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中考历史─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8 浏览数:605

一、选择题

1.

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2.

有人曾经说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些观点出自于(  )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4.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 有叛人而无叛吏 有叛国而无叛郡 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

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官制

5.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朝代:汉朝

人物:张骞

事件:张骞通西域

朝代:北魏

人物:孝文帝

事件:革除鲜卑旧俗,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朝代:唐朝

人物:文成公主

事件:唐蕃和亲

朝代:元朝

人物:

事件:回族的形成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6.

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7.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B.政治的清明C.文学艺术的兴盛D.社会风气的开放

8.

诗史互证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9.

《东京梦华录》记载: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

10.

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皇帝曾对大臣说:应派能干的官司员去管理市舶机构的事务,鼓励外商前来贸易,这样既可获利,又可减轻百姓负担。这表明(  )

A.秦国政府严格限制商业发展B.西晋政府顺应入口南迁浪潮C.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D.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1.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B.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12.

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

13.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14.

台伯河畔 布匿战争 元老院 屋大维 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B.中古阿拉伯国家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15.

绘画在中世纪被认为是 机械 技艺,人们将画家和工匠联系在一起。后来,一位画家评价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人们并不尊崇伟大君主的名望,只把画家称作神圣的人。这里画家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开辟B.人文主义流行C.大学的兴起D.启蒙思想传播

16.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17.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B.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C.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D.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18.

下面图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俄国(  )

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

冶铁

1861

30951

327610

1891

171994

992210

A.扩大了海外市场B.受益于工业革命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D.废除了农奴制度

19.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 林肯拯救了美国 指的是(  )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20.

19世纪末,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已成为故事般的讲述。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B.但丁猛烈抨击封建教会的腐化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D.巴尔扎克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

21.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22.

下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此状况解释合理的是(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A.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B.苏联经济发展失衡C.苏联优先发展农业经济D.苏联工业发展缓慢

23.

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  )

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

24.

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不断。西欧主要国家对这些战争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对西欧国家态度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朝鲜战争

(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

伊拉克战争

(2003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

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

联合国对伊动武

A.西欧追求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欧美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C.西欧国家综合实力超过美国D.西欧和俄国联合,实力强大

25.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材料强调了(  )

A.互联网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B.国际经济新秩序重新建立C.现代社会发展应重视生态问题D.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

二、材料题

26.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大一统 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7分)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四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 是哪一制度?(1分)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在制度上取得 突破性进展 的表现有哪些?(2分)并分析取得这些 突破性进展 的原因。(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说明 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有哪些?(4分)
(5)综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 大一统 国家的?(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借助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铁路、轮船、电报……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

——《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三  苏联为首的东方政治体系瓦解……借助信息技术革命的 风火轮 ,美欧等国以投资和贸易协定等方式,实现了全球产销一体化……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经济体,转变了跟从者的角色。

——《现代国际关系》

(1)材料一中 铁路 电报 的出现有何积极作用?(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的世界形势。(2分)
(2)归纳材料二中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3分)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 东方政治体系瓦解 的标志是什么事件?(1分)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趋势。(2分)
(4)综上所述,写出亚非拉地区国际地位有何变化?(2分)

28.

(10分)人类在与疫病的斗争中不断进步。
材料一
①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张仲景不顾自身安危,尽力救治病人。
五禽戏创编于东汉末年,有助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③两宋时期,政府在疫病流行时常向百姓施散医药。
④明朝的李时珍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疫病,无论病人贫富都精心治疗。
⑤我国古代民间发明种痘方法预防传染病——天花,这一方法后来传播到其他国家。
⑥康熙年间,面对疫情,政府免除租赋税,鼓励垦荒,恢夏生产。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3分。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古代政府有应对疫情的措施: (     )
我国古代医生具有高尚的医德: (      )
我国古人有预防疫病的做法: (      )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欧洲人主要凭借经验或想象对抗疫病。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等,充分揭示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西方医学逐渐凭借实验研究和对疾病实体的观察,建构起生物医学体系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细菌与传染病的关系,采用现代医学技术防治疫病,发明了人工减毒疫苗技术,研制成功狂犬病疫苗等。
(2)依据材料二,写出19世纪前后欧洲人应对疫病手段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1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实施免疫规划取得的成就。(2分)结合所学,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2分)
材料四 下图是2020年的一幅抗疫主题海报,其中的文字内容体现了人类历史上对抗疫病的经验和智慧。

 

 (4)综合以上材料,在①处补充一项符合主题的内容。(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