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河北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1 浏览数:1128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在制度和器物层面已能见到礼制因素,史前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也发现有与礼制相关的遗存。这说明(  )

A.南北文化相互交流B.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C.礼乐制度日趋成熟D.早期社会初具规范性

2.

春秋时期,社会变化之一就是在政治上出现了 公室 私家 的争斗,鲁国一度出现 公室卑,三桓强 四分公室 的现象,再有齐国的 田氏代齐 、晋国的 三家分晋 等。这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生产持续发展B.民族交融逐步加快C.分封体制不断强化D.思想文化日益繁荣

3.

东汉在选官上出现 公卿尤以辟士相高 的现象,有 通儒 之称的卓茂习被征召为丞相府吏;博学好词章的蔡邕 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 ;又有 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 。这一现象(  )

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B.加强了中央选官用人权C.加速了地方势力膨胀D.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

4.

南朝刘宋时期的占山护泽令规定 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 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少,依限占足 ;在之后又下诏 先占不足者的普通百姓,可依法占足山泽 。据此可知,该措施(  )

A.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局部限制了土地兼并C.破坏了九品中正制D.加速了经济结构转变

5.

宋朝人观察到,他们身处的时代,跟往昔很不一样,宋代之前是一个静态社会,人们基本上都待在家乡老老实实种田;他们所处的宋朝却是一个动态社会,很多人都成了游食于城市的浮客。这反映了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重农抑商遭到摒弃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阶层流动不受限制

6.

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行《教民榜文》,宣讲 圣谕六条 ,强调以里甲为基础在基层推广教化;永乐年间,明成祖将《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令人诵行;正德以后,一些硕儒乡绅倡行乡约,视乡约为维持地方秩序之妙方。这说明(  )

A.官方意识形态推广缓慢B.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强化C.基层管理出现根本变革D.儒学教化功能发生异化

7.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 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长技者,则曰 糜费 ,苟有议翻夷书,刺夷事者,则必曰 多事 ’。这从侧面反映了(  )

A.近代社会变革步履维艰B.中国近代化已经起步C.师夷长技成为国人共识D.实业救国阻力重重

8.

有学者把城市的主要功能由政治军事转向经济称为 都市革命 ,而武汉便是 都市革命 的典型产物。能论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地处江汉之会B.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C.汉阳铁厂的兴办D.武昌首义

9.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异常活跃,有激进和保守二派之分。各种政党分化组合,党派林立,国民党力量强大,曾一度在国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受执政者打压,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由此可知(  )

A.共和制度丧失生命力B.民主政治不合时宜C.专制政体扩大影响力D.政治革新道路曲折

10.

表1是1920—1936年中国重工业发展情况表, 根据表1判断(  )

表1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

30000

1936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

556347

增长率

12330%

845%

119%

17540%

A.民族工业增速缓慢B.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C.经济结构日益合理D.已经扭转工业落后局面

11.

重庆谈判后,国民党对与其意见相左的进步媒体进行无情打击,仅1946年秋就以逮捕所谓 共党嫌疑分子 为名先后查封进步报刊265家。对反内战独裁的民主党派人士屡屡施以威胁和殴打,对民间异己声音进行暗杀和遏制。这些做法旨在(  )

A.坚持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满足专制独裁的现实需求C.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D.抵制共产主义的思想渗透

12.

图1、图2是近代中国两次战役形势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1                                                                       图2

A.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建设B.国统区政治腐败和经济崩溃C.国共双方和谈彻底破裂D.国共双方实力对比发生逆转

13.

1949—1954年,有1424名留学归国人员历经坎坷挫折和百折不挠的斗争回到祖国,其中多数从欧美回来;50年代末回国人员增至2500名。这主要是由于(  )

A.建设国家的家国情怀B.社会制度文化差异C.外交孤立局面被打破D.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14.

1957年,毛泽东说: 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1961年他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 如何搞社会主义还要积累经验,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接受。 这反映了(  )

A.意识形态对抗不复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C.国家建设需要全球视野D.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15.

