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茂名化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11月份调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2 浏览数:810

一、单选题

1.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以下能体现这一学派主张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

北魏实行均田制,每一丁男丁女在及丁年龄内可授露田40亩,备耕田40或60亩,每一丁男另授桑田20亩,子孙可以承袭,具有永业性质。据此可知,北魏均田制(  )

A.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有利于江南的农业开发C.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D.目的是对无主荒地开发

3.

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 奇才异行 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 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由此可知(  )

A.追名逐利成为社会主流B.士人群体的地位急剧下降C.传统重农抑商观念被抛弃D.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

4.

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乾隆帝更是提出了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中华统绪,绝不断线 的观点。这反映了(  )

A.清政府努力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B.君主专制空前强大C.清朝皇帝对外族文化的喜爱认同D.中央集权日益发展

5.

1865年上海口岸贸易出现了新的增长,英国领事在某报告中称: 制成品——同前几年比较,……几乎每项商品的进口数量都大大超过了1864年的进口数量。……金属——1865年对进口商来讲是个好年头,因为需求普遍超过了供给。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洋务运动深入开展C.国内局势有所缓和D.五口通商后的影响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具有进步觉悟的知识分子从日文翻译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介绍进程。图1为1901—1912年翻译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刊发数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图1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B.中国开始从欧美转向从日本摄取新学C.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起伏性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口的德制热水瓶和在沪日资热水瓶厂的产品占据上海市场,1936年民族资本永生热水瓶厂创建,紧紧抓住 选料、工艺和制造三个环节 ,质量要求达到 瓶底圆浑、胆尾壁厚、瓶口平滑、镀银均匀、真空洁净 ,其生产的热水瓶胆 很得商业部门的赞赏和广大用户的欢迎 。这反映出民族企业(  )

A.立足市场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B.产品质量已超过外资企业产品C.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正日益密切D.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8.

《新华日报》创刊后,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每个 五四运动 纪念日,都会登载各类文章以纪念五四运动。图2为1938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纪念五四》内容摘录。这些纪念文章(  )

A.有利于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表明国共力量的对比变化趋势加强C.抨击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D.反映了五四精神内涵已经彻底改变

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最能体现以上说法的是(  )

A.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关系的过渡B.一五 计划改变了当时的工业布局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D.双百方针造就文化艺术的大繁荣

10.

练摊 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 练摊 个体户 倒爷 一样都是贬义词。下乡知青返城后在路边摆摊出售 大碗茶 ,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 合法 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 练摊 等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D.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1.

古罗马最初的社会未能形成完整的守信观念,法律并没有正式赋予诺言以强制力,除非这种诺言是以庄严的仪式进行。人们确信法律上的契约只能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来建立,要使用确定的程式化语句将其庄严说出,并执行法律规定的动作。这表明罗马法(  )

A.蕴含了诚信的理念B.不能适应社会发展C.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强调口头式的宣告

12.

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出口商品总额在其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71年达到了3/5。与此同时,英国的煤产量从1850年的4900万吨增至1870年的1.1亿万吨,动力机械由1840年的35万马力增至1870年的90万马力,1850—1870年的棉花消耗量从5.88亿磅增至11亿磅。这表明(  )

A.英国已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B.英国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增强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对外贸易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高涨

13.

表1是欧美四国生铁、钢、煤产量的统计数据。对丙国1871年、1891年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

表1 欧美四国生铁、钢、煤产量的统计

生铁产量/千吨

钢产量/千吨

煤产量/百万吨

1871

1891

1871

1891

1871

1891

860

1897

80

740

13259

26025

1665

9203

69

4277

295

1409

1564

4641

521

2352

370

942

6600

7499

600

3200

127

186

A.国内市场不统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国内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C.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D.新技术应用滞后导致发展速度下降

14.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上述变化(  )

A.源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说明应建立国际新秩序C.要求调整世界统治秩序D.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发展

15.

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混杂、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黑色幽默派的出现(  )

A.反映了当时人们苦闷彷徨的精神危机B.折射出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C.表明现实主义文学引起了人们的共鸣D.是文学艺术在特定时期的自我调节

16.

