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805年
英国财政部开始设立事务官。
1830年
英国其他各部也相继设立事务官,以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事务管理问题。
1832年
第一次议会改革,为文官制度启动奠定了基础。
1854年
英国议会提出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又称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该报告奠定了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基础。
1855年
帕麦斯顿内阁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试。
1870年
颁布了关于国家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令,补充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颁发的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届数
时间(年)
数量
第八届
1993~1998
10
第九届
1998~2003
73
第十届
2003~2008
115
1949年
暂时不承认
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0世纪50年代初
拖延讨论
美国操纵联合国否决机器,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整个50年代都遭到美国否决。
1961年
“重要问题”提案
美国提出:代表权……需要2/3多数票通过才可解决。自十六届联大起又继续把中国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达十年之久。
1971年
双重代表权
美国主张,“在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时,联合国应当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存在的”。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摘编自何岚《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霸权》
——摘编自魏冰等《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
——摘编自赵晓华《清代救灾制度为何效果显著》
——摘编自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三、开放性试题
行走的中国士大夫
人物
简介
刘晏
(716—780)
曾任吏部尚书,铸钱、盐铁等使。刘晏奉命接办漕运,组织人力逐段疏浚河道,打造多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雇募船工运粮,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他还改革食盐专卖制度,统一征收盐税,平抑盐价,精简盐吏;还设常平仓,控制粮价,以免谷贱伤农,使百姓受益、国家获利。
王安石
(1021—1086)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力推改革。当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面临生命威胁时,已经辞官的王安石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自己多年的政敌。
张居正
(1525—1582)
嘉靖年间进士,万历时任内阁首辅。他力推改革,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治为之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