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湖南省百所名校大联考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0 浏览数:442

一、单选题

1.

汉文帝时,丞相申屠嘉觐见文帝时,宠臣邓通对其无礼。申屠嘉回府后,召邓通诣丞相府,准备杀邓通。恰好文帝的使节召邓通入宫,才使邓通得免一死。由此可见,当时(  )

A.亟需澄清吏治B.朝廷党争激烈C.皇权岌岌可危D.丞相位高权重

2.

1846年以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丈夫坚决反对外交大臣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逼迫帕默斯顿辞职。她在位后期,转向保守党并同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结为至交,积极支持他的殖民侵略政策。这表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  )

A.内阁地位得到巩固B.国王仍有较大影响C.政体发生明显变化D.国王权力得到加强

3.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左拾遗刘栖楚进谏指责穆宗每日上朝时间较晚,即位未几恶德布闻,并称自己身为谏官而不能规劝皇帝为善,自请碎首以谢君王。而当年年底,穆宗升刘栖楚为谏议大夫,以表彰其勇于进谏的行为。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藩镇势力空前强大C.君权受到制度监督D.纳谏成为圣君标志

4.

如表所示为英国文官制度形成和发展进程(部分)由如表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

1805

英国财政部开始设立事务官。

1830

英国其他各部也相继设立事务官,以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事务管理问题。

1832

第一次议会改革,为文官制度启动奠定了基础。

1854

英国议会提出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又称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该报告奠定了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基础。

1855

帕麦斯顿内阁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试。

1870

颁布了关于国家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枢密院令,补充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颁发的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A.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影响B.发展过程历经曲折C.使复杂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D.主导政党政治发展

5.

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 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慈禧此举旨在(  )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6.

浙江嘉善同善会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慈善机构,曾规定对 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 不予资助。这一规定(  )

A.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B.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C.具有鲜明的教化特征D.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7.

加尔文宣称: 上帝允准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世间所处地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该主张(  )

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C.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兴起D.不利于发挥新教的教化作用

8.

如表所示为第八、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订的法律数量统计情况(单位:部)从中可以看出(  )

届数

时间

数量

第八届

19931998

10

第九届

19982003

73

第十届

20032008

115

A.依法治国 方略得到全面贯彻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C.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逐步加快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

9.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预备齐了。即便是一个国王到了这里,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舒适、满意。 该记载体现出蒙古驿站的重要功能是(  )

A.军事驻防B.基层治理C.中外交流D.皇帝行宫

10.

如图为油画《圣女贞德》,讲述的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农家姑娘贞德揭竿而起,宣称上帝召唤她来拯救法国,她的号召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尽管贞德后来不幸牺牲,但在贞德的鼓舞下,英国人被驱逐出法国,法国人开始树立起 法国人的法国 的观念。这反映出百年战争(  )

A.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B.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推动了法国的近代化转型D.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

11.

1950年6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创办干部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上述举措的目的是(  )

A.提升少数民族精神文明程度B.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C.加速各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D.消弭边疆与内地间的发展差距

12.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变化。美国 策略 的变化说明(  )

1949

暂时不承认

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0世纪50年代初

拖延讨论

美国操纵联合国否决机器,通过了延期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整个50年代都遭到美国否决。

1961

重要问题提案

美国提出:代表权……需要2/3多数票通过才可解决。自十六届联大起又继续把中国阻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达十年之久。

1971

双重代表权

美国主张,在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时,联合国应当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存在的

A.新独立民族国家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C.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D.美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遭到削弱

13.

马可·波罗记载了元代纸币发行之初情况: 盖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其量甚轻,致使值十金钱者,其重不逾金钱一枚。 由此可见,当时(  )

A.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B.中国市场物价持续走低C.纸币信用良好且使用广泛D.中西经济交流十分活跃

14.

雍正晚期,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晚期的800万两增加到6000多万两。全国人口更是由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1913万人猛增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的3.01多亿人。这些现象的出现客观上得益于(  )

A.康乾盛世 的来临B.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政府的与民休息政策

15.

隋文帝废除了北齐、北周时期地方官自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地方官的任免权由吏部负责,对之前所辟自州都、郡县正以下官吏,仅名之曰 乡官 不知时事 。隋文帝的做法(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能B.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C.意在减轻百姓的负担D.加强了对基层的治理

16.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

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也纳体系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的爆发,期间维持了 百年和平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 正统 王朝即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 19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

——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材料二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及压迫的现状没有改变,列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反而与日俱增。此后的分赃不均又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地区解放运动不断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对等的发展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似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产物,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二战,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最终完成,英国霸权无可挽回地被美国所取代。超强的综合国力使美国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设计师,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画布上抹上了美国式资本主义发展的色彩,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谋求大国地位与世界霸权的 门户开放 型全球扩张战略得以基本实现。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要求》的要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以成立,它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决策时,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股金份额始终超过15%(可行使否决权的最低比例),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摘编自何岚《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据报道,考虑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其他成员国的规模不同,中国最初打算持有50%的亚投行股份。而在一些发达经济体加入之后,中国同意减持其股份。最终,在2016年1月亚投行开业时,中国获得了26.6%的投票权。尽管中国仍是亚投行事实上拥有否决权的最大股东,但中国坚持称无意保留否决权……经过与其他成员国为期两年的谈判,亚投行建立了一个关键的决策程序,引入了 固定的 特别多数原则,特别多数由2/3的成员组成,拥有3/4的投票权。这种 固定的 特别多数原则是亚投行与世界银行的主要区别,因为没有单个国家能够改变亚投行的特别多数。

——摘编自魏冰等《领导权转移与全球治理:角色定位、制度制衡与亚投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成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设计师 的原因及其主导地位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决策程序上亚投行与世界银行有何不同之处,并简要评析亚投行的决策机制。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吸纳历代经验,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救灾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报灾、勘灾、筹赈、赈灾、善后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整个救灾过程。清朝将救灾责任法律化,救灾立法体系严整灵活,从而确保救灾制度有效运行。清代注重防救结合,建立了一系列防灾的相关制度,比如用于储粮备荒的仓储制度。其中,作为历代仓储最基本形式的常平仓自西汉创立,一直为后代沿袭。

——摘编自赵晓华《清代救灾制度为何效果显著》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国家干预下的社会平等。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形势出现极大的转变,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开支增加速度快,导致出现了财政赤字现象,增加了税收负担,如此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其次,市场机制作用被削弱,严重阻碍了竞争与生产;再者,如今国际领域已经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面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经济制度降低了原本的竞争力,导致平均利润降低,最后,福利制度本质上属于一种奖惩机制,所以也会对社会风气、资本主义社会原本的竞争精神造成破坏。

——摘编自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救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4世纪中期,商鞅在变法时提到的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思想体现了改革家的责任和担当,深刻影响了中国士大夫阶层。

行走的中国士大夫

人物

简介

刘晏

(716—780)

曾任吏部尚书,铸钱、盐铁等使。刘晏奉命接办漕运,组织人力逐段疏浚河道,打造多艘坚固的大漕船,训练军士、雇募船工运粮,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他还改革食盐专卖制度,统一征收盐税,平抑盐价,精简盐吏;还设常平仓,控制粮价,以免谷贱伤农,使百姓受益、国家获利。

王安石

(1021—1086)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力推改革。当苏东坡因乌台诗案面临生命威胁时,已经辞官的王安石挺身而出,上书皇帝,营救自己多年的政敌。

张居正

(1525—1582)

嘉靖年间进士,万历时任内阁首辅。他力推改革,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任用戚继光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治为之肃然。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