图3是前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的宣传海报,题为《面向未来》。海报上列宁正挥手指引人民面向未来,背景是冒着浓烟的烟囱和巨大的工厂厂房。该海报(  )

图3

A.展现了当时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B.反映了该时期国内形势的变化C.体现了浪漫主义流派的艺术特征D.展现了前苏联工业化的杰出成就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 镇市 ,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 草市 ,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
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 卫星城市 的特大城市。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乾隆二十七年《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 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 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宋代市镇相比,明清城市发展出一种怎样的新道路,指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影响。(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开展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加强了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卫生、疾病防治方面的控制和管理。期间,联邦层面的公共卫生管理也开始起步。美国城市死亡率的下降速度超过任何时期。柯立芝执政期间,联邦政府一度放松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法令制定和管制。但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城市居民更是对公共卫生的热情持续高涨。20世纪30年代后,政府干预,尤其是联邦政府对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持续扩大。二战后,关注居民健康的医疗保险改革和医疗补助计划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关注的主要内容,历届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也展开了众多立法和措施,其干预范围持续扩大,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论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卫生改革》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发展始于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得到较大程序上的改善。清末新政中建立起了卫生行政制度,直到民国初年,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仍是个空壳。中央和地方的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内政部下置卫生司,掌管卫生行政事宜;1928年改设卫生部;1931年4月,卫生部缩改为卫生署。这一时期,卫生行政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南京国民政府卫生最高机关的统领下,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起了大量的卫生机关以及颁布了一系列的卫生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卫生制度,基本建立起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但受制于社会环境,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始终没有长足有效的发展。

——摘编自聂春燕《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及其制约因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发展的因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以往我们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三种惯常的态度。在此,请允许我打个不严谨的比方。第一种是抱怨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总是在哭,总是在闹。第二种是撒泼心态,凡事讲打,打不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第三种是献媚心态,它跟前面两种心态正相反,在它看来,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

——据张呜《重说中国近代史》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旧学制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和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班、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初级学校修业6年并分为初小和高小的规定,使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为改正这些缺点,废除旧学制的弊端,维护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人民政府决定实行新学制。规定小学改行5年一贯制,技术学校被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等教育分初、高两级,修业各3年;专业工农速成中心修业3至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2至4年;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大学和专门学校修业年限为3至5年,专科学校修业2至3年,专修科修业1至2年。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

——摘编自孙泽学《中国通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原因及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意义。(4分)

2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拟就并予以公布。4月4日,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和英国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在美国国务院会议大厅举行北约签字仪式。
《北大西洋公约》的内容包括一个简短的序言和14项条款。它宣布,任一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最重要的是第5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承担 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在内。8月24日,各缔约国均按照本国的宪法程序完成批准手续,至此,《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这是美国所组织的最大的一个军事同盟,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背景及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分)

2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李光地(1642—1718),福建泉州安溪县人,是康熙朝的重要辅臣。耿精忠公开叛乱后,李光地密上《蜡丸疏》,向朝廷献破敌平叛之策。李光地还力排众议,建议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出兵统一台湾。康熙帝亲政后,李光地作为重要辅臣,积极进言献策,并在康熙帝的支持下付诸实践。李光地把禁革卖官与整饬科场看作防止吏治腐败的两件大事,在他的坚持下,卖官、科场舞弊等问题得到了积极解决。李光地力主废除满族特权,实行满汉法律平等。此外,他制定的 轮蠲法 得到采纳,成为康熙朝息养生民的重要措施。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期间,负责治理子牙河和永定河水患,取得成功,且所采取的以疏导浚深河道为主的经验,被推广于黄河和淮河治理。李光地受命编纂《朱子全书》《御纂性理精义》等书,既是清政府维系社会人心的工具,亦促进了满族汉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延续。

——摘编自苏黎明、林华东《全球视野下的李光地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光地得到康熙帝重用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概括李光地的主要贡献。(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