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
材料二 90年代经济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GDP
|
26923.48
|
35333.92
|
48197.86
|
60793.73
|
增长率
|
14.24%
|
13.96%
|
13.08%
|
10.92%
|
材料三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 (1)根据材料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总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