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口的政策、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36分)
材料一 西汉至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单位:%)
图15
材料二 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材料三 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大陆的相遇,肯定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个巨系统之间的交汇,而其中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玉米、南瓜、西红柿、马铃薯、蕃薯、花生等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也养活了更多人,因为马铃薯的单位亩产通常超过任何其它作物,其结果使它成为了穷人的保命食物。从爱尔兰、东欧、俄国,直到中国,这些美洲食物都使人口增长有了基础性保障。正是由于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从明末清初起,福建、广东、汉江流域等原本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区都被开垦出来(因为蕃薯和玉米不挑剔田地),为人口大增奠定了基础。当然,它也带来一个消极后果,即当地水土流失的加剧。在南部非洲,木薯和玉米革命性地改变了食物生产形势,立刻引起人口增加,并进而在许多地方导致国家级政治制度的兴起,因为人们已有足够多剩余食物来供养统治阶级。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四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五 毛泽东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 ,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相关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用
“地理大发现
”、
“美洲
”、
“欧亚大陆
”、
“人口
”几个关键词写一篇主题为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的短文。(12分)(要求:正确提取信息,史实准确,逻辑关系严谨,180字以内。)
(4)依据材料四、五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2分)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