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69

一、单选题

1.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 。由此推论 巫、卜、祝、史、匠、陶、屠 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B.爵位C.行业D.谥号

2.

下列符合书影作者主张 的是(  )
34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B.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D.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3.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 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 这一规定旨在(  )

A.提高行政办事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减少中央行政决策失误D.加强君主专制

4.

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  )

A.拥有海军优势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5.

美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英国的那种君主立宪制,而是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以下有关美国 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邦联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C.确立共和政体D.逐步形成了两党制

6.

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④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D.世界工厂 地位的确立

7.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不同点是(  )

A.正面批判封建思想B.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D.引发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8.

天津近代工业博物馆是以 工业文化 为主题,时间从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到未来工业科技展望。其中与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无关的是(  )

A.天津开埠通商B.全行业公私合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洋务运动的开展

9.

下图是近代故宫文物迁移路线图(部分),下列有关图中标注迁移路线历史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34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A.日本制造华北事变B.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C.日军占领南京D.广州、武汉失守

10.

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 英、美 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 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1.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以下关于毛泽东的历史活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B.土地革命时期——胜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
C.解放战争时期——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二、材料阅读

12.

(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 16—18 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

1621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1663

剑桥大学卢卡西

数学

1669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

剑桥大学

化学

1704

剑桥大学

天文学

材料三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年)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四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 走近经济 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1分)为什么 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2分)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2分)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同文馆的处境(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3分)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经济条件。(4分)

13.

(20分)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 国

西 方

古代

1.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荀子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

2.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  

(1)从材料一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二 人民的笑脸是幸福感的重要体现。下面是美国人民在三个时间段的面部变化特征

 

材料三 孙中山:民生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受很大的幸福。 

(3)孙中山为实现民生幸福,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材料四 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 幸福是什么? 。下图为对京沪穗三市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和2014年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安排。
34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3417.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4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民生幸福采取了哪些举措?(3分)综上所述,指出影响社会幸福观形成的因素。(2分)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近代以来,大国对海洋的争夺,一直持续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自19 世纪90 年代后期起, 德国开始建造大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 年和1900 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 万镑;1910 年 为2060 万镑; 1914 年为2240 万镑。

——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主力舰

52 5

525

315

175

175

航空母舰

135

135

81

6

6

材料三 英国人从16世纪开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权的道路,他们的眼光从来就不是以欧洲一隅为焦点。日本虽然也是一个岛国,但其人民却不具有海洋民族的习性。他们从未向太平洋去寻求发展,其航海活动只限于亚洲大陆边缘。反而言之,他们却经常企图从海洋入侵大陆。

——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3分)德国这一举动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1分)据材料二分析,条约对美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综合以上三段材料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多角度论述 海上的霸权与主权 这一主题。(6分)(要求:多种角度,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50字左右。)

Baidu
map