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考历史—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6 浏览数:536

一、选择题

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我们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材料意在说明华夏族(  )

A.相互杂居交融多元一体B.诸夏并存邦国林立C.炎帝黄帝成为华夏始祖D.炎黄部落分布广泛

3.

明朝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图文并茂的科技著作,右边插图应出自于 (  )
202112112316404228
《倭国造银钱图》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盛世滋生图》

4.

16世纪初的明弘治年间,苏州吴江县只有两个市镇,到16世纪《倭国造银钱图》中期的嘉靖年间,吴江县已有十市四镇。吴江市镇的大量涌现主要得益于(  )

A.人口的迅速增长B.著名商帮的出现C.商品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的刺激

5.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 (  )
202112112316404228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A.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B.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C.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D.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6.

“(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 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  )

A.提出了三民主义B.推翻了封建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领导了国民革命

7.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已占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因而获利丰厚。1917年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因此全年获利银两76万,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这表明大生纱厂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最终解体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8.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确立了一项基本制度,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D.特别行政区的制度

9.

下图是1960年春王进喜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 铁人 。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
202112112316404228

A.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B.助人为乐的社会风貌C.诚实守信的价值追求D.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10.

16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但不可否认的是,意大利此时已经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严重的道德危机中间,就是最好的人也逃脱不掉。 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文化思想繁荣B.全盘接受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弊端C.对基督教义的信仰出现空前危机D.人文思潮引发个人主义过度泛滥

11.

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流向

物种

从美洲传出

玉术、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

羊驼、美洲鸵等

传入美洲

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黄瓜、豌

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A.美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C.郑和下西洋拓展了世界市场D.新航路开辟导致殖民扩张

12.

数据统计分析是研究历史的常用方法。下表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导致增长率趋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11960

19611970

19711980

10.25%

6.45

4.95%

A.新经济政策成效甚微B.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加快C.苏联模式的长期影响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13.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材料反映美国率先发动 冷战 的主要目的是(  )

A.称霸整个世界B.建立反法西斯联盟C.遏制共产主义D.构建美苏两极格局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有(  )
①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②美国开始釆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③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④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1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正可谓百年艰辛,百年辉煌。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举出中外历史上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两件大事。(2分)
(2)阅读下列材料: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材料中 边界红旗子 指什么?毛泽东在此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3)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53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56

三大改造完成;中八大召开

1978

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4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001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上表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两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并据表概括说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5分)
(4)综上所述,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认识?(2分)

16.

世界近现代史上,欧洲的国际地位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二  英、法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了。战后印度等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也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英国决策者已经预见到,战后的国际舞台将会出现美苏 两个巨人 ,而英国将 央在两块大磨石之间,被置于最不舒适的处境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2)据材料二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带来的影响。20世纪60和90年代,西欧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以恢复 往日的地位 (4分)?
(3)综上所述,概括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