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明代某知识分子的读书单
钦定《五经大全》(二程、朱熹注)
钦定《四书大全》(二程、朱熹注)
钦定《性理大全》(二程、朱熹注)
《近思录》(朱熹)
《伊洛渊源录》(朱熹)
《几社六子会义》(夏允彝编撰的范文选本)
《复社图表》(张天如编撰的范文选本)
《几社壬申文选》(杜麟征编撰的范文选本)
《献廷策表》(轶名,预拟对策之法)
《答策秘诀》(轶名,预拟对策之法)
时期
中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苏联
总计
1946—1955
1
2
0
80
83
1956—1965
3
26
31
1966—1975
10
12
7
33
1976—1985
9
11
34
6
60
(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窃据。)
二、材料题
我要归去了,
归去斗争中的中华。
当我来时,
中国是一间破屋,
给风吹雨打,
洞开着门户,
眼看着外来的盗贼抢杀。
……
两千年的古长城,
不再能屏障中华。
我去了,
我去加一滴赤血,
加一颗火热的心。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
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
没有我,
无碍中华的新生,
没有中华,
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
——陈虹《大师的抗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组别
新词语
解放初期
“政协”“志愿军”“三大改造”
1957年—1978年间
“大跃进”“原子弹”“联合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包干到户”“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陈洪强《建国以来汉语新词产生与诸因素相关性研究》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①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
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②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③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
车时都可佩戴。④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
差1秒。⑤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
功能智能手表出现。⑥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夏保国刘志鹏主编《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