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34 浏览数:703

一、单选题

1.

“(西周)分封出去的邦国,按 授民授土 的原则,仍是 有其土、田、人民 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材料表明周朝(  )

A.强化血缘联系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封邦建国D.推行礼乐教化

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建立后,在圜钱基础上实现了货币样式的统一。该样式为(  )

A.半两钱B.布币C.银元D.刀币

3.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强调发展农耕经济,限制商业发展。它最早开始推行于(  )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4.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在这里,荀子曾经三次担任 祭酒 ,见证了德治与法治之争。以下不属于德治思想的观点是(  )

A.为政以德 B.以吏为师 C.仁者无敌 D.非礼不成

5.

汉武帝是以 雄才大略 而著称的帝王。同时代的经学家刘歆有云:“(武帝)招集天下贤俊,与协心同谋,兴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之祀。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 与这段评价无关的举措是(  )

A.诏令官员举荐人才B.消除地方势力的隐患C.提高商人政治地位D.设立中外朝加强君权

6.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材料中的 倭国 位于今天的(  )

A.朝鲜半岛B.日本C.阿拉伯地区D.欧洲

7.

为了争夺地方选人权,魏王曹丕继位后,听从司空陈群的建议, 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总其议。 这种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

8.

唐朝以来,与周边民族保持着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宾客接待礼仪。据(宋)王溥《五代会要》记载, 蕃客朝贡使至,____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 ____处指代的专门机构是(  )

A.大鸿胪B.鸿胪寺C.宣政院D.理藩院

9.

某法典在编撰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提出: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被称之为礼法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该法典是(  )

A.《九章律》B.《唐律疏议》C.《大明律》D.《大清律例》

10.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户籍情况如下: 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当是时,天下主客户:自至道末四百一十三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三万九千三百三十一,客户不预焉。 该时期是(  )

A.战国B.汉朝C.宋朝D.元朝

11.

《元史》记载: 晋王也孙铁木儿以诏赐钞万锭,止给八千为言,中书省臣言: 帑藏空竭,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臣等虑财用不给,敢以上闻'。 由此可见元代行省(  )

A.拥有了财政独立权B.承担向中央缴纳赋税的义务C.由中书省直接管辖D.体现中央对地方的间接管理

12.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法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自此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这表明(  )

A.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明朝以前推行的 重农抑商 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C.新航路开辟后白银从欧洲大量涌入中国D.张居正的 一条鞭法 推动白银合法化

13.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朝代

赋税制度

意义

唐朝

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前期保证了农时,后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明朝

一条鞭法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清朝

摊丁入亩

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A.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进一步减弱的趋势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14.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举行了参众两院议会首次选举。经统计,两院席位的选举结果如下:民主党得到24席、统一党得到24席、共和党得到175席、国民党得到392席、跨党和无党者得到255席。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共和制在中国的诞生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选举的基础广泛

15.

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 ,中国古代的 官吏 称谓也逐渐被 公务员 代替。这一改变出现于(  )

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6.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向政协代表作《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时提出: 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 据此可知,周恩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提出和帝国主义者达到妥协D.首倡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掀起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图中第二次建交高峰(1972年)出现的原因(  )
①毛泽东提出 另起炉灶 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8.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这一历史性决策始于(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19.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某部法律文献目录局部图。该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它的特点有(  )
①奠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②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③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④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

“(斯巴达的)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这段材料表明(  )

A.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B.斯巴达国王主持公民大会C.希腊城邦国家大都实行君主专制D.斯巴达政治制度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

21.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与教皇博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联合拥护国王的势力,召开了由三个阶层代表组成的首届三级会议。这三个阶层不包括(  )

A.教士B.贵族C.市民D.骑士

22.

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打击异己。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指出肺循环的基本事实,被天主教徒与新教徒都视为异端邪说,后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 异端 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由此可见(  )

A.西班牙王权凌驾于罗马教皇之上B.基督教成为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C.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D.违背基督教伦理和教义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

23.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条约规定,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 。这些规定的出台,对欧洲近代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24.

