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历史三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8 浏览数:240

一、选择题

1.

2012年2月28日,新疆博物馆展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240年从未面世的渥巴锡祖传腰刀。材料中提到的 渥巴锡祖传腰刀 同以下事件联系最密切的是(  )

A.驻藏大臣的设置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伊犁将军的设置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3.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实施的史实,其中主张建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的是(  )

4.

1922年初到1923年春,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三民主义思想深入人心B.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C.五四运动中工人成为主力D.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

5.

下列关于十年对峙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B.红军三大主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胜利会师
C.古田会议确立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的原则D.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6.

下列是关于20世纪四十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辽沈战役  ②皖南事变  ③重庆谈判  ④杜鲁门主义出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7.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用这句话可以概括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平B.延安C.徐州D.南京

8.

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几乎没有重工业;1952年,现代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35.5%;1957年,重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对这几个数据的说明,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中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合理调整

9.

如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2111171945545996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 中人民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D.中共中央开始实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

10.

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有(  )
①台湾当局调整 三不 政策  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1.

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 第二次绿色革命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 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是(  )

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黄伯云

12.

明确规定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的法律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C.法国拿破仑《法典》D.美国1787年宪法

13.

关于《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所有的战胜国瓜分B.两个条约签订后,最大的受益国都是美国
C.两个条约都损害中国利益D.《九国公约》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欧亚大陆的国际关系

14.

2017年,联合国通过了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核武器的条约。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材料反映了联合国(  )

A.促进了国际合作B.确保了世界公平C.打击了恐怖主义D.维护了世界和平

15.

下列对工业革命成果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斯蒂芬森——蒸汽机车B.诺贝尔——人造纤维C.法拉第——电灯D.莱特兄弟——赛璐珞

二、材料题

16.

思想解放在历史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

材料二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摘自《中国近代历史》

材料三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人民军队在兵力、装备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经典战役的丰碑。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不惜倾家荡产,全力以赴支援,为战役胜利提供保障。

——蒋越峰《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场运动促使 这层纱幕 烟消云散 ?在我国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后,谁率先举起 民主与科学 两面大旗, 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 五四运动 最主要学习与宣传什么思想?这一思想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17.

近代以来大国的崛起与衰落,深刻影响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崛起的,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 文明型国家 的崛起也因此而分外厚重和精彩。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所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形成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摘编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文明型国家》

材料二  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战败后的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海军开始组建。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工厂在乌拉尔山地区建立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经济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是如何 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崛起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彼得一世的改革。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也开始组建海军,其中哪一支海军的规模最大?
(3)材料三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日本的崛起对当今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4)综上所述,从大国的崛起之路,你得到什么启示?

18.

近代以来,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最广泛的反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

材料二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材料三  在后冷战时代,中美两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敌对还是合作?从历史上看,强国的崛起似乎必然导致冲突。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证。正是根据这种历史的惯性,中国的和平发展被美国右翼势力视为当然的 威胁

——刘明《博弈:冷战后的美国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决议》提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观点提出的背景。
(2)材料二中的 同盟国 为了胜利而建立了哪一组织?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尽快打败 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美、英、苏三国召开了哪些会议?在18世纪末,为什么欧洲国家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你如何看待 强国的崛起似乎必然导致冲突 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得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