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8.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7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李雪山先生全面梳理了甲骨文中有关方国、封国名称,用青铜器铭文等材料与甲骨文对勘,以及卜辞同版或关联的记载推定方国、封国的具体地方;通过对甲骨文中所见的侯、伯、公、男、田、卫、亚、子、妇等诸称是否为爵称的缜密分析,判断封国应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

2.

《梁书》卷十一《吕僧珍传》载:吕僧珍 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姊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 材料反映的是(  )

A.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市场布局出现新变化C.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D.城市商品经济水平发展不高

3.

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  )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4.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收藏一幅中国明朝中叶的彩色航海地图。该图绘制的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今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列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航海图上清楚地绘制出了明朝中叶中国帆船经常使用的6条东洋航路和12条西洋航路,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此对这一时期明朝贸易得出的认识是(  )

A.朝贡贸易始终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唯一形式B.明朝对外贸易一度活跃C.外贸的政治目的服从于经济目的D.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

5.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  )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D.人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

6.

许倬云说: 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五四运动领导者本身,主张打倒宗教,其实是要回归中国的人文精神。由于要打倒中国的传统,并没有把中国的人文精神转移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资源。 他认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 偏离了方向 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B.挽救民族危亡是当务之急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D.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漠

7.

计量史学是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实、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史料来源,目前已形成国际流行的史学派别。导致图6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图6

A.中央苏区面积扩大、人口增长B.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C.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日益加强D.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8.

1950年,对苏南1772个乡的统计显示: 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

9.

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出: 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10.

罗斯福新政曾使美国迅速摆脱经济危机,但其新政立法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立法违宪。罗斯福在获得总统连任后,要求增加最高法院法官数量以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 法院改组计划案 宣告失败。这说明(  )

A.经济危机已经基本解决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

11.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 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

A.创建经济共同体B.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C.谋求和平与发展D.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期间,英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2%,却具有相当于全世界40%~60%的现代工业能力。英国纺纱业的机械化,比单个生产力提高了300至400倍。……伦敦是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政治中心和新闻中心。可以这样说,造船技术、蒸汽机和动力织机不断改变世界均势,蒸汽机和动力织机把英国推到19世纪世界领导国的地位。

——《英国百年经济奇迹》

材料二 马嘎尔尼使团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 奇巧淫技 ,并认为 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而且,清朝政府对于英国人将各类专家的名字放在使团官员前面而感到大惑不解: 此项人等,既称官员,何以名列在天文、医生之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材料三 在《盛世危言·后编·自序》中, 郑观应明确指出, 商战重于兵战 ,兵战固不可忽视,但是 ,商战才是真正重要的,是 。要进行商战,必须有大量丰富而价廉物美的商品进入市场与外国资本主义竞争,而这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做后盾。

——《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 世界领导国 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态度的变化。(17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历史图片是历史事件的直观记录,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3408.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指挥战斗                                             李宗仁在台儿庄大捷后的留影
图9
根据所学知识,提取图片的相关信息并予以说明。(12分)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神宗实录·万历十八年二月》中对一条鞭法的说明为: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丁粮必输于官。

——《神宗实录》

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税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 一条鞭法 的推行。
(1)根据材料一,概括 一条鞭法 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改革的影响。(6分)

1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6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发动了3场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然而,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争的后遗症。由此看来,……把阿富汗和伊拉克分裂成几个国家可能就会避免恐怖活动和游击战。虽然这是犯罪,但是经常犯罪的美国是不介意多犯几条罪的。

——(美)R·G·格兰特《现代战争》

材料二 美国军事战略主要采取两种手段:一是直接利用战争或军备竞赛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使美国的霸权系数加大;二是借助战争削弱其他国家的经济实力,使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增强,实现全球霸权。军事战略不仅是达成经济目的、捍卫美国霸权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应对其他潜在竞争对手的手段。

——《揭开美国对外政策的迷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外发动的几场战争造成的恶果,并分析美国为什么 不介意多犯几条罪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军事战略实施两种手段的根本目的,举例说明美国两种军事战略手段取得的成功。(7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 作为一名决策者,邓有两个突出的长处:他目光远大。他规定,对所有计划与建议的可行性都要先进行试验。……对可行性进行试验是与邓……使用的口号 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一致的。坚持这两个口号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社会主义,而表明在邓的思想中,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是与繁荣富强相联系的(这是马克思的观点),他要用各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繁荣富强。他不想让那些没有参与过社会与经济实践而只是在办公室中勾画蓝图的人来实现他的计划,也正因为如此,一些非共产主义作家称他为实用主义者。

——【英】伊文思《邓小平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制度创新?(6分)
(2)结合材料,评述邓小平 两个突出的长处 。(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