内风起云涌,围绕共和革命这一中心,新的思想解放潮流在论战中走向深入。从外因的角度看,中国人民的 觉醒 主要缘于(  )

A.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B.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C.列强侵华的加剧及西学的传播D.近代民族工业的迅猛发展

14.

下图为1919年英国画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发表在《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文字为:威尔逊总统说: 这根橄榄枝(写有 国际联盟 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 和平鸽说: 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该漫画的寓意是(  )

A.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B.国联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C.国联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D.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

15.

1925年,苏联农业播种面积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与一战前5年的年平均产量相比有所提高,1925~1926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的112%,其中农业产值增加7%,畜牧业产值增加21%。这些数据反映了苏联(  )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粮食收购危机得到解决C.农业全面集体化所遭遇的阻碍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成果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党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

17.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 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 丘吉尔这段演讲的背景是(  )

A.共产主义在英国的影响扩大B.德军主力大举入侵苏联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18.

有人指出,从经济大萧条到经济 滞胀 危机,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避免,但二战后政府干预遏制了危机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它们的影响显然变缓和了。这说明(  )

A.经济危机形式趋于多样化B.经济全球化涉及范围广泛C.国家干预主义的深远影响D.传统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

19.

有分析指出:电子信息技术促进了劳动资料信息属性的发展,生产工具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方向过渡,使生产沿着充分发挥劳动资料信息属性的方向发展。劳动资料信息属性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现代社会生产已由工业化时代进入到(  )

A.机械化时代B.微型化时代C.信息化时代D.智能化时代

20.

1992年,陕西省政府开始实行国企 破三铁 行动,一是通过建立劳动合同制破除 铁饭碗 ,二是通过建立干部聘任制破除 铁交椅 ,三是通过建立技能岗位工资制破除 铁工资 。这次行动(  )

A.增强了国企的经营活力B.改变了国企所有权性质C.优化了国企的产业结构D.消除了国企发展的障碍

21.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时,将其概括为 小国原罪 ,即这些国家因为不具备国际货币金融优势地位,在经济发展中必然以出口为导向,为此必须稳定本币与国际货币的汇率,以保持出口稳定增长。这一分析意在强调(  )

A.后发国家缺乏货币金融实力B.国际金融货币秩序的不健全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缺失D.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

22.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一项法令,决定创建 和平队 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教师、医生、护士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该法令旨在(  )

A.应对全球性反战运动B.配合联合国维和行动C.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延缓不结盟运动兴起

23.

无人驾驶汽车又称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据统计,2010年到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加剧了科技竞争B.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合作C.社会信息化便利了人们生活D.专利制度保护了文化多样性

24.

2009年,中国代表在德国波恩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高层会议上指出:我们……鼓励学校在节约水、电、纸张、粮食和开展垃圾分类等方面制定制度、增加设施,并在全国农村中小学积极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这表明(  )

A.人类发展繁衍正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B.中国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办法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各国共识D.和平发展逐渐发展为当今的时代主题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628年,英国人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他把意大利的解剖学传统和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用机械运动模式解释血液的运动,宣告科学生理学的诞生。17世纪下半叶,牛津大学成为医学化学学派的大本营,波义耳、梅奥等人在研究呼吸生理时,发现呼吸过程血液的化学性质的改变,为18世纪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揭示呼吸的氧化机制开辟了道路。18世纪,英国人约翰·亨特首创把实验的方法引入病理学,创造了第一个实验病理模型;他还把外科学与病理学结合起来,使外科由一门单凭经验操作的治疗技艺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18世纪,位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医学院成为欧洲的临床教学中心,从1720年到1790年间培养了12800多名医生,其中很多人成为当时的名医。
材料二
17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时代。弗兰西斯·培根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经验对认识的作用,其经验主义哲学与新教功利主义价值观一道被视为17世纪英国的时代精神。英国人还通过吸引人才、引进技术、兴办教育、创立学会、奖励发明等一些列措施促使英国科学技术迅速走向世界前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左汉宾《近代以来世界医学科学中心转移现象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英国医学发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科学技术走向世界前列的原因。(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54年,培里叩关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西方殖民者对日本的殖民掠夺合法化。尽管殖民者标榜亲善、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列强们以赤裸裸的武力手段迫使日本成为其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料的市场。欧美殖民大国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在日本开放的通商口岸建立自己的机构,拒绝日本当局的管辖,形成了 国中之国 。建立海军基地,并利用其干涉日本内政,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安全。殖民者修筑兵营,设立海军基地,并利用其干涉日本内政,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安全。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当俄国和日本两国领导人全力以赴地推进农奴制度改革和明治维新运动时,它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长久的帝国传统以及沙皇、天皇的神圣性,使沙皇和天皇很自然地继续成为改革时期全国人民效忠的核心。也正因为如此,俄国和日本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改革派无不利用王权作为自己推行改革措施的旗帜。尤其是俄国,沙皇本人直接参与并领导了1861年改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郭永胜、姚雅锐《试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似的历史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日本的特点,并分析列强侵略对当时日本社会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呈现相似性的共同因素。(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尽快建立一个具有政治约束力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重要性。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 十四点原则 中就明确提出: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但美国却始终没有正式加入国联。国际联盟具有两大宗旨:一是关心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维护世界和平。但在这方面,国联表现得软弱无力,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国联成立的主要因素,指出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是如何吸取国联教训的。(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民权利放在首位,不断促进和保护人权。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我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大批早期收获项目落地开花。中国支持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摘编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阅读材料,围绕其中有关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某一方面的具体影响,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