意大利法理学家贝卡利亚提出: 即使严酷的刑罚的确不是在直接与公共福利及预防犯罪的宗旨相对抗,而只是徒劳无功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它也不但违背了开明理性所萌发的善良美德——这种理性往往支配着幸福的人们,而不是一群陷于怯懦的残忍循环之中的奴隶——同时,严酷的刑罚也违背了公正和社会契约的本质。 作者旨在(  )

A.维护立法和司法独立B.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C.主张建立陪审团制度D.继承传统法律的思想

25.

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了一部美国新宪法——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其中,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的机构是(  )

A.参议院B.众议院C.总统D.最高法院

26.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既有不同之处,也有诸多共性。其共性主要体现在(  )
①古罗马法是其渊源 ②法官的作用很突出
③体现分权制衡思想 ④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7.

20世纪20年代,在美、法等国的主导下,世界主要国家首次签订了一项旨在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该条约是(  )

A.《至尊法案》B.《战争与和平法》C.《非战公约》D.《联合国宪章》

28.

二战胜利前夕,美英等44个国家召开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关于这次会议,下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本位制得以恢复B.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C.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D.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9.

克林顿执政时期,于1996年正式批准了美国福利改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结束了自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对穷人没有限制的福利补助。它规定多数贫困家庭享受福利救济补助的时间不得超过5年,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在接受福利补助的两年内必需参加工作。这表明克林顿政府(  )

A.主张扩大福利支出B.取消了社会保障制度C.意图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注重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30.

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往往莫衷一是。比如对王安石的评价,世人褒贬不一。同时代的哲学家杨时认为: 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 ,而列宁认为: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以下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B.列宁的评价比杨时的评价更为客观理性公正
C.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的一件事是把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扩大到了 天下 。此事发生在李斯的上司王绾力促秦始皇把更遥远的原列国的领土交给秦皇室诸子之时——换句话说,恢复约八百年前周灭商后的封建分封制。他争辩说,这样就更容易统治这些领土。李斯大胆地反驳道,周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 置诸侯不便

——摘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 天子 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及西藏人。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 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 的名称及其内涵,并列举秦统一后确立的其他主要政治制度。(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诞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维护革命成果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意义。(5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政客们急于分得一杯羹,他们大批涌进了华盛顿。这种现象也没什么新奇,因为共和国建立以后,大多数总统都把政府职位留给自己党派的人。然而,距上次的政治变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另外,上一届总统亚当斯上台以后,也没有对官员进行大的调整,没有因政治原因免除或任命哪个官员。这样就显得杰克逊的政策具有革命性。他的人事变动也不是完全不合理,因为许多政府工作人员现已年老体弱,还有一些人贪污腐败。许多官员的账户出现赤字。一部分人还成为酒鬼,整日酗酒。杰克逊决定根除这些败类。

——摘自(美)马克·C·卡恩斯 约翰·A·加勒迪《美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联邦政府机构成员无能、贪污、腐败日益增剧,政党分赃制引起国内普遍不满,1881年加菲尔德总统被一求官未遂者暗杀更引起朝野震惊,文官制度改革遂成为紧迫问题。1883年1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主要内容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选自石庆环《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视角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 这种现象 的实质及其危害。(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文官制度法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美国文官制度法通过的意义及其主要特点。(6分)

33.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保持着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华民族大团结局面日益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薛延陀、回纥、吐蕃、南诏、靺鞨等,都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地方民族政权,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也都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联系和交流,不仅对社会发展有利,而且加深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谊,使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摘自朱绍侯 张海鹏 齐涛《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选自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与吐蕃地方政权之间密切联系的基本史实,并说明当时边疆和内地各民族交流呈现的主流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试以元朝和清朝为例,列举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理举措。②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重视西藏工作。指出中央对西藏地方管理的基本政策,并说明该项政策的优势所在。(6分)

34.

两极格局瓦解以来,霸权主义并未远去。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冷战结束之际,美国明显地在行使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全球性霸权。美国行使这种霸权的种种最初尝试,都非常不纯熟,而这已经是最不严厉的评断了。2001年9月11日对无辜生命的屠杀事件令美国开始朝着一个新方向进发,这导致美国疏远了大部分的盟友,卷入一场看似无法完全打赢或撤退的战争。

——摘自(英)J·M·罗伯茨O·A·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新纪元》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按照 亲、诚、惠、容 理念和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 真实亲诚 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摘自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之际美国对外扩张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面对霸权主义提出的中国方案。(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基本特点,指出中国积极推进国与国交往形成的外交新路。(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