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3 浏览数:413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 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  )

A.经济发达贸易频繁B.存在文化交流C.手工业的技术精良D.农耕技术先进

2.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学者认为其中的 鬼方 远方 。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 鬼方 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

A.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B.《周易》的记载不符合事实C.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3.

周公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汉高祖 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 。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

A.都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4.

孔子曾说: 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 六艺 等知识。 孔子强调的是(  )

A.治国的策略B.对生活的热忱C.个人的修养D.为人处世原则

5.

下图出自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一文。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  )

A.人均寿命呈曲折上升态势B.农业发展的水平决定人均寿命C.人均寿命受制于医疗水平D.人均寿命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6.

战国时期,传说中的 五帝 世系纷杂;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将其描述成从黄帝开始的嫡系世系传承。司马迁的做法(  )

A.强化了大一统认同B.推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C.解决了王国的问题D.反映了西汉国力的鼎盛

7.

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前期冶金业发展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

春秋晚期

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冶铁遗物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了约4万件青铜铸造的兵器,铁兵器很少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汉代冶铁使用煤为燃料,用水排鼓风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的出现不应早于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D.我国古代冶金业技术先进世界领先

8.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 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 。由此可见(  )

A.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现实B.绘画史料有一定局限性C.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不高D.宫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

9.

唐朝前期对外贸易路线主要是经由河西走廊,从中亚中转到达欧洲;唐中后期对外贸易则转向了南方沿海地区,经由马六甲海峡到达欧洲,承担船运的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据此可以推知,唐代(  )

A.开通海上丝绸之路B.指南针已逐步应用C.北方商路受到阻碍D.海外贸易达到全盛

10.

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

A.手工业区域分工较明显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C.海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D.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

11.

下图反映了,当时(  )

明代某知识分子的读书单

钦定《五经大全》二程、朱熹注

钦定《四书大全》二程、朱熹注

钦定《性理大全》二程、朱熹注

《近思录》朱熹

《伊洛渊源录》朱熹

《几社六子会义》夏允彝编撰的范文选本

《复社图表》张天如编撰的范文选本

《几社壬申文选》杜麟征编撰的范文选本

《献廷策表》轶名,预拟对策之法

《答策秘诀》轶名,预拟对策之法

A.科举考试有新变化B.大众文学日益流行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科技创新逐渐落伍

12.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按照 贵五谷而贱金玉 的思想进行顺序编排,将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工农业生产放在前面,而将皇亲贵族与富绅地主关注的奢侈品生产放在后面。这一编排反映了宋应星(  )

A.重视工艺制作B.强调器物的功用性C.反对奢侈浪费D.抨击闭关锁国政策

13.

1891年,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一致决定建造甘肃至新疆电报线,虽线路绵长,经费紧张,工程困难,但 自创议以迄告成,为时仅历两载,而全省(新疆)贯通。 这反映了(  )

A.政府试图维护国家利益B.民用通讯业的起步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中央集权遭遇挑战

14.

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了议院制度的雏形,《孟子》一书的诸大夫,就相当于西方的上议院,而所谓的国人,类似于西方下议院。梁启超旨在(  )

A.宣传传统文化B.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呼吁变法图强D.寻找依据推进变法

15.

《重返五四现场》中记载: 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 文中所说的 噩耗 指(  )

A.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B.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16.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 割据 一词,如: 暴动割据 农民割据 农村割据 割据局面 割据地带 割据区域 等。这说明当时中其中央(  )

A.固守原有革命道路B.被迫实行战略转移C.反思城市中心道路D.主张工人农民结盟

17.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见下图)下列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恰当的是(  )
202111191655263590

A.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B.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C.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D.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18.

据统计,1946年有881部美国影片在中国上映,1947年为393部,1949年则下降为142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内政局的剧烈动荡B.中国本土电影的强势崛起C.提倡国货运动的蓬勃开展D.二战后欧洲电影卷土重来

19.

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或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  )

A.倡导 五讲 四美 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C.贯彻 双百 方针D.追求工业的现代化

20.

