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4 浏览数:730

一、选择题

1.

小明在自主学习时,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收集到如下材料: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与材料所涉事件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孝公与商鞅B.唐太宗与魏征C.宋高宗与岳飞D.明成祖与郑和

2.

下图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与强化示意图。其中相关措施不符合史实的是 (  )

题13图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蓄积深厚。以下文化成就与人物搭配恰当的是(  )

A.司马迁——《史记》B.贾思勰——《兰亭集序》C.毕昇——《窦娥冤》D.徐光启——《天工开物》

4.

三五年十月,新旅团旗扬,十二个小儿童,勇赴国难,离别爹……”这曲《新旅赞歌》讴歌了淮安的一群小学生于1935年奔赴全国进行爱国救亡宣传的感人事迹。这群小学生 离别爹娘 的时代背景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D.大小军阀混战,割据纷争

5.

根据下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  )

题16图

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一国两制

7.

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他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是 真正的粮食英雄 。他是(  )

A.袁隆平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

8.

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

9.

观察下图分析,引起英国就业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

题20图

A.光荣革命B.殖民扩张C.三角贸易D.工业革命

10.

他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漫长的四年斗争中,他始终坚持一个不动摇的信念。 材料表明 信念 是(  )

A.贏得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废除奴隶制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1.

下图为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1994年、2005年和2012年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变化柱状图表。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

题22图

A.工业化B.城市化C.信息化D.全球化

二、材料题

12.

开放交流促进文明繁盛、人类进步;封闭保守阻碍文化交流、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题26材料一图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材料二  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 十三行 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四  2013年, 一带一路 进入世界视野。六年来,中国与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成果。到2019年7月,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

——八下《中国历史地图册》

(1)材料一中 汉代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 主要是通过哪一陆上交通道路实现的?这一道路的开辟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 非常繁荣 的原因是什么?为管理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消极影响。(2分)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 一带一路 的认识。(1分)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 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馆的新的一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哪一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合, 我们参战 的目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我国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历史性决策的实施?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14.

近代以来、欧洲的发展起伏跌宕,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中古峨特式(哥特式)之建筑雕刻, 实有不可及者。而当时则不著作者之姓名,盖个性之没入于群众也久矣。反之而文艺复兴时代,则个性发展极其度。……偶像破坏矣,旧者去,新者不来,而代之以无数之新头脑,奔逸驰放,各极其致,真蝉蜕时代之大观也。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题28材料二图

材料三  1914年秋,英国外文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欧洲联盟(欧盟)于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到2013年,欧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城性国际组织,主张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欧盟的独特作用,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材料一中 偶像 指的是什么? 无数之新头脑 共同宣传的是哪一核心思想?(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2分)
(3)材料三中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开始于哪一战争?据材料写出二战后欧洲霸权削弱三个方面的表现。(2分)
(4)指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实力的增强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