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699

一、单选题

1.

(原创,中)遣使巡察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监察形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推行视察地方的制度,到汉朝刺史的派遣,遣使巡行成为中央监察地方的固定形式。遣使巡行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监察官员们都离不开基层吏民的帮助或协助,据此可知(  )

A.遣使巡行的对象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官员的贪赃、枉法等违法乱纪行为B.遣使巡行是民众对国家事务及其官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的渠道
C.吏民检举揭发是监察机关监督地方官员的唯一途径和手段D.遣使巡行维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

2.

下表为唐代各道科举人才分布表,据此可知(  )

关内道

河南道

河北道

河东道

淮南道

山南道

江南道

岭南道

剑南道

陇右道

合计

2

1

3

2

8

初唐

49

44

41

29

12

5

4

2

2

188

中唐

61

49

50

34

31

12

7

4

1

1

250

晚唐

33

46

20

16

14

2

7

138

合计

145

140

114

81

57

17

13

11

3

3

584

A.北方地区始终是唐代科举人才的主要分布地B.唐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终呈增长趋势
C.中唐时期各地科举人才均超过了初唐的水平D.晚唐科举人才数量下降是科举制衰落的体现

3.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南迁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极大B.我国传统的农业格局基本上被打破C.有利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制D.南方农业经济的种植结构严重失衡

4.

李贽并未绝对地否认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地位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主义学风C.推动人们从正统儒学中解放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5.

经济史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时,编制了如下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

时间

1840

1860

1894

土布消用棉纱土纱+洋纱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万担

25

35

1434

比重(%)

040

056

2342

A.中国民族纺织工业不断发展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洋纱取代土纱充斥中国市场D.列强对华输出资本获取收益

6.

(08南京高三历史调研)《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7.

如下图,1913年的《申报》,无论是广告还是时政文章,多以 自由 为题。这反映了当时(  )

A.改造民众的思想成为迫切需求B.自由民主已成为人们日常话题C.时政评论引领思想舆论的风尚D.广告的形式更有利于思想革新

8.

(原创,中)在东北抗联部队与伪军作战中,经常出现 唱着打 的场面,即:喊话、唱歌、射击轮番进行。在东北抗联诸多的歌曲中就有《劝满洲士兵歌》《劝夫回头》《千万别上鬼子当》《满军哗变歌》等十余首作品。这些作品(  )

A.宣传我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斗志B.扭转了东北抗战的根本形势,分化了日军阵营
C.保障抗日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D.促进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共赴国难

9.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 农业户口 非农业户口 两种不同户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B.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确立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  )

A.彻底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B.促进了当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有利于当时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D.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1.

(改编,易)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 香港已死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 一国两制 政策的首次实践
C.一国两制 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

12.

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这反映《民法大全》(  )

A.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B.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C.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D.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13.

1880年,伦敦人口为90万,巴黎人口为60万,柏林人口为17万。到了1900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470万,360万及270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人口也都超过100万,另有16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人口的变化反映出(  )

A.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B.人文精神推动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4.

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 自由、平等、博爱 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

A.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C.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D.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15.

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 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条款,特别强调 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16.

苏联解体标志着 冷战 的结束,但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这主要是因为(  )

A.为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B.使美国失去发展的动力C.苏联武装力量失去监管D.希望维持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

二、材料阅读

17.

【重大改革与国家治理】(14分)
材料
     齐桓公即位,齐国国势衰微,经济困难;而桓公欲图霸业,想有一些作为,拜管仲为相,实行改革。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定三官制度。……郊外设邑、卒、乡、县、属等机构。……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经济方面:实行 相地而衰征 的土地税收政策……以农为本,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本末并举。
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

——摘编自中华文本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影响。(6分)

18.

【航空建设与科技品质】(14分)
材料一
     1910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双翼飞机并试飞成功。1918年2月,北洋政府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并任命巴玉藻(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美国通用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为主任,任命王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美国太平洋飞机公司担任总工程师)等人为副主任。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就此肇始。尽管发动机均从国外进口,但其整体性能并不低于欧美。1935年,国民政府与意大利合办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计划制造S81B式双发重型轰炸机,这是中国首次制造大型轰炸机。抗战全面爆发后,南昌飞机制造厂迁往重庆并改名为第二飞机制造厂,开始利用苏联援助的材料自行设计研制下单翼战斗机33架;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迁往云南,前后总共制造、修理和装配飞机450余架,其工厂设备之新、人数之多,飞机产量之大,均居战时中国航空工厂之最,是当时中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飞机制造厂。

——摘编自王建明《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等

材料二
     1909年日本设立临时军用气球研究会,研究会制定了从航空学术、技术入手逐步过渡到航空机制造、操作领域的研究方针。1910年,研究会派遣两名学员赴欧洲学习航空技术并采购飞机。1913年两名学员学成归国后即刻对采购飞机进行了改造。1914年9月,陆军在东京炮兵工厂成功自主模仿制造了70马力的飞机专用发动机。同年12月,搭载国产发动机的机体正式登场。另外日本也开始系统化培养飞机操作员和侦查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日军进攻驻守青岛德军的作战中,新组建的临时航空队对德军实施了以空中侦查为主、兼顾空中战斗以及轰炸的作战任务,使日军获取了初步的航空作战经验。1915年10月,日军正式组建航空大队,标志着日本航空军事力量正式诞生。

——摘编自姚春海《从气球到飞机的蜕变:近代日本军事航空力量诞生的历史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航空业发展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日两国航空业发展的异同。(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

材料二 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規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 早期近代 》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 早期近代 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 近代 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 全球史 发展中的地位。(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12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演变表

朝代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魏晋南北朝

唐、辽

宋、金

明、清

郡县制

县制

省县制

郡——县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

东汉末期:州——郡——县

州——郡——县

州——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路——县

省——府——县

二级制

二级制

三级制

三级制

二级制

三级制

三级制

三级制

三级制

——摘编自叶子荣、郑浩生《当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透析》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古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