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合则两利,分则两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最广泛的反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
材料二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材料三 在后冷战时代,中美两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是敌对还是合作?从历史上看,强国的崛起似乎必然导致冲突。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证。正是根据这种历史的惯性,中国的和平发展被美国右翼势力视为当然的
“威胁
”。
——刘明《博弈:冷战后的美国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决议》提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观点提出的背景。
(2)材料二中的
“同盟国
”为了胜利而建立了哪一组织?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尽快打败
“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美、英、苏三国召开了哪些会议?在18世纪末,为什么欧洲国家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你如何看待
“强国的崛起似乎必然导致冲突
”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