1983年底,全国80%的社员参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直接参与供销社的管理。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62000多名农民当选为供销社正、副主任。供销社恢复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联营。出现这一现象得益于(  )

A.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行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C.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2 宋代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江南地区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率

户数

农村劳动

力人数

户数

农村劳动

力人数

太平兴国五年

349283

890672

6418500

16367125

540%

元丰元年

1120331

2856844

16603954

42340082

670%

崇宁元年

1265762

3227693

1811345

46190560

690%

——摘编自武建国、张锦鹏《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材料二
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 烧畲山于山岗 教民焚燎而种 ,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内容反映的问题及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8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北洋时期的关税收数,海关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2年为3997万余两(关平两),1913年为4396万余两;一战期间收数减少,每年只为三千七八百万两(1915年为3674万余两);一战结束后,1919年达到4600万余两;此后逐年递增,1926年达到7812万余两,约比1912年增加1倍。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

材料二

表3 1912—1936年中国钢铁业人均占有量情况表(单位:公斤)

年份

生铁

1912

0099

006

0004

1936

8496

088

1725

图3 1936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钢产量人均占有量示意图

注:1936年在进口总值中,我国钢铁占9.8%,石油、染料、机器、车辆、船舶等的自给率低,需大量进口。

——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税收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民国前期中国工业的发展。(7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恢复发展国内贸易的同时,国家也积极开展了对外贸易,促进内外交流。国家实行了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由国家贸易部统一管理外贸业务。在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 封锁 禁运 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一方面把对外贸易的重点转向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并积极开展同亚非国家的贸易活动,另一方面利用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在 封锁 禁运 问题上的矛盾,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活动。到1952年,我国已先后同苏联、印度、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或发展了贸易关系。该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64.6亿元。而且,从1950年起,我国就扭转了长期入超的局面,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顺差。在进口货物中,奢侈品几乎绝迹,国家建设所急需的生产资料得到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陈国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简史(1949—1994)》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外贸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九五七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一百零四点五亿元,比一九五二年(六十四点六亿元)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二。在贸易构成上,一九五七年我国出口贸易额构成:生产资料占百分之九十二点七,消费资料占百分之七点三。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充分利用对外贸易来进口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加快经济的发展。在出口贸易额构成上,工矿产品的比重逐渐增加。一九五二年工矿产品出口额在全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百分之十七点九,一九五七年则提高为百分之二十八点四。工矿产品在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提高说明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材料三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这是毛泽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定的一个重要方针。进行经济建设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只要有可能,尽量争取同一切国家发展经贸往来,发展国外市场。……早在1954年,他就指出: 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

——摘编自《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自力更生和对外交流关系的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8分)

1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鉴于宋代财政上的入不敷出、长期大规模的长途军需供给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应因势利导,达到官民共利;从直接全面垄断到间接部分垄断,从而出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博弈均衡,在经济上从政府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并在治理中尽可能地克服官办特有的低效率带来的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降低政府管制成本,同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和产品质量,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简单再生产能力,避免社会与政府的对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增进共同利益,对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基于市场性政策工具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调整的原因与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6分)

2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在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在受降仪式上郑重宣告: 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中国主权之下。 台湾著名作家吴浊流说: 五十年的皇民化运动,只不过一天就给一笔勾销了。

——摘编自刘中威、齐雪《台湾同胞抗日五十年简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湾光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光复历史意义。(6分)

21.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欧文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一切价值的基础。通过在新拉纳克工厂的经营与计算,欧文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这在社会主义史上是第一次。
欧文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产品价值比他们消费的价值要大得多。工人生产的剩余产品被资本家占有,变成了利润,这样的结果是不合理的,工人有权享有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在欧文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公社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的原则。由于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不会产生贪欲,这样便克服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中禁欲主义的倾向。欧文提出,在从现存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这是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将过渡时期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形式区分开来,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孟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纪念<乌托邦>发表五百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文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