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历史—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6 浏览数:261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指出: 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 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周王实行分封制B.秦国的商鞅变法C.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

《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刺史制度B.设立太尉C.设立御史大夫D.设立丞相

3.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记载了西汉一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下列记载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 B.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
C.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阅,使有列位焉 D.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4.

历史上的中国,各民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民族迁徙、人口的移动是经常发生的事。某一时期,中原汉族的举族南下和北方胡族的大量内迁使各民族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居住格局。这一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

5.

六朝时,扬州(广陵)屡经战乱,俗称 芜(荒芜)城 。唐中后期,扬州成为江南物产的集散地和中外富商巨贾的荟萃之所,繁荣冠天下,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六朝对江南的开发B.江南市镇经济繁荣C.长安和洛阳的衰败D.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6.

何忠礼先生认为: 科举制度在唐时尚属初创……公卿大臣有权公荐举人,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等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可见,他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C.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D.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7.

蹴鞠 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  )

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B.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C.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8.

下侧文本框是同学们在探究学习时总结出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唐朝的农业B.宋朝的商业C.元朝的外贸D.明朝的经济

9.

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统辖吐蕃地区,下设宣慰司等机构,对吐蕃地区进行深入统治,这种行政管辖方式,为明清两朝沿袭。这说明(  )

A.元朝开始接受中原体制B.不同民族的风俗逐渐趋同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D.南部边疆得到较多开发

10.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

时期

两汉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文学形式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小说

节选

群窈之

华丽,

嗟内顾

之所观

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

今宵酒

醒何处,

杨柳岸

晓残月

地也,你不分好

歹何为地,天

也,你错勘贤

愚枉做天

我见了女子便觉清

爽,见了男子便觉

浊臭逼人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文学形式

11.

鸦片战争后, 像允许建立租界、让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组织中外联防局等极为重要的决定,最初都是由地方(大员)做出的 ,只是在成为既定事实后,才呈递给省和中央政府最终核准。由此可知,当时清廷(  )

A.积极推动地方政治革新B.从人治走向法治C.近代主权外交意识缺乏D.对地方管理失控

12.

如下油画所示,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 半条被子 的故事,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  )

A.红军长征的危险性与艰巨性B.国民党统治下农民阶级的极端贫困C.日本侵华的残酷性和野蛮性D.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13.

1953年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性最大的疾病。这一举措的施行(  )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服务一五计划建设的开展C.促进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完成D.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完成

14.

1956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表彰了4700余名 提前完成并达到优等质量五年计划指标 和在 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 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这反映了当时(  )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涨C.土地改革提前完成D.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5.

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已是1.27万亿元,增长了210倍。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浦东 三十而立 主要得益于(  )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C.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D.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16.

下表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栏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B.海峡两岸实现 三通 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一国两制 已成为两岸共识

17.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指出,民主制是对大众自由的限制,实行民主制其实只是无政府状态,然后导致专制暴政。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也指出,民主制远远不是城邦的最好治理方式,更谈不上是穷人的政治。他们的观点反映出(  )

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缺陷B.民主政治不适合雅典城邦C.民众希望扩大民主的社会基础D.雅典知识分子重视人的价值

18.

一般来说,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这表明(  )

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B.军事远征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前提C.封臣没有任何人身自由D.封君和封臣有严格的权利与义务

19.

下图内容是对近代西方某部法律的描述。判断该部法律是(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美国1787年宪法

20.

下表所示为19世纪部分年份的英国报纸销售量增长情况。这反映出(  )

时间

增长率

18161836

33

18361856

70

18561882

600

A.经济发展使人们关注社会时政B.工业革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C.工业化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D.科技进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

21.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之所以被认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理由是(  )

A.没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B.没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C.没实行民主集中制D.没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

22.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在其第1章《贸易之复兴——1922年初的莫斯科》中提到: 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 这一描述(  )

A.反映十月革命推动经济发展B.折射出新经济政策激发生机C.真实呈现斯大林模式的成效D.说明广告不断推动经济发展

23.

关于冷战的起源问题,有意识形态说、国家利益说、文化差异说、个人因素说等,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学者沈志华依据解密的多国档案,认为美、苏经济体系的对立,使两国开始 分庭抗礼 。据此可知(  )

A.解密档案有助于历史研究深入B.后期研究成果比传统观点可信C.学派迭出不利于探索历史真相D.冷战是美、苏经济体系的对立

24.

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还经常一起召开会议呼吁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这些现象(  )

A.表明霸权主义日益不得人心B.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实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很大

二、材料题

25.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 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 ,同时, 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菜米,无有滞留 ,只有 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铭砖文字如下:含嘉仓东门,从南第廿三行,从西第五窖。合纳苏州通天二年租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耗在内,右圣历二年正月八日纳了。典刘长正纲录事刘爽仓史王花监事扬智丞吕彻丞赵瓖令孙忠令思寺丞知仓事张琮左监门王宜右监门贾立长上庞防押仓使孙亮监仓御史陆庆卿。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材料三  直到十六世纪中期,玉米就已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传入的农作物还有花生,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口。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铭文信息。如果要了解唐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还可寻找哪些类型的史料?
(3)根据村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依据史料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6.

中华民族 观念的形成,事关现代中国人自身认同,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鸦片战争以来, 亡国灭种 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推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 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 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民意检测

军警

律师

新闻

其他

未详

总计

把东三省让给

日本

2

2

7

3

4

20

38

去打日本

59

42

200

482

31

2

14

268

1098

依赖国联处理

2

5

10

1

3

3

21

抵制日货

5

18

4

21

2

3

3

56

一面用外交,

一面用武力

2

5

3

6

1

1

21

其他

1

5

3

10

合计

70

66

226

514

45

3

1

25

294

1244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周年纪念特刊》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

材料三  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提出该设想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列举抗战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