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内江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6 浏览数:836

一、单选题

1.

春秋前期,客卿出仕他国,他国国君或卿大夫按分封制给其土地为私邑;但卿大夫阶层掌权后,客卿出仕他国,会得到一块封邑或一定数量谷物作为俸禄。这反映出当时(  )

A.客卿谷禄制度形成B.宗法制随时代演变C.分封制进一步完善D.井田制正逐渐瓦解

2.

董仲舒说: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其仁学(  )

A.将仁的来源定位于天B.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C.把仁上升到天理高度D.适应了社会剧变需要

3.

宋太宗淳化二年,市舶司开始对进口货物采取抽解制度,即按货物数量以一定比例抽取若干实物作为进口税。后由于 蕃商陈诉抽解太重 ,绍兴十七年对特定商品 龙脑、沉香、丁香、白豆蔻抽解一分,余数以旧法施行 。这表明当时(  )

A.中外商业贸易频繁B.外商倚重中国市场C.抑商思想仍然浓厚D.政府驰禁海外贸易

4.

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 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 这一追忆(  )

A.真实再现明前期风俗淳厚B.表明察举制仍有相当影响C.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D.说明心学深入到基层社会

5.

1871年,中日以对等立场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其第二条: 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彼此相助,或从中善为调处,以敦友谊。 英法美驻日公使强烈抗议该条款系 日中结盟 ,谴责日本违背过去所作保证。由此可知(  )

A.中日自此建立平等友好关系B.列强试图维护在华侵略权益C.清廷力图以夷制夷实现自强D.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被揭露

6.

1922年7月,由陈独秀起草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帝国主义百般阻扰中国经济发展,强迫清政府借款筑路,雇佣中国买办、经纪人;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在扬子江流域兴旺起来了,中国经济由小农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的幼稚时代。《宣言》旨在强调(  )

A.社会主义革命的紧迫性B.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中国具备社会革命条件D.中国半殖民半封建性质

7.

下图所示,1933年2-5月,中国馆藏历史文物大迁徙:古文物馆2631箱,图书馆1415箱、文献馆3773箱、秘书处5608箱又64包,共计13427箱又64包。此次文物迁徙(  )

故宫文物迁徙路线示意图(局部)

A.是文物免受战祸破坏的重要举措B.是改变中国文化格局的主动调整C.弘扬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D.满足了新生活建设运动文化需求

8.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进场,场内响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解放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伴奏曲;到中华台北队入场时,还是这首曲子。两岸官员其后查证才知,此曲原名《德皇威廉练兵曲》,东道主可谓用心良苦。出现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

A.一国两制是两岸共识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奥组委统一了入场曲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9.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叙述了雅典自 伊嗡时代 民主制重建时代 的11次政制改革,公民及公民权一直是改革核心内容;他把改革内容归纳为一句话: 人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 这说明雅典(  )

A.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B.直接民主制臻于完善C.改变了旧的社会形态D.提高了公民经济地位

10.

1522年,梅兰希顿对上帝双重 的理解:一是人类之义,由律法统治以处理人们在此世的生活;二是圣灵之义,因基督的缘故单独通过信仰由福音自由地授予。这反映了其(  )

A.捍卫天主教的权威B.区别于路德的立场C.人文主义神学思想D.理解了基督的本质

11.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选举以公开方式进行,出卖选票、收买选民现象司空见惯,1689年8镑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席位却花了900镑。这一史实反映了当时(  )

A.工业资本要求掌权B.议会选举混乱不堪C.代议制的严重倒退D.议会政治地位显赫

12.

下表反映了部分年份英国人均收入(单位:英镑),据此可知英国(  )

年份

1700

1750

1800

1860

收入

89

1213

23

46

A.社会贫富差距缩小B.货币贬值物价飞涨C.经济发展成就突出D.工人运动效果显著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汉吸收春秋战国财产继承制度,随社会发展,国家制定法规,形成系统完善的民间财产继承规范。在财产分割上,遵循着 利于家族整体的利益、家族的稳定 原则、 诸子均分 原则;父母健在时就已经分割完毕。这样的情形直至当代家庭继承活动中,依旧普遍存在,发挥着作用。肇始自秦汉的财产继承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继承制度基调,没有随着中华法系的消亡而灭失。

——摘编自《秦汉与古罗马财产继承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古罗马时期,由于继承是所有权变更的方式之一,遗嘱权成为处分所有权的重要形式,对私人所有权的尊重在罗马法体系中独占鳌头。经历史经验积累后,产生了经典的罗马法书籍《盖尤斯法学阶梯》,涉及遗产继承内容达全书1/3;优士丁尼时期编纂的《法学阶梯》与继承密切相关的占1/4强,财产继承的规定得到充实完善;《学说汇纂》用1/4的篇幅规定继承。罗马继承法被当代继承法所沿袭,影响至今。

——摘编自《秦汉与古罗马财产继承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汉和古罗马财产继承制度的异同。(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汉和古罗马两个方面,分别概括财产继承制度不同之处的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方人把心灵交给基督教照料,其方法是人人有罪,只有通过敬仰服从上帝,才能得到拯救;他们白天在资本市场上,尔虞我诈的大鱼吃小鱼,晚上回去祷告,西方人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们把西方文化及制度视作真理,渗透入家庭亲人关系,中国人患上了现代病症;但中国人生活在汉语中,最根本的还在儒释道里,于是我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这脱节的特殊时代,我们的心灵在哪里得到滋养?

——摘编自王德峰《让我们的心灵主要在中国思想中得到滋养》

根据材料,围绕 心灵的滋养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要求:论题简明正确,论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26年,为动员农民支援北伐,国民党规定 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 ,统称 二五减租 。1927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佃农保护法》,规定 佃农缴租不得超过租地收获百分之四十,对地主额外苛例一概取消,对所耕土地有永佃权 。但只浙江省真正实行,后因 二五减租 幅度较大,地主强烈反对,减租旋即停止;复兴农业是政府响亮口号,救济农村金融,减免农产品税,对进口粮食征税;政府设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水利委员会和农业实验所等,开办农业推广区、兴修水利工程、指导农业生产。其目的除发展经济,也为了消除中共土地革命影响。但国民政府未能完全掌控农村政权,地方基层管治依赖地主豪绅,施政收效甚微,农民积极性受压制。30年代后,农民难以生存。

——摘编自《民国黄金十年之农业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 黄金十年 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 二五减租 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贺龙任国家体委主任14年,新中国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在各运动队组建后,贺龙借鉴军队管理方法,要求思想、技术、作风三过硬,努力把其培养成国际一流队伍。他激励大家: 你们是新中国第一代运动员,要为革命搞体育;为党和祖国荣誉打球。 为此,他参照解放军把党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在运动队建立党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训练上,贺龙要求运动员勤学苦练,主张训练要大幅度超出比赛难度,提出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 三从一大 原则和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伤的 三不怕 口号。他去运动员宿舍,总要看其枕边放什么书,要求把运动员培养成有修养、有知识的全面发展人才。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是短暂的,运动员退役以后,特别是伤病运动员,在他关怀下都得到妥善安置。

——摘编自《新中国的体育之父——贺龙》

(1)根据材料,概括贺龙对新中国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 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 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