下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  )
202111191655263590

A.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B.与东欧国家的交流逐年增多C.已开始与西方国家建交D.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的准备

21.

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 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C.是 一国两制 的具体体现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2.

罗马规定,若有法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到法学家的著作中寻找答案。这反映了罗马(  )

A.民主政治日臻完善B.公民法律意识淡薄C.法学家们地位尊崇D.法学系统相对完整

23.

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的是(  )

A.阿拉伯人B.印第安人C.希腊人D.罗马人

24.

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题24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  )
202111191655263590

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土

25.

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表明印度(  )

A.对华贸易量的激增B.棉纺织业迅速发展C.经济殖民地化加深D.自由贸易走向繁荣

26.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现象发生在(  )

A.彼得一世改革时期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时期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D.农业集体化运动期间

27.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D.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28.

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的漫画《自己组队》。漫画所示国家 自己组队 的原因是(  )

A.东西方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B.区域经济合作的日益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D.成员国内政外交趋于一致

29.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 改革 一词了,而改用 完善 一词。材料中苏联共产党的这种认识(  )

A.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B.导致苏联经济改革陷入停滞C.顺应了世界的科技革命潮流D.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传统

30.

由下表可推知1946—1985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使用次数(  )

时期

中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苏联

总计

1946—1955

1

2

0

0

80

83

1956—1965

0

2

3

0

26

31

1966—1975

2

2

10

12

7

33

1976—1985

0

9

11

34

6

60

(说明:1949~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席位由国民党窃据。)

A.美苏对霸权的争夺愈趋激烈B.苏联在外交层面逐步被孤立C.制约霸权的力量在不断增长D.两大阵营力量对比发生转变

二、材料题

31.

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11191655263590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1938年王礼锡(注:1932年出国考察)归国前为英国文化界的朋友们朗诵了新创作的诗

我要归去了,

归去斗争中的中华。

当我来时,

中国是一间破屋,

给风吹雨打,

洞开着门户,

眼看着外来的盗贼抢杀。

……

两千年的古长城,

不再能屏障中华。

……

我去了,

我去加一滴赤血,

加一颗火热的心。

不是长城缺不了我,

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

没有我,

无碍中华的新生,

没有中华,

世界就塌了一座长城。

——陈虹《大师的抗战》

材料三  在联合国大夏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长城被列入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分别提取图1、图2中长城的信息。
(2)材料二中 外来的盗贼 有哪些暴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礼锡归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你写一篇关于长城的解说词。(要求:所写内容包括历史背景、简要过程和主要影响)

32.

新事物、新现象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11191655263590     
1862 年京师同文馆学生跟洋教头学外语                1872 年留美幼童在轮船招商局前合影
材料二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 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 。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  不同时期的新词语

组别

时期

新词语

1

解放初期

政协志愿军三大改造

2

1957—1978年间

大跃进原子弹联合国

3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包干到户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陈洪强《建国以来汉语新词产生与诸因素相关性研究》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新词中任选一组,指出与该组新词语出现的历史事件。
(4)综上,谈谈你对这些新事物、新现象的认识。

33.

历史细节折射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

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

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

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

功能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材料二  麦当劳从创世之初就坚守质量、服务、清洁和价值服务的标准(即QSCV)。如其质量标准中,牛肉饼的加工总共需要40多项质量控制检查。国际品牌POLO皮包有着 一英寸必须缝满八针 的严苛规定,POLO的工匠们严格遵守该标准。在日本,很多餐馆规定员工洗盘子必须洗7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盘子可以彻底干净并消除细菌。 差不多 在德国社会文化中是一个禁忌词,他们杜绝一切随意,认为任何行为必须有章可循,这种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到德国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中,并支持了德国制造的世界声誉。

——夏保国刘志鹏主编《工匠精神与广东制造》

材料三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 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 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从材料一中提取两条信息,围绕 科技进步推动钟表变化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仿照示例完成)
示例: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
阐述: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再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些企业的共同做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