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大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2400

一、单选题

1.

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表1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

表1

谥号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郑厉公

姬突

在位4

700—前697

郑昭公

姬忽

在位2

696—前695复位

郑子亶

姬亶一作子亶

在位7

694

郑子婴

姬婴

在位14

693—前680

郑厉公

姬突

在位7

679—前673复位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C.宗法体系难以维持D.争霸战争频繁发生

2.

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3.

表2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

表2

时期

概况

汉武帝时期

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

农学家汜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4.

图1为唐初十道划分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道的划分(  )

图1

A.奠定了后世行政区划的基础B.遵循了山川形便的原则C.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D.反映了政治中心的南移

5.

被称为 宋初三先生 的胡瑗、孙复、石介,他们或以废弃 汉学 专事章句训诂,而 疑经 、撰著 新义 ;或发扬儒家 内圣外王 之道, 救时行道 ;或吸纳佛、道等诸家学说、思想。这些举措(  )

A.挽救了魏晋以来的儒学危机B.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C.使儒学走向了思辨化体系化D.积极探索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6.

明代可以说是一个白银的时代,白银的大规模使用是该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明代官方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录中,丝毫没有关于白银的记载。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明代史籍的记载有重大缺失B.白银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C.明朝强化对经济控制的结果D.白银大量使用危害明朝统治

7.

鸦片战争期间,英方屡次投递《致中国宰相书》,均没有得到回复。原来清朝对外制度中有规定,对于转呈 天听 的外国文书,若有悖逆字样,不得上送以亵渎圣明,否则将以 大不敬 论处。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固守天朝上国思想B.外交官员腐败不堪C.注重维护国家主权D.错误判断战争形势

8.

1897年,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的招选学生章程中提道: 缠足为中国妇女陋习,既讲求学问,中人极宜互相劝改,惟创办之始,风气未开,兹暂拟有志来学者,无论已缠足未缠足一律俱收,待数年以后,始画定界限,凡缠足者皆不收入学。 由此可知当时(  )

A.女子教育模式完全西方化B.放足运动具有反清色彩C.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习俗D.革命党人倡导移风易俗

9.

表3是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 =100)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表3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8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3

296

A.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减弱B.列强逐渐停止对华经济侵略C.C 门户开放 政策遭到废除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10.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央红军放弃中央苏区,就使敌人 几年经营的堡垒地带的依靠是没有了 。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 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 。这说明红军长征(  )

A.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C.使全党从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D.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11.

1979年7月,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有关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法,该法对参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各方股东的资格、责任和权利,合营企业的机构设置、经营方式、利润分配、企业精算等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该法的制定与颁布(  )

A.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B.减少了外资对我国经济的控制C.源自经济特区运作的现实需要D.完善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制

12.

古巴比伦王朝(公元前1894—前1595年)共299年,历经11王。表4所示为历代国王在位时的活动统计。据表中信息可知,古巴比伦王朝(  )

表4

国王

宗教活动

军事征服

城市建造

农业活动

建立秩序

其他方面

第一王

苏穆阿布

6

3

5

0

0

1

第二王

苏穆阿艾勒

11

13

5

5

0

2

第三王

萨比乌姆

4

2

2

3

1

3

第四王

阿皮勒辛

10

0

6

3

1

1

第五王

辛穆巴里忒

6

2

8

4

0

1

第六王

汉谟拉比

23

13

6

3

2

1

第七王

叁苏伊鲁那

13

15

7

4

4

2

第八王

阿比艾舒赫

14

2

2

3

4

1

第九王

阿米迪塔那

22

3

7

1

3

3

第十王

阿米察杜卡

11

0

1

1

4

1

第十一王

叁苏迪塔那

15

0

0

0

2

8

A.国王事务日益增多B.王权专制已经确立C.中央集权体制严密D.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13.

公元8~9世纪,许多哈里发(伊斯兰宗教领袖的称谓)派遣使者到希腊去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10世纪时,阿拉伯统治者曾派人到埃及和两河流域购买古籍或其手抄本。这些做法(  )

A.体现了阿拉伯帝国扩张的本性B.意在搭建东西文明交流的桥梁C.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勃兴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14.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附近有很多广场,这些广场都是开展贸易的集市场所。特诺奇蒂特兰城北有一个用石柱子围成的大集市,每天参与交易的有6000多人,贸易大都是以物换物,交易的货物有金银珠宝、石器、贝壳、羽毛、粮食、蔬菜、水果、酒、糖、木炭、陶罐、陶壶、花瓶、鸟皮、兔子等。这说明当时阿兹特克人国家(  )

A.集市贸易非常活跃B.城市交通运输发达C.商业是经济的基础D.广场建筑技术高超

15.

