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历史—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4 浏览数:552

一、选择题

1.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如图③处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古人类遗址,在遗址处,发现有碳化稻谷、耒耜、猪纹陶器、木结构水井等。据此判断,这一遗址的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

诸子百家对于统治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由春秋战国走向天下一统的过程中,法术首先奠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基础。 法术 的核心内容是(  )

A.为政以德B.兼爱 非攻 C.无为而治D.中央集权

3.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B.分封制度的排行C.法律制度的严酷D.基层管理的状况

4.

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5.

季羡林先生曾说: 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 这段话说明(  )

A.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中心B.丝绸之路是一条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D.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政治变革

6.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消除汉族、鲜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交融,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叙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

A.背景B.目的C.内容D.影响

7.

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 西自黄河东至准,绿阴一千三百里……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liü)”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贞观之治B.大运河开通C.安史之乱D.隋朝的统一

8.

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

A.社会贫富差距悬殊B.对外交流影响社会习俗C.民间手工业很发达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9.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C.北宋从事海外贸易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10.

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高宗初年表现尤为突出。那时,南宋政府的年收入不满1000万缗(缗:古代铜钱计量单位),而市舶收入已达150多万缗,竟占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15%。材料说明(  )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B.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
C.海外贸易是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D.航海技术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11.

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

12.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13.

下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

品种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注

玉米

16世纪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番薯

16世纪

自菲律宾传入中国

马铃薯

17世纪

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14.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朝代

秦国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颁布推恩令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废丞相、 设内阁

设军机处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统一C.加强监察制度D.推进民族融合

15.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它 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A.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C.根除了外国侵略者势力D.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先世界

16.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 。材料中导致中国 国将不国 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20周年时说: 自这一事件后,中国学生和青年在唤起民众的活动中开始起着 先锋队的作用 下列描述符合这一历史事件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

18.

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统一战线破裂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D.北伐战争进行

19.

中国共产党曾想向俄国学习,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失败。毛泽东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开创了一条有别于 城市中心论 的革命道路。材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 城市中心论 B.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基础好C.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D.中国共产党自主探索革命的道路

20.

九一八事变后,党提出: 反蒋抗日 ;西安事变后,又提出: 逼蒋抗日 ;七七事变后,决定 联蒋抗日 。党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主要依据是(  )

A.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的立场B.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国共政治立场没有分歧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1.

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解释。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D.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2.

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 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 大规模的运动战 应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

23.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24.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土地改革后B.西藏解放后C.一五计划完成后D.三大改造完成后

25.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 兴奋心情 的主要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26.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这一 共识 主要是指(  )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B.实现两岸直接 三通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7.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和平共处C.求同存异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28.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29.

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写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材料中赞誉的 是(  )

A.王进喜B.邓稼先C.袁隆平D.钱学森

30.

以下是某班制作的 云展板 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  )
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020年6月,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A.核能利用B.走向太空C.大国外交D.军队改革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此次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而日本,则从中国的遭遇中震惊而自强,自己起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城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 此次战争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你同意 此次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 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技著作

日期

成书过程

___________

汉朝

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

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

对症治疗,提出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

开创者。

《农政全书》

明朝

徐光启大量引用古代农业文献,还试种甘薯等取得成功,

根据自己的经验推广,并在书中加入此类独特研究成果。

《天工开物》

明朝

宋应星全面总结古代多个部门的科技成果,亲自考察瓷器、

蔗糖等制作工艺并录入书中,还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对技

术数据进行定量描述。

(1)从以下著作中选取正确内容填入材料一相应的位置。(填序号)依据材料一,概括三部著作成书过程的共同点。①《伤寒杂病论》②《齐民要术》③《本草纲目》④《天工开物》
材料二  人类的起源既是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说: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

——摘编自萧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劳动的作用。
材料三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在1956年开展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中,劳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战线,很多是提前完成计划规定指标的先进生产者。

——摘编自姚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1956年劳模评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次劳模评选的条件。
(4)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认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之不信任政府且怨毒政府也,其程度已日积而日深,其范国则日煽而日广,既已习闻先圣昔贤 诛民贼、仇独夫 之大义,又熟视近世史奋斗决胜之成效,故革命思想不期而隐涌于多数人之脑际,有导之者则横决而出焉。而其最大之起因,固无一不自政治腐败来也。

——摘自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 ……它将中国旧社会经营了千百年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完全打乱了。……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党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作者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是什么?从材料中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 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 是什么?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202111231950194247
(1)材料中 开天辟地 指的是中共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