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古都的选址要顾及政治统治、军事防御、经济发展和社会基础等许多方面的要求,而除了社会基础之外,上述方面都与古都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都的选址包括相对位置(大位置)和城址(小位置)两个方面,相对位置是古都在全国范围所处的地域,它是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古都的个性和发展前途,但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并不一定有直接影响。
——摘编自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之——长安洛阳的兴衰》
材料二
汉长安城位于渭河以南的关中平原的中部,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当时关中地区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汉书》中描述
“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
”。早在战国末年和秦时期,关中地区就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其南为四川盆地,被誉为
“天府之国
”。而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在当时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长安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险要,
“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定都长安也和当时中原政权面临的少数民族的威胁有关。在汉朝初年时,北方的匈奴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长安以前作为周、秦的首都已经初具规模。
——摘编自柳华《从西汉定都长安看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定都长安的条件。(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