在中世纪的欧洲,胡椒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尤其是黑胡椒,甚至按颗来卖。如果要形容某个人富贵莫敌的话,就可以谑称他为 胡椒袋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A.黑奴贸易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D.美洲大开发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2 明初全国移民路线简图

材料二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灾、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 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 地狭人稠生计难 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元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在西南地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导致四川等地人口锐减。苏州、松江、杭州、嘉兴等地是广大江南地区最富庶的地方,这里的富户特别出名。为了把中都凤阳建造起来,加之朱元璋对这些富户很不信任,明初开始把大量的江南富户迁徙到凤阳这个地方。

——摘编自《大迁徙:寻找大槐树小云南移民》等

材料三

图3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提取材料信息,指出明朝初年移民的主要路线,并加以分析说明。(14分)

三、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日本甲级战犯松井石根的秘书田中正明在20世纪80年代撰文指出: 南京大屠杀完全是政治上制造出来的虚构。 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还是日本法西斯确实犯下的滔天罪行?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田中正明以未公开的《松井日记》和200人以上的 证词 为依据,发表了《 南京大屠杀 之虚构》一文。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化战争,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纷纷出来控诉日军的暴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历史档案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原日军中佐太田寿男所说: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毁尸灭迹的部分就达15万具。 日本也发现了参与血洗南京的第十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的阵中日记,其中叙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材料二
     自那以后直到现在,在差不多十年时间中,证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又不断被发现,其中主要的有:1990年在德国档案馆波茨坦分馆发现的原德国驻华使馆文书,其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包括当时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西门子洋行经理、英国记者、美国牧师目睹的日军暴行,共一百九十余页。1991年,在美国发现了当时留在南京的马吉牧师避开日军耳目摄制的日军暴行记录片。这部记录片长达半个多小时,为迄今保存的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原始动态画面。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高兴祖《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

材料三
     在日军占领后的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城内和附近地区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的总数超过20万。这一估计并不夸大其词,而是可以通过埋尸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的证据加以证实的。

——摘编自《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1)材料一出现的两类史料哪一种更具有说服力?说明你的理由。(4分)
(2)材料二中的史料有哪些类型?依据这些史料能得出什么结论?(5分)
(3)把材料三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对证明南京大屠杀有何意义?(3分)
(4)综合上述史料,说明在史料运用时要坚持哪些原则。(4分)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一些学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画报》刊登的311个封面英模形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呈现出 同——异——模糊 的发展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 文革 时期,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均呈现为积极进取的阳刚生产者形象,这时在性别气质上表现为男、女的 去性别化 ,尤其是女性的 去女性化 。改革开放后,男女的性别气质开始分化,男、女分别按照传统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表现,呈现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相异。当下,在消费社会和市场化大潮之下,则显示出性别气质的多元化,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隔已经变得模糊。

——摘编自刘天红等《社会变迁与性别气质变化——对<人民画报>人物形象的内容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以 社会变迁和性别气质变化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海盗

材料一
     17~18世纪是欧洲海盗的黄金时代。当时,海盗是被赞美、颂扬、效仿的英雄、爱国者。人们不以当海盗为耻,而以当海盗为荣。 海盗 这个词语往往意味着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冒险精神和实现梦想的传奇 。他们的种种品行和事迹流传甚广,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而他们本身更是曾经作为欧洲人心中的民族英雄而家喻户晓!

——摘编自詹才琴《浅谈<金银岛>对英国海盗形象的颠覆》

材料二

乘风破浪,十门大炮;

不是航海,而是飞行。

恐怖是名,海盗是姓。

方圆百里,谁人不惊。

……

左是亚洲,右是欧美,

首领遥指,伊斯坦布尔。

……

一百国家,向我称臣。

……

战事纷起,只为寸土;

大海之中,唯我独尊。

没有王法,没有疆界,

没有国旗,只有我们。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战船是宝,自由是天,

武力是法,大海是家。

前面有船!别让逃遁!

大海之王,在此值勤。

一切猎物,由我分配。

——【西班牙】埃斯布隆塞达《海盗之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近代欧洲海盗的形象进行阐释。(1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