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江苏省淮安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40 浏览数:375

一、单选题

1.

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可知,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共同特征是(  )

A.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C.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D.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2.

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 。他的事业将世界推入了一个新的方向。 他的事业 是指(  )

A.灭亡波斯并建立亚历山大帝国B.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C.把整个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D.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3.

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 王在法上 ,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 王在法上 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 王在法上 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

A.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D.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

4.

(2021· 辽宁师大附中、丹东二中、抚顺二中等六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16)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推动欧洲近代科学产生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5.

6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宫廷节日、赏赐臣下等活动中耗费了大量精致奢华的丝绸制品。此外,拜占庭皇帝每年都向圣索菲亚大教堂及其他重要的教堂捐赠精美丝绸。这表明(  )

A.丝绸成为拜占庭人的主要衣料B.拜占庭帝国的丝绸生产能力较强C.拜占庭帝国控制丝绸贸易网络D.丝绸成为具有政治性的特殊商品

6.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B.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C.幕府掌握国家实权D.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

某遗址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的山脊上,遗址中有宫殿、神庙、城墙以及排水设施等。该遗址是(  )

A.阿克苏姆文明遗址B.罗马古城遗址C.大津巴布韦遗址D.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8.

(2021·浙江 七彩阳光 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一第二学期期中·11) 他们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这个水域要比大西洋宽阔得多。 材料中的 他们 是(  )

A.哥伦布船队B.麦哲伦船队C.卡伯特父子船队D.塔斯曼船队

9.

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贵金属从美洲源源不断流入葡萄牙,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购置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

A.促进了两国的社会转型B.推动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C.促使法国成为世界霸主D.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10.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材料体现的思想解放运动(  )

A.主张廉俭教会B.追求民主法治C.彰显人性价值D.提倡主权在民

11.

法国历史学家基佐指出:宗教改革 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对精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 。宗教改革中符合该观点的主张是(  )

A.肯定人性否定神性B.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C.追求现世幸福生活D.否定了宗教的绝对权威

12.

十三世纪的罗吉·培根认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靠几本古书是不中用的……所以到了文艺复兴末年,科学的精神依靠了罗吉·培根等人的提倡而日益发达。据此可知,近代西方自然科学(  )

A.重视对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重视实用性且应用性强C.重视实验和观察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轻视理论研究

13.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 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具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理论所引导。 材料中 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 (  )

A.彻底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提出建设工业文明的现代国家C.大力张扬人的价值尊严D.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

14.

有学者认为,英国 光荣革命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 的办法。这个办法是指(  )

A.剥夺国王一切权力B.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起责任内阁制D.首相拥有立法权

15.

下列漫画是对当今某国政治制度的生动描绘:一颗大树有三个树杈,其中一个树杈已被当前某个人所取代。漫画中所反映制度确立的法律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1787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6.

有学者指出: 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与这场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俾斯麦

17.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材料中描述的动力带来的影响包括(  )

A.人类开始进入到 蒸汽时代 B.英国掀起了 羊吃人 的圈地运动C.英国逐渐成为 日不落帝国 D.伦敦证券交易所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18.

这一时期,电力、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器的创制和使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C.垄断组织的出现和推广D.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19.

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在工厂里经常闻到许多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机油、棉尘及夜晚蜡烛等发出的恶浊气味……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疾病……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回答都是:棉织工厂的工人。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环境变迁影响人类生活B.化学工业污染影响人体健康C.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D.工业化使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20.

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又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著作是(  )

A.《资本论》B.《共产党宣言》C.《国富论》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1.

国家间一般以天然地理特征为国界线,导致下图中非洲国家国界线规整平直的原因是(  )

A.非洲各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B.丛林和沙漠等天然屏障的阻隔C.列强瓜分非洲时进行 地图上作业 D.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22.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说明美国(  )

A.与欧洲国家外交关系破裂B.支持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C.开始对拉美进行殖民活动D.意在加强对拉美地区控制

23.

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

A.意识形态的差异B.权力领土的争夺C.帝国主义的战争D.综合国力的较量

24.

1914年秋,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厮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曾沮丧地说道: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可佐证这一评论的是(  )

A.马恩河激战B.珍珠港事件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

25.

一战期间,14万华工成为中国派往世界的 使者 ,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荣誉。一战华工(  )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26.

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杜波斯写道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非洲。 这表明他预见了战后(  )

A.社会主义革命兴起B.民族独立运动高涨C.黑人民权运动盛行D.世界各地走向联合

27.

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 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世界作出榜样。 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巴黎公社(  )

A.成功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首次伟大尝试

28.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不高和组织性不强,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该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上文中 革命的第二阶段 (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促成了两个政权并存C.采取了和平方式夺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29.

列宁在一次报告中指出: 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 农民起义 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C.固定粮食税的征收D.义务交售制的废除

30.

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弹的爆炸……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 材料上";他领导的运动(  )

A.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立状态C.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D.使本国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31.

阅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起点

主要的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1941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A.各位学者主要观点趋于一致B.国际学者的观点更为可靠C.现有史料无法说明二战起点D.同一事件有不同维度解释

32.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这一政策是(  )

A.杜鲁门主义B.北约的建立C.马歇尔计划D.欧洲的联合

33.

下图是创作于1949年的一组漫画《两国民众逐渐疏离》。漫画中的两国是(  )

A.美国和苏联B.英国和法国C.中国和日本D.东德和西德

34.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 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 。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华约的建立 ②俄罗斯的强大 ③中国的崛起 ④欧盟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5.

下图为苏联某个时期 玉米全速前进 的宣传画。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此画出自赫鲁晓夫时代B.未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C.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D.片面追求玉米种植速度

36.

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在关于产品的国内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同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关贸总协定致力于(  )

A.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B.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金融霸主地位
C.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D.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集团组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7.

阅读《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是(  )

项目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153%

112%

123%

163%

208%

通货膨胀

153%

439%

111%

191%

325%

A.福利制度 弊端日显B.经济滞胀 现象出现C.民权运动 逐步兴起D.国家干预 继续强化

3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感慨道: 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 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

A.世界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性

二、材料阅读

39.

商品流动见证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牙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
棉花对于英国来说是如此重要……英国成功的秘诀有双重因素。首先,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在这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其他地方技术不太先进的制造商的竞争。其次,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生产的全部棉产品中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
1786年,美国的种植园主开始大量种植棉花……1793年,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19世纪,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购买大量奴隶。直到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存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必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推动 大帆船贸易 兴盛的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内燃机发明带来的影响。(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 战略的时代背景,指出 崭新的时代内涵 是什么。(3分)

40.

20 世纪以来国际秩序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 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 因此,这一条款规定: 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为二战的重要成果,二战后期确立的国际秩序依然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基础,由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现实,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使之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与发展,并能够可持续地维护和平。

——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

材料三
国际主义联合的出现构成了20世纪民族独立与反霸权运动有别于19世纪的重要特性,并真正将这一运动导向了一个新的、试图建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方向。换句话说,与那种西方中心的、试图通过自上而下制度设计而达成的 世界和平 构想不同,来自第三世界的反抗政治实践,通过不断的抗争与联合的形式,自下而上地保卫并推进了《联合国宪章》中所保证的平等权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而自上而下制定的那种新世界平等理想,不断遭到来自强权政治与实力政治的挑战。

——殷之光《国际主义:从第三世界独立历史出发的普遍性世界秩序叙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3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 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 的实质,并概括材料二对它的评价。(3分)
(3)据材料三分析第三世界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特点,并指出其推动新秩序建立的方式。(3分)
(4)结合所学